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职业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个性化

作者:张乐富




  一、职业活动课程的基本内涵
  
  职业活动课程足以养成学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为宗旨,以从事现实的职业活动的任务要求为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课程。在国内外职业课程的发展中,形成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个性本位三种高职课程指导思想。知识本位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基础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很快适应工作,故不受社会的欢迎:能力本位课程的出发点是社会需求,根据工商业等川人部门对人才的需求,直接把岗位职业资格与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结构联系起来。它更多是关注人生存所必须具有的劳动技能,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内在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人对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工具主义的倾向。针对能力本位课程的不足,又有学者提出个性本位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是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正在探索、实践的新型课程,还没有具体可以操作的课程模式,尚处于描述状态。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全而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在美国,一般认为学生能力的差异,不只是学习速度的差异,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也不一样。因此不主张“个别化教学”(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而是主张“个性化教学”(personalized instruction)。职业活动课程个性化就是在吸收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课程优点的基础上,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的。要求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视为常态,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同时,活动课程的个性化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有权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学习力‘案,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潜质。职业活动课程的个性化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宽基础、高技能、强素质、富潜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职业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目标
  
  作为课程,首先必须具缶明确的培养目标,这既是活动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是课程概念本身的规定、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活动课程的目标应充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学牛发展为本,以个性化人格和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实施的重点,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育新型人才。
  1.着眼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对社会的贞任感和使命感。
  2.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全面培养学牛的创新精神和职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外发学生的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诚实信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概括起来,我们把让学生具备“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等必须的各种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个性人格,作为活动课程的个性化与活动教学的总体目标,并最终达成“宽基础、高技能、强素质、富潜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要求。
  
  三、职业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内容体系、设计思想与学习方式
  
  课程结构模块化足当前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模块化的活动课程结构具有较灵活的机制,易于调整更新,电更容易形成个性化的活动课程:所谓活动课程结构模块化是将相关知识与能力,按照其相瓦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在的逻辑联系,编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相对独立的单元。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人、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及时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同时,由于其开放性强、便于组合,可以较为灵活地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使教学要求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基本上保持同步,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
  借鉴国内外活动课程的分类,结合职业学院校的实际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考虑到活动课程内容结构的完整性,职业院校活动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构成了一个体系。
  1.内容体系
  (1)文化类模块。①思想品德活动课程(思想教育活动、品德教育活动、信用教育活动、国防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等)。②文体活动课程(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③人文活动课程(文学艺术欣赏、社会科学讲座、学小文化节、人文学术争鸣等)。④科学活动课程(自然科学讲座、环保活动等)。
  (2)技能类模块。①学科技能活动课程(单科技能训练)。②职业技能活动课程(见习实习、职业资格证培训)。③智力技能活动课程(思维训练、学习方法勺操作程式训练等)。
  (3)发展类(素质类)模块。①基本素质活动课程(智能素质活动、情意素质活动、人格素质活动)。②适应、就业活动课程(社会适应、就业指导、职业角色塑造等活动)。③创业创新活动课程(创新意识、创业没计、市场州研、产品研发等活动)。
  具体科目由各系、各专来根据三大模块自行定义。
  2.设计思想
  模块式结构体系,菜单式课程配方,拼盘式个性选择。
  3.学习方式
  必选与白选相结合,以上三类模块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因此学生在选择课程、形成学习方案时有一个最低的拼盘要求。
  
  四、职业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
  
  1.实施本方案要实现活动课与学科课教学的有机结合,使活动课和学科课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要功能,实现各自的培养,并能优势互补,促进深化,避免重叠,不断延伸。
  2.职业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课时安排。根据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40%多的课时为实践活动时间。职业活动课程将所有的实践活动课时加以整合,把学科类课程以外的诸多教育教学活动课程化,并赋予其个性化的内涵。所以在课时上各专业活动课时的安排应等于或大于40%,分配到每教学周,按每周30节课计算,则每周活动课时应在12课时以上。各专业应根据学生三年的学程,根据学生情况和课程本身的要求,系统安排好各专业的活动课时。
  3.学生活动课程的学习质量应纳人学生学习成绩的综合评价之中。考核应主要侧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活动效果上,从参加活动的次数和实绩等方面进行考评。其实绩评定可采取实际操作、竞赛评比、成果展览等多种方法。所以课程考评结果,均记入学生学籍档案,作为学生评优、毕业及升、留级的依据之一。
  4.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活动课师资队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根据教师的专业及特长,安排活动课辅导教师。活动课主要由学生自己来组织,但教师的指导往往能在活动方向的把握和活动水平的提升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加强教师活动课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的培训,逐步实现专任教师的“双师型”资格。要通过多种渠道,聘请社会科研院所和企业上的专门人才,作为活动课兼职教师,
  5.要为活动课的开设创造条件,提供活动场所,建立活动基地,增添仪器没备、提供活动支持。
  6.为使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要求各专业都要制订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活动课程教材或指导用书。
  7.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即学生的整体性参与,活动课培养目标的整体优化,以及活动课教学中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协调。
  (2)学生主体地位一贯性原则。即活动课自始至终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大胆放手,切忌越俎代庖。
  (3)实践性原则。即在实施活动课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通过操作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
  (4)因材施教,发展特长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的学情,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学生施以相应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这也是活动课程的一个最大优势。
  (5)个性化原则。活动课程要立足于通过技能、能力的培养,积极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养成其“做人”的基本道德,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和终身发展的意识。
  (责任编辑 张茂林)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