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案例教学实施的心理条件研究
作者:袁书卷
归因于自己付出的艰辛努力和集体成员的密切合作;失败了,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后续努力。
三、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是实施案例教学的环境条件
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心理状态是课堂内部不同个体人格的有机组合,也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潜在反映和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课堂心理状态是案例教学赖以开展的隐性的心理场所和空间,而开放与整合的课堂心理状态是实施案例教学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案例教学的课堂心理状态应该是和谐的,而这种和谐的心理状态必然固有地蕴涵着“开放”的含义。所谓开放,就是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打破正襟危坐的“听——记——练”的模式,打破封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地与教师、同学展开交流。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它重视的不是正确答案本身,而是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获得真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不依赖权威结论的独立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提倡“四个自由开放”:即自由设疑的开放、自由思维的开放、自由讨论的开放和自由选择的开放,从而营造一种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心理状态。对于自己的奇思异想、疑惑不解、甚至异想天开的“荒唐”问题,学生都可以抛撒出来与集体成员共同分享;针对这些带有个人特色的、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取向,集体成员又充分给予科学的评价、积极的认可和善意的指正,甚至对独特的妙想报以热烈的掌声。
然而,在案例教学中,课堂心理状态不能片面地追求“放”的形式,任由学生自己讨论,教师撒手不管;否则,一味地放任自流必然致使课堂成为一盘散沙。课堂的心理状态也需要整合,即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和包办学生的学习,而是应将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整合起来,将学生的自我价值与灵活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将学生们零散的反馈和评价整合为集体的教育性评价。这种整合的教育性评价无疑将对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协作精神、意志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正如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所说:“人生最深层次的需要,乃是对别人的欣赏与赞美的渴望。”课堂上的这种整合评价和赞美鼓励,将使课堂心理状态进一步走向和谐,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性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具有主体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总之,只有积极构建和谐与互动的师生关系、主动创设投入与关注的课堂气氛、努力营造开放与整合的心理状态,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从而为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先决条件。
(责任编辑关燕云)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