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图式理论与写作教学

作者:杨孟筠

性:理论过程中步骤之间的区别是否清晰,步骤之间的联系是否清晰。而连接词就起了衔接各类语义的功能,能言明作者思路的去脉与标记,故而又被形象地称为“signal words”。
  汉语是一种意合法语言,其语句的衔接并不需要用一定的语法手段或衔接词来连接,而是靠内容层次之间的自然衔接,因此,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他们大脑中就不具备这种图示,即通过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表达思想。这也是学生在写作时常出现连缀句错误的原因,即断句不恰当或不断句,比如,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完整的句子连在一起只用逗号隔开,或者把两个意义完整的句子随意地用and连接。
  
  三、丰富写作图式
  
  读写结合是丰富写作图式的有效途径之一。写作和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阅读在本质上被认为是一个被动的认知过程,而写作则被看作是运用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构成句子、段落、篇章的过程。阅读是根据文章所提供的线索不断地激活读者头脑中的相应图式,通过同化、顺应以强化已有的图式或在原先图式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图式。而写作则是根据作者写作目的或意图激活已有的图式并在诸多的图式中不断地进行筛选、嫁接,最后组合成文的过程。因而,从图式理论的角度看,二者都包含了图式的激活过程。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及学生习惯于从词句的理解开始,最后及至整个篇章的理解,即所谓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这种方法使学生不能有意识去领悟整个篇章的意义,更不能掌握典型的英语文章的图式。在阅读中,相应图式的激活过程被无意识化了,这样不仅能造成阅读理解上的困难(比如在不存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上的困难时,甚至在读懂了每个句子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对作者的意图不知所云),而且还会影响对英语文章结构的了解。在学习者缺乏相当数量的典型英语文章图式可供在写作时激活的情况下,汉语的文章图式便负迁移到英语作文中,于是就出现了借助英语词汇写出汉语结构的英语作文。因此,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设法让学生获得对文章内容理解,同时有意识凸现典型的英语文章图示,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英文能力。
  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要提高英语习得者的写作水平,必须在图示教学上下功夫。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教师不能只改正语言上的错误,而忽略文体结构上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图式理论的介绍以及分析其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试图说明,如果我国学生能了解英汉图示的差异,并有意识地将其用于英语写作中,将大大提高他们英语表达的准确性。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