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中学图书室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作者:赵怀枝




  中学图书室作为知识和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传播的重要基地,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创新是中学图书室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是图书室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动力。管理创新是为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赢得管理优势,重新组织管理资源。管理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指挥、监督,而主要是去协调各种关系,培养提高人才资源素质,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重新组合,使之创新出更高的价值和效益,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施。
  管理创新是深化中学图书室改革的内在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不断产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的时代。与此相适应,图书室的管理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必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面对知识量、信息量剧增和市场剧变的新世纪,对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式,必须进行取长补短。管理创新是使图书室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的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使图书室有敏锐的洞察力、密切关注课程改革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以超前的意识适应未来学校发展的要求。
  管理创新是适应新课程文化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旋律,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的核心。学校图书室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营造新氛围的重要空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创新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得图书室的间接教育作用上升为直接的教育作用,图书室从管理角色,变为“导向”的角色。为此中学图书室必须在人才队伍中有所建树,职工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使整个集体成为一个不断吸纳知识、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提高图书室职工的创新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最优化,构建学校图书室的创新教育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使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中学图书室管理创新的内容和途径
  
  1.服务观念的创新。观念是行动先导,理念创新是对传统思维方式、思想方法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过程。没有创新的理念便没有创新的办法,中学图书室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馆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服务方式的实现,即实现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移,在新课程改革下,师生对知识、信息质量本身和与此相对应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图书室要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彻底抛弃闭门办馆的观念,更新借借还还、上架、下架、工具书摆在深阁的服务观念,以及“重藏轻用”的藏书观念,使每本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即宁让借阅使用破损,不让书在库中存放使纸张变黄。真正树立“信息港”,开放办馆的意识,以及“用户至上”,“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为图书室全面实施服务创新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2.服务内容的创新。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为用户提供信息内容要具备“快”、“新”、“广”、“娱”。所谓“快”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设备能及时、准确地检索到某一专业所需的全部资料。能够解决难题。“新”可通过书刊资料授予学生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把读者引到学科的前沿。“广”是图书室贮存的知识是广博的,学科门类、文献类型、载体形式都能满足读者各方面的需求。“娱”指图书室是一个集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场所,学生可以在优雅轻松的氛围中边娱边学。具备了以上要求时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创新。图书室必须深化信息服务的内容,充分挖掘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的内在价值,这是图书室服务创新的实质内容。图书室的服务对象是中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指导活动是图书室主要服务创新的内容。馆员要从“文献传递者”向“文献导读者”角色转变。开展读书活动、营造和谐校园。做到图书进课堂与平时的课外阅读相结合,课外集中阅读与平时自行读书相结合,定时借阅与面向师生开放相结合,强化读书效果,不断开展“读书演讲赛”、“挑战作家评点名著不足”、“诵读古诗词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不仅益智,更加益心,使得中学图书室导读工作研究的氛围日趋浓厚。
  总之,我们必须面对新课改,迎接新挑战,树立新观念,在办馆规模,管理机制上有创新,推动中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付一静)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