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作者:王德勋




  何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这一背景下,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应该是哪些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问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和教学观,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问。因为良好课堂环境氛围的创建,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水平,释放潜能。首先,教师在人格上要尊重学生。课堂上师生之间不存在关系上的尊与卑、主与次,每一个学生与教师、同学或其他任何人一样,在人格上是独立的,都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加强师生交往,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容易接近,成为平等的教学主体。其次,教学民主。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以张扬,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设置和谐、自由的提问环境。课堂上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彻底摈弃那种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教师“大包干”、“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囿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问题;不仅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要看学生提问的正确性和逻辑性,而且还要看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可怕的是“没有问题”。在这里,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果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谈不上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要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科的性质和类型等,尽可能地做到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究。一言以蔽之,让学生勤于问。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些“空白”,多给学生一点“悟”的时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允许他们有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答案永远都不是惟一的,教师更不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质疑的良好习惯。
  
  三、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
  
  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一个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重要尺度。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形成与优化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法和学法的不当也是造成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最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要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必须加强质疑问难的方法的讲授和指导,培养学生提问的技巧。以语文教学为例,如在课前(预习阶段)和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的内容方面“提问题”。可从文题、课后思考题上质疑;可从文章的重点词句质疑;可从内容矛盾处质疑;可从课文前后联系点质疑等。又如,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可从标点符号处质疑,可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可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可从文章的过渡句(段)处质疑,可从文章内容顺序(文章思路)处质疑,可从语言表达处质疑等。
  加强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早年倡导的“生活即教育”,就是强调以社会为课堂、以万物为导师,即主张学生走出课堂,向社会学习,向大自然学习。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知识的获取,技能的培养,素质的提高,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事实上,枯燥单一的课堂讲授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引发学生的思索。学生乐于从事动手操作之类的活动,他们不仅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感兴趣,而且在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其在玩耍、做事之中学习和发现问题。实践证明,自古及今,许多人文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与创造之举,都不是在课堂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做出来的。
  
  四、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
  
  首先,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问题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激发和培养。依据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动画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其可营造一种鲜活、逼真的情境,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使之思维更加活跃,设疑提问的火花便可油然而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的特点,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并不断创设既贴近教学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的常见情境,激发其学习动机,诱发其提问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能动性。
  其次,多给学生一些信任、鼓励和赞赏。课堂上学生有时所提的问题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但这也许正是学生灵感的体现。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提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不墨守陈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推理、猜测,不惟书,不惟上,不盲从。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低与否,教师都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出问题就是好的开端,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有助于培养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能进一步驱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让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问。要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勤于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于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惟有如此,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张茂林)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