首页 -> 2006年第7期

学校德育创新的几个维度

作者:吴志鹏




  当前人们在谈论学校德育现状时,经常用“道德滑坡”、“道德失范”等词,总是发出“德育乏力”的感叹,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德育,以创新的精神来推动德育,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也为摆脱目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无奈找到了突破口,为创新学校德育,改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方向。
  
  一、学校德育创新的必要性
  
  1.德育环境的变化需要德育创新
  新世纪新阶段,学校德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传统封闭的共产主义教育环境受到极大的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处在一个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大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利: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青年学生的精神世界。但在这个过程中,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甚至出现了一些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观点。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巨大冲击,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学校德育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诸多方面还不适应。学校德育要直接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
  2.德育对象的变化需要德育创新
  当代青年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从实际情况来看,青年学生的理想激情逐渐被理智、客观、冷静、现实的头脑所取代;自我意识强烈,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社会整体意识缺乏,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面对复杂社会,面对激烈竞争,面对将来择业,心理脆弱,信心不足,适应能力差;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生活和讲求实效,更加注重主体的自我感受。他们在政治观念上,积极、健康、向上、认同;在成才意识上,求新、求知、求整体素质的提高。青年学生的这种变化,也要求德育观念、方法、内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创新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德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塑造人、发展人,从这一地位与目标出发,要求我们从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德育,变革德育,走德育创新之路。
  1.理念创新
  德育理念是人们对德育的基本看法和理性认识,是先于行动的核心理论和哲学前提。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德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做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教育。这种观念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学校德育实际,与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现实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创新德育观念,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把人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也就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日的。
  2.内容创新
  德育环境、德育对象的变化,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充实德育内容。新时期学校德育内容要更加注重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德育内容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党团基本知识、形势与政策、道德品质、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法纪与公民意识、学风与校风、创新精神与竞争观念、美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德育内容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回归现实,回到人的发展本身。德育内容顾及学生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的公民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全过程和各方面。使德育不仅要指明政治方向,更要解决人生困惑和社会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道德规则的理解,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提升人生境界。
  3.方法创新
  实现德育方法创新的根本,是树立现代“学生主体观”,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从关注知识传递到更加关注、尊重和鼓励学习者作为主体的道德生活实践;从关注认知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的发展和培育;从关注单向度的教导到更加关注双向沟通、对话和代际交往。也就是改德育中的注入式为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贯彻疏导方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努力构建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良好班风和学风。发扬教学民主、平等待人的作风,尊重学生个性和才能,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意见。提倡竞争,鼓励冒尖,促使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各显其能,形成你追我赶、奋力争光的生动局面。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才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渴求,才有自主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才能充分暴露自身道德缺陷,才有利于教师有的放矢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4.形式创新
  德育形式的选择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这就要求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理性的升华。德育形式有许多,如大型活动、两课教学、党团活动、主题班会、教学渗透、个别教育、社会实践、多种媒体的宣传(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阶段重点应探索网络德育这种新形式。今天多数学生已经在网上冲浪,网络文化正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择友、学习和生活方式。面对网络这一柄双刃剑,教师不能害怕,也不能回避,而应该充分扬长避短,占领这一阵地,用正确舆论、方式、途径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正确使用网络,使其成为学生成长的推动器。
  5.机制创新
  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要从机制上创新。一是创建高立意、低姿态的运行机制,站在历史的高度规划德育的发展,要放低姿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与学生平等交流,点拨引导。二是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机制,纪律、规范与思想教育、激发情感相结合,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习惯。三是创建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特别要善于运用精神激励的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辅之以物质奖励。四是完善定量与定性、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不仅要进行道德知识的评价,还要进行道德行为的评价;不仅重视课堂、校园内的考查,还要重视课外、社会中的表现;不仅要加强他人的评价,还要善于激发学生自我评价,只有这样内外兼顾,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才能使学生以知导行,提升品行。
  总之,学校德育的效果和质量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而主要取决学生的接受,这是实现德育功能的关键,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与学生特点变化,不断创新观念,从学生主体出发,通过多种途径,体现人文关怀,激发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使外在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被学生所认同、接受、践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有所提高。
  (责任编辑 付一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