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论课堂教学的哲学原则

作者:许华春 贾长胜




  从哲学层面而言,素质的本质是力,即能对本体心理及行为产生良性作用的一切内在因素。学习作为提升素质的有效手段,即学生接受外在之“力”以充实乃至重塑自身的过程。外在之“力”有多种表现。譬如微观知识点的信息性;宏观知识结构的价值性;形象感知的生动性;深刻内蕴的震撼性;传播者精神、人格的崇高性;传播方式、手段的有效性;群体集成的共鸣性;个体饥渴的压迫性,以及知识要点、课堂状态下的真善美与活跃氛围,俱是力的征象。因此,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确立强力目标,维持畅通无阻的流程,真正使力量渗透到学生的心坎。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从哲学高度来探讨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以求将影响良性互动的全部障碍消弥于无形之间。
  
  一、失衡原则
  
  一般说来,在恒稳状态下,由于缺乏大幅度的起伏所造成的刺激,人们易于形成某种定势,从而失却强大的新鲜的活力。表现在教学上,即是教师、学生形象的固定性和教法、学法的封闭性。故此,失衡原则要求破除系统的稳定模式,在矛盾、对立、远离平衡的状态下使系统自身不断地与外界交换信息与能量,不断寻求发展与更新。具体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决不能固守既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准,而需不断地跳脱开去,既反观自身,无情剖析,又放眼四面,博采众芳。凡自以为老到,一味感觉良好,横加排斥外在影响,不再自我提升的态度或做法,均属误入歧途。因为一旦如此,至少不可或缺的激情便会被定型化的“表演”湮没,机械性的宣讲也不过只是“条件反射”式的应付而已。系统论告诉我们,开放自身是必要的。而有意使学生始终处于失衡状态,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当学生在某种情绪的强烈感染下,才能积极地动作;只有当他察见了自身的无知与空白,又感受到了相应领域的熠熠光辉,才能努力去猎取。因此,一面虚其弱身以施强力,一面强大外物以求感染;一面使识其虚以自弥补,一面昭以奇光以求吸引,尤显必要。再从师生之间的距离而言,倘若这距离恒定而无变化,必定使人感觉麻木,并不能催生崭新的力量。倘若时近时远,顺势变化,疏密相间,宽严交错,雅俗杂合,那么,学生的能动性与自尊心,必被不断地刺激与强化。
  
  二、整合原则
  
  天地、环境、知识等等,都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依照整体性这一普遍规律,我们在条分缕析的时候,绝不可以轻视整体合成的重要性。学生个体所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致学校的功能微不足道。倘若课外的消极力过甚,而课上又只有对于教材的简单宣讲,那么这宣讲本身,即已丧失针对学生的意义。所以,课堂必须具有整合多维影响力,集成良性强力的作用,务必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背景,搜寻其中潜存的不利的甚至危险的因素,然后在课堂上巧妙地联系,鲜明地警示,使其自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扼制错误的倾向。
  对一门独立学科而言,当我们循序教学时,自然也不能忘记它的整体面貌。让学生时刻关注学科的宏观架构,又能细致入微地点滴积累,显然有事半功倍之效。此即“双向中合”法则;从宏观、微观角度一并往中间进发,互相嵌套,彼此顾及;既由点及面,又由面带点;既使主干明确,细枝清晰,对应有致,又使全体、部分、单位两两呼应,重点、难点、次点同时涉及。具体到每一册书,则可对应于“分层”法则:按难易、深浅度的不同,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系统,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分阶段去引导学生逐一光顾。例如对一册语文课本,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从头至尾全面快速浏览,而后作蜻蜓点水式的点拨,却要他们想当然地回答许多疑难问题;最后顾及重点篇章与知识细节,再将其内外串连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再具体到每一堂课上,讲授内容与教室氛围,或许只有起承、转合、自然,某种气势连贯始终,有效突出目标的重要程度与鲜明特征,并让几十分钟内的一切因素都为之服务,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模糊原则
  
  “模糊”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恰当地融进模糊意识,无疑会有意外的收获。我们在制订大、小目标之时,总是基于两种情况而行:一边是自我对教材的透彻把握,一边是对学生接受能力与心理情境的大致估计。正因如此,易使我们的目标难以恰到好处,且与进行时态不相吻合。如果我们把目标分为显性的与隐性的两种,让前者为几乎所有的学生、有保证的课堂时间服务,让后者为体现出差异的不同学生、课堂多出的时间服务,那么,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便得到弱化。换而言之,隐性目标在实现与否方面具有模糊性——在课堂进行的当下状态里,有条件则将其实现,无条件则将其放弃。此外,单一的目标并不意味着收获的单一,主观意图之外尚有多种客观效应,所以我们的每一目标,也不必只是企盼唯一的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决不苦心经营臆想中的后事,只管顺势利导即行。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强调有限度的“随机性”。当主观设想与客观现实极不协调之时,不妨变更既定目标或相应程序,毫不理会原有的意图。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决不可以与总体目标大相径庭。尤其在如何点化差生这个问题上,随机性更是大有用武之地。差生通常是在不适应整体节奏、对所学知识群一无所知或略有所知的情况下产生的。这时我们可以指点他们:随意选择一个突破口,深入领会,并由此切入整体,前引后连,逐步铺展开去。如此即可避免他们陷入循序渐进而毫无收益的僵局。
  本来循序渐进多有弊端,何况质变并非简单地由量的积累导致,它需要过程的中断与跳跃。因此,我们主张有条件的反循序论:勿需明确地讲清每一枝叶,也勿需严格遵守编排已定的程序或步骤,进程中的颠倒举措与故意扰乱,在合适的时候自有奇效,要么打破学生的定势,要么使其豁然开朗。不过,“模糊”毕竟是教师高水平的艺术手段,绝不等同于随心所欲,散漫无际。
  
  四、膨胀原则
  
  教师、学生及他们彼此之间,在某种意义上,都该因质与量的变化而呈现不断“膨胀”的运动状态。散沙般的集体是难成气候的,教师虽然只是处于主导的地位,但其良性的中心影响程度必须渐次提高,不可停滞在有限的层面。否则,学生便会因为沉闷、单调的氛围而日渐慵懒、懈怠。不仅如此,教师还应为学生创设条件,使他们自觉约束于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培养既竞争又协调的集体意识,自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动追求美质,积极调整理想追求与眼前言行的关系。通过此等途径,使其逐步自行组织成一道趋利避害的循环圈,并使此圈流转不停,愈来愈强,日益巩固;且它业已形成的强大的惯性之力,足以阻止任何一人中途松懈,并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成员去拼搏,进而使一个集体在动态中形成强大的“联盟”,牢不可破,愈来愈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此外,师生之间同样应当相互影响,彼此催化。教师接受学生的“支配”或“鼓舞”,理所当然。他不仅应该善于顺应学生整体的情势而加强或改变什么,并且应当有差别地顺应特殊个体的实况而变换方式或方法。随时注意虚心接纳学生反馈的“教训”,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品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更加妥贴的学法,受到最大限度的教益。
  综上所述,“失衡”是力之流动的前提,只有体现出虚实、高低的差异,力量才能凸现,并自动传递、渗透。“整合”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核心,唯有很好地坚持它,才能收到综合的立体的效应——其和远大于点滴之积累,而且因其强化了目标性与倾向性,足使各种分散的力量得到统一。“模糊”是具体运用中的艺术境界:存乎一心,全在于运用之妙,且看你如何挥洒自如,以最好地适应对象。“膨胀”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效果,它使诸种力量在接受的过程中,渐渐具有自发的性质,最终形成强流,组织成超循环圈,滚滚向前,唤醒尽其所能的潜力,巩固尽其所有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李喜先.科学系统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王华斌.学习力.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