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地理学科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作者:赵宗彪




  一、生态教育的兴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危机就是困扰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早在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就着手制定和实施国际环境教育计划。许多国家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了生态教育课程,在大学里设置了生态教育的系科专业,另外还专门创办了绿色大学。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国际组织也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推行生态教育计划。这一切表明,生态危机正在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和背景。正是基于生态危机的出现和加剧,生态教育运动在我国应运而生。
  
  二、生态意识——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
  
  1.生态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扩展到了自然生态领域,用普遍具有的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反映的思想、情感、意志、知觉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对客观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的反映。生态意识如何,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生态意识不会自发地产生,需要经过培养、教育,生态教育对生态意识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
  
  2.地理教育的价值取向
  
  随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地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形式应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生态意识教育应是地理教育的必然价值取向。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培养生态意识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地理学科建设的核心思想、地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时代赋予地理学科的重要使命,更是实现地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挖掘和开发地理学科中的生态意识教育内容。
  
  三、地理学科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
  
  地理学科旨在解释地区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它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意识教育内容。
  
  1.自然意识
  植被、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要素表现为普遍联系中的存在和运动,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反过来,这种影响又会波及其自身,形成“连锁效应”。因此要维护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
  
  2.环境意识
  环境意识是指人类对待环境的正确态度和行为规范。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人类为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与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如果人类活动不注意保护环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受到自然的惩罚。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相关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思想上、行为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3.资源意识
  资源意识是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意识。自然资源具有质、量、时、空特点,就其本身来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利用超过了极限,要想恢复是困难的。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巨大需求,更加剧了这些资源的耗竭过程。资源的有限性特征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十分珍惜爱护自然资源,做到合理开发、节约利用。
  
  4.人口意识
  人口意识是指从“质”和“量”上认识到由于人口剧增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给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所带来的压力。我国资源总量虽然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人口问题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把人口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树立人均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生育观,使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相适应。
  
  5.局地生态问题,全球性思考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都要受到其他区域相关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而且某些局地问题,甚至可能带来全球性的影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就能解决的。人类共用一个生物圈,如果局部环境问题不加以防治,就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扩大化,引发更大范围甚至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区域问题,透过区域问题、区域特征看到全球的发展变化趋势,认识全球相互依存的挑战和机会,从而培养全球观念,增强国际理解与协作,做到全球思考,本地行动。
  
  6.人地关系协调意识
  人地观念反映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成果,来源于人类处理人地关系的实践,并用以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传统的人地观念大多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把人与自然置于对立的地位,看不到两者统一的方面,在历史时期先后形成了自然主宰型和人类主宰型的人地关系模式,实践证明这两种类型都是不可持续的,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社会危机。面对危机,人们逐步认识到传统人地观的局限性,开始树立新的人地观念,走向人地协调型的人地关系。它要求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使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的承受范围之内,最终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
  
  四、地理学科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
  
  道德素养的形成以“信”为先导,以“行”为目的。生态意识包含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它不仅是一种生态认知现象,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因此,地理学科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生态道德上升到“信行并举”,“信行合一”的层次。
  
  1.通过课堂教学,形成生态认知
  地理学科内容独特的生态价值在于:它能够使学生获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明确“人与环境的共生伙伴关系”,明确人不是地球的过客,而是地球的永久定居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既不应当完全“听天由命”,也不能完全“人定胜天”,而是要“天人谐和”,这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意识正是生态意识的核心。因此,地理教学中要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熏陶,使学生形成生态认知。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生态教育内容,并顺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随时将每年的中国环境公报和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工作会议以及国际有关环境发展等会议精神引入课堂;及时将关系到人地关系的热点、焦点介绍给学生。开展特色教学活动,通过展览、专题讲座、演讲会、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自觉接受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影视、幻灯、课件等媒介,强化教育效果。
  
  2.创建生态校园,营造文化氛围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