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关于学校诚信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古 海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接班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道德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道德即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共同的生活中,必须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和准则。从总体上看,学生的道德生活还是比较健康、积极向上的。但是,也不乏道德失范现象,最典型的表现是偷盗。特别是寄宿生中,经常发现他们的书籍、生活用品等被别人窃为已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搞得寝室人人自危,生活不得安宁。
  
  2.学习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主要方面。学习更是一种艰苦、复杂、细致的脑力劳动。要学有所成,就必须严谨踏实、兢兢业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但是,在莘莘学子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缺乏诚信,最典型的表现是考试作弊。从小学到大学,从中考到高考直至研究生考试,考试作弊现象频频发生,屡禁不止。
  
  3.人际交住中的诚信缺失
  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是学生和老师。有的学生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紧张,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不诚信引起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视许诺为儿戏。“虚心接受,屡教不改”这是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碰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如上课迟到、作业不交、上课经常讲废话等,找他谈话,对老师的批评他“虚心接受,保证改正”。然而,一星期还未过,老毛病又重犯。
  
  4.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学生是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经济生活虽然不复杂,但是,诚信缺失现象还时有发生。诸如:借钱欠还、借多还少、借而不还、甚至赖帐等等。
  
  5.日常行为中的诚信缺失
  中学生都知道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但在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如许多学生对《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
  
  二、诚信缺失的形成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从社会大环境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而政府部门的监管查处不力,甚至搞地方保护。经济生活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学校校园和学生。
  
  2.家庭教育的影响
  有些家庭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有些家庭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但培养方法不当;还有些家庭成员不诚信的言行也起着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此外,独生子女缺乏谦让,缺少磨难的成长经历,难以培养成坚毅的性格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3.教育本身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识片面化、内容空洞化、手段形式化的弊端,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加之中小学教育过分强调分数,缺乏情感投入,其直接后果是培养不出善的情感,没有善的情感,则何来诚信呢?
  
  4.文化积淀的影响
  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曾讲“民无信不立”、“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信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孟子曾说“朋而有信,人无信而不交”、“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但在封建社会长期的专制下,传统文化的积累也存在着扭曲人们诚信意识的一面,如“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老实人易吃亏”、“无奸不商”等格言古训,导致人们在潜意识中诚信意识的匮乏,历史文化积淀中“世袭”观念的残余还在影响着当代学生。
  此外,由于网络环境的虚拟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交往中感情的淡化、生存安全感的弱化,也使当代学生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
  
  三、诚信教育的实施策略
  
  当前,面对出现的各类学生诚信危机,我们应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信用社会体制建设的大背景下,结合学校教学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中的新情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日常教学管理等工作中积极思考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策略。
  
  1.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
  亚里士多德曾说:“德性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此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是建立一个宣扬诚信的教育环境。学校的办学理念要体现诚信为本,不断丰富诚信文化的积淀。在充分发挥“两课”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诚信文明宣传,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用弄虚作假、欺骗欺诈的反面教材警示人。精心规划设置诚信教育专栏,在教室、寝室和公共场所适当设置诚信格言、警句牌等,让学生时刻受到激励和熏陶,在校园中形成“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共识。
  二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高超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高尚的师德修养这两个方面。其中诚实守信十分重要,这是为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一旦失去诚信,一切都变得虚假荒诞,教师的威信就会荡然无存,教书育人的效果自然就谈不上了。只有首先下功夫建设一支具有诚信品质的教师队伍,只有紧紧依靠这支队伍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陶冶,学生的诚信品格才会渐渐地形成。教师的诚信首先要做到严谨治学,实事求是。
  三是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制约措施。诚信和利益密不可分,诚信的缺失是因为学生在利益上有所得,仅仅从道德伦理层面来谈论诚信,或靠学生良心发现来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义不大,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诚信管理制度。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关键在于人与制度之间必须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
  四是开展一批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我们一直强调活动育人,当代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应贯穿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纳入学校整体的工作计划中,将诚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相关活动应形成制度,定期开展。如开展“诚信教育月”活动,通过演讲、辩论、社会实践、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开展诚信教育,并不断探索,努力形成自身的诚信教育特色。
  
  2.注重自律和他律的相互协调与促进
  所谓诚信自律,是指一个人认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从而在行为动机上体现出诚信。所谓诚信他律,是指一个人在完善的制度约束下出于利害关系的考虑不得不在行为结果中体现出诚信。注重自律和他律的相互协调与促进,就是要尊重学生在诚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是诚信教育的主体,诚信教育能否奏效,归根结蒂依赖于教育对象的“自我”作用。因此,在诚信教育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诚信道德的认识能力和感受能力。“教育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逐渐达到道德上的成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践行诚信,最终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3.积极构建系统化的社会配套工程
  学生诚信教育仅仅依靠教育本身的力量难以实现本质的转变,还需要系统化社会配套工程来支撑,如提高家长的素质、严厉打击社会上的欺诈行为、惩治腐败等。笔者认为目前当务之急要做的有两点:首先是实现学生诚信信息的网络化,让不诚信的学生在毕业分配、职务晋升、出国、深造、购房等行为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二是加强立法研究,探索通过立法来实现强制追究,使得非诚信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法律的制裁。
  
  4.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诚信教育作为近几年被专家学者和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各学校“德育”教研力度的不断加强,其发展不可谓不快。各学校应借鉴国内外诚信教育的理论,并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学科专业的特点,多组织德育骨干教师编写诚信教材,形成自己诚信教育理论,为诚信教育打好基础。改革“两课”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内容,将“两课”教学与就业指导等实践工作相结合,积极推进情景教学法,准确把握当代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诚信意识与表现,增强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并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对他们实施不同特点的诚信教育。
  (责任编辑 陈国庆)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