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浅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教学管理因素

作者:刘耀文




  职业倦怠(burnout),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1974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的,随后玛勒诗与派恩斯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表征着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特别是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多,而学校则是形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关键场所和主导因素已形成共识。本文重点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一、“压力化”的教学管理因素
  
  目前,受地区间享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和中国传统的学历至上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学还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仍处于一种强势的主导地位,整个社会对“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的需求远远高于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在这种境况下,分数和升学率对中小学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管理手段并继而引起的诸多效应所起的作用的凸显是毋庸置疑的。分数不仅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同时’还是评判教师教学质量的惟一杠杆,分数成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惟一追求。为了分数和升学率,各级各类中学无不以各种“办法”、“条例”、“竞争”、“改革”等名义来规范教学管理,将来自于家庭、社会、学生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等诸方面的压力,以规范管理的形式转嫁到教师身上,化作教师的日常行为,使本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教育与教学活动,变得压抑、沉重,遮蔽了学校教育的生命意蕴。这种现象近年来已呈向小学低年级蔓延之势,小学教师也同样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这种教学管理其实质上就是压力管理,校领导是看“分”量人,管理人员是以“分”管人,教师是惟“分”是一,教师成了升学目标的奴隶,在家长功利化的选择和同事之间的激烈竞争下,动辄有“下岗”的危机。在这些压力面前,他们没有去学习进修的时间和精力,更谈不上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各种计划、检查、评优、能力测试等压力管理方法,与其说是提高教师的竞争力,还不如说是在增加教师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为荣誉而战是教师常用的自嘲语。工作量过大带来的压力,社会期望过高形成的压力,升学和应试的压力,角色过多带来的压力,新课程改革产生的压力,教学管理中的竞争机制等,形成了教师巨大的压力源。有研究对北京、湖北、山东等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的五级压力的抽样调查结果为,69.8%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压力较大和压力很大”,毕业班教师的压力问题尤其严重。在这种压力管理下,教师累不胜累,苦不堪言,长期下去,各种心身疾病呈现出增加和低龄化的趋势,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就顺理成章了。
  
  二、“权力化”的教学管理因素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教学管理中的权力化倾向,其主要表现为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人治”、“惟权”和权力本位。以个人喜好、志趣进行的“人治”管理,不仅会导致学校的各级管理者的“惟权”、“惟上”等权力本位、官本位意识,而且会出现“家长制”和“一言堂”的局面。权力化管理倾向渗透在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表现为管理指标、激励机制、用人制度、评价标准的整齐划一,排斥人本管理,漠视教师的“人”的价值存在,重权轻人,客观上扼杀了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剥夺了教师的主体诉求,抑制了教师潜能的开发。在这种类型的管理中,各级管理者的主观意识渗透到了学校的教师管理之中,管理水平因管理者的德行、学识、经验迥异,往往是重“位”轻“责”,重“管”轻“理”,“管”多“理”少,依赖程度高,等级观念强,进而束缚了下级管理者和教师的主动性,这种由“家长制”、“官本位”引发的重权不重人、命令主义的领导作风不仅与教育目的及教育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社会的民主精神、人本精神相违背,使学校教师与各级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权力化、等级化,进而影响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想获得奖励、晋升和荣誉等物质、精神利益及成长学习的机会,只有对上级服从,让领导高兴。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主要精力不是集中在教学和业务提高上,而是用在平衡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
  
  三、“泛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因素
  
  科学管理理论是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由美国的泰勒提出的,认为管理是一门科学,需采用科学的方法,使管理制度化,提高工作效率。这里所说的“泛科学化”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指假科学管理之名,求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实的教学管理方法。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有关管理科学化的提法、做法很多,如用任务管理的办法来管理教师,定任务、定指标、目标责任到人、定岗定编、量化考核、分配同工作量挂钩、定量与定性管理相结合、绩效评估、结构工资、末位淘汰等等。这些所谓的科学管理方法其实质上就是简单的量化管理和数字管理,其功用在于强化领导力,实现对教师工作行为的监控。这些量化了的指标和数字,具有鲜明的“工具化”色彩,置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主导地位的教师于残酷的数字之中,而教育教学管理的最重要的人文关怀则被消解殆尽,直接的后果便是造成学校人际关系的紧张,扼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压抑教师创造力的生成,束缚教师群体的个性。尤其是有些个别学校领导,缺乏科学的政绩观,把“高升学率”视为政绩,将所谓的科学管理看作是提高“升学率”立竿见影的方法,甚至用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的极端功利的做法,这种管理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背离,而且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复杂性、整体性、长效性和教师工作特殊性的否定,还造成了教育教学中烦琐无用的形式主义的盛行。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阶段可能会收到一些成效,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教师长期工作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改革意识、进取精神必将严重缺失,陷于疲于应付之中,导致身心疲惫,心理紧张,迷失自我,带来教师的“去个性化”,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四、“科层化”的教学管理因素
  
  组织结构的不合理是重要的压力源。科层制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韦伯(Max weber)将组织结构分为三层:其顶端是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能是决策;中间层是行政管理人员,主要职能是执行主要负责人作出的决策;底部是一般工作人员,主要职能是从事具体的业务工作。科层管理强调客观依据,倡导科学化管理和理性思维,强调职责明确的权力等级制度,重视章程和制度管理,追求理性行为和组织效率。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的内部组织结构大都属于科层制,在纵向上分为校长——主管副校长——分管科室等若干层级,教师处于科层的最底部;在横向上又有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各个教研组、年级组,等级森严,职责明确,非常有利于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层取向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然而,学校管理是不同于其他组织,尤其是不同于企业组织管理,“效率”并不是它所追求的最高原则,而是以培养“人”作为其终极目标;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典型的人文特点,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能简单、僵硬地套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否则,学校将失去其文化实体的特性,丧失其伦理价值的追求,其培养“人”的终极目标将被异化。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关乎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和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切实改进学校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实施综合干预,使之得到有效缓解。
  (责任编辑孙海燕)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