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
作者:吴素芸 邓庆环
有效性教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一种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并逐步完善,其研究切人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教师的哪些活动和行为与预期教育结果(包括学生的成就、考勤、带任务学习行为、学生及家长的满意等)有密切联系,但其落脚点却是学生,以学生的表现作为评判的依据。综观近几十年来的各项有关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有效性教学的概念己渐趋成型,教师为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以促使学生获得满意的学习结果、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有效性教学研究对教学管理作用
1.有效性教学研究使教学管理的目标发生了转变
有效性教学研究从根本上转变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目标与任务,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将教学管理作为基于人、为了人、提升人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同时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将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统一到教学管理目标之中,突出教学管理的人文关怀,提升学校的效能与品位。
2.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学管理模式与制度的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是由政府独家举办,办学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学生就业由政府统一分配,办学体制单一,管理体制僵化,教学管理呆板,有效教学更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衡量教师的有效性是通过考试结果来评价。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办学体制的下放,各种办学模式的兴起,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使有效性教学的内容也更为丰满,教学管理也将从以“规范”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成为以学习研究、探索为主要方式,以学习型组织的形成为重点的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学习和研究来促进教学,提供教学共同体的价值认同、经验分享、情感体验、成就激励等,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有效地促进学校教学研究氛围的形成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3.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改变了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泰勒认为,教学评价建立在清晰的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的结果,促进目标的实现。布卢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评价理论,即用适应并发展每个人的能力,以改进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来取代传统的、以分等与筛选为主的评价。由于社会需求多元化,使得传统的人才观发生了变化,多元的人对教学评价不再仅仅围绕分数的高低,而应该是多元化评价。有效性教学的目标也同样应该是有效性的、有层次的,它是以学生对教学结果的认同来评价的,因此,在评价上更多地侧重于评价的发展功能。教学的研究使评价的功能既不在于鉴定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的警戒与鞭策,而在于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与矫正,这与传统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评价有明显的区别。
三、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下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1.有效性教学研究中已有的教学管理模式
在当今的有效性教学研究中有三种模式最具代表性(见图1)。这三种模式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有效性教学的过程,对有效性教学的关键因素描述的基本框架也不同,它们对充分了解有效性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总的来说这三种模式形成了互补的关系。
有效性教学理论脱胎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学校效能研究。实际上,在早期的效能研究中,教师效能研究和学校效能研究是分离的两个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到了80年代,学校效能研究与有效性教学研究逐渐结合起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效能研究开始关注到教师个体的具体教学行为,有效性教学研究也超出了班级的限制,开始涉及到学校范围。
2.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下新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下,通过管理学分析,对第四种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构建。其模式图表如下:(图2 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下的第四种教学管理模式)
以上各个模式是互补的,它们由表及里、由个体到整体对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其中每一种对理解有效性教学都十分重要,只有全面考虑,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有效性教学理论。
3.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新教学管理模式的实现
(1)新教学管理模式使得教学与管理目标一致
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的管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去组织协调教学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等建立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过程的畅通,使教学过程达到协调化、高效率与最优化,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在有效性教学理论下,新教学管理模式把“教学有效性”规定为以下三个方面:①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②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生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③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基于有效性教学理论下新教学管理模式把有效教学的根本任务细化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有效性教学理论与教学管理发展同步
教学管理是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的管理,它负担着对学校全体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因此,它必然受到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所制约,而教学过程又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当教师的教学活动发生变化时。教学管理的内容也将发生变化。教学管理必须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这也并不是说教学管理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学理论和模式的变化而变化,它对有效性教学同样具有促进作用,通过教学管理这一学校层面上的管理活动,可以放大有效性教学的效果,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效益,提升学校的效能,使有效性教学理论与教学管理发展同步,也使得教学管理相应地由传统教学管理(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过渡到现代科学教学管理。
就目前来讲,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开始关注教师的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个体同样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的实现不一定要以学生是否获得发展为评价标准,教师可以以自身为参照系,不断追求自身的解放,提升教学合理性,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者。这就要求了教学管理也从对教学过程的制度的重视转变为对人的重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对有效性教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管理的发展与改革。就有效性教学的最新发展来说,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上,都从反思性教学那里获得了极大的促进,借鉴了许多的合理因素。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对教学和管理实践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使有效性教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还必须不断地发展它、补充它。
(责任编辑 关燕云)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