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道德信仰:学校德育的终终极价值关怀
作者:张柱山
一、道德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关于道德信仰的概念,在不同的学术领域有着不同的解释。从哲学角度上讲,其定义为:道德信仰是对某种道德目标及其理论的信服和崇拜,是对道德的信仰与终极关怀,也是对善的终极价值追求,其本身具有不可实证性,它是对理性认识的补充和超越;[1]从心理学角度其定义为: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某种存在方式或存在意义的认同,这种认同通过理性来完成,并且是对理性认同的非理性表达,它是理性的非理性存在方式。道德信仰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它不同于宗教信仰之处在于它具有现实性。只有在理性的基础上才能被准确地把握,否则就是迷信,但道德信仰又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存在,当道德情感发展到笃信不疑,一往情深时,即为道德信仰[2];社会学角度定义为:道德信仰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态或目的的超越性把握。也有学者认为[3],道德信仰是介于实用信仰和宗教信仰之间的一个信仰层面,如果说实用信仰是人们对日常生活领域行为目的的超越性把握,那么道德信仰就是对社会生活领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状态或目的的超越性把握;如果说实用信仰更多地附着于人的经验物质生活,那么道德信仰则完全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综观这些定义,笔者认为道德信仰主要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从它是对理性认识的补充和超越方面来谈,道德信仰具有现实性与超越性有机统一的特性;(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具有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的特征;(3)从哲学或者宗教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可确证性与不可确证性的有机统一的特点;(4)由于道德信仰并非是完整形态的世界观,又不诉诸强制,比较容易依赖于其他的信仰形式,因此它还有非独立性的特征[4]。比如,它容易依附于宗教或政治。道德信仰培养与维系在西方主要靠教权的力量,在我国则主要靠政权的力量;(5)道德信仰还具有一元化的独断论特征[5]。道德信仰与宗教信仰一样,在内容上具有通约性,在形式上具有一元性。它用一个至上的理念统摄其理论体系,将自身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规范视为唯一正确的形式。作为信仰的道德体系通过其一元化的逻辑建构,使它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体系,具有独断论的理论色彩。
二、道德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1.当前学校德育的弊端
(1)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外界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吻合程度。而我国当前学校德育在目标定位上缺乏层次性,不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国民实际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等现实情况,以过度理想的统一人格标准作为全体青少年的德育目标,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拔高了德育目标,这样就使为德育而进行的种种努力大打折扣。
(2)德育方法的僵化。现时学校德育无视学生是“道德实践主体”这一事实,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布袋”和没有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德育方法缺乏针对性,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是用抽象化、空泛化的说教和灌输的方法,不顾各个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这一基本事实;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不能把不同层次的道德教育建立在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因此,很难将道德知识最终内化为学生对道德的信仰,难以切实做到言行一致,真正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3)德育功能泛政治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特定的战争和动乱年代造成的特殊方法,我们把学校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忽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即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在我们改革开放已经近三十年的今天还是在借学校德育来进行这样简单的政治宣传教育就大大窄化了德育的功能。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超越和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所以也就很难使青少年对道德形成信仰。
2.道德信仰的功能
道德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而达到在现实层面上对道德活动的保障作用,这种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信仰使道德有了自律的本性和意义。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存在,只有出自人内心自愿才是真正意义的善,否则,只能是外在强制性的他律。以社会强制为手段的法律失去信仰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以自律为特征道德,没有任何硬性的强制方法,它要求人出于自愿,更决定了道德必须以信仰为基础,否则难以给人们的现实生活以指导。(2)道德信仰是道德的“精神家园”。道德需要信仰是由道德的本性决定的,道德存在的前提是精神的自由,只有在道德主体将其纳入自身的信仰体系之中,道德才成为人的内在德性,才称其为道德,道德对人的约束和管理主要依赖道德主体自身,这就决定了道德必须依托于信仰才能存在。(3)道德信仰是人的精神生命形式,是人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抉择的标准。人有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三重生命,献身于真善美的德性的人,是在珍惜和强化其精神生命。在这三重生命形式中,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是人最重要的生命形式,因此道德信仰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一样是人生命的灵魂,是人性的主要表征。(4)道德信仰是道德进步的动力。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的持有和维护,它将人类的道德传统不断积淀为一种现实的人的主体素质和德性,保持了道德进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人类道德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同时,道德主体通过对道德的内化,依据其道德信仰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成就了个体的美德,使道德进步有了更强大的主体力量。
三、实现学校道德信仰教育的方法
1.理论基础的建构
道德教育本身有一个道德价值内核的建构问题,惟有信仰教育确立道德价值的内核,关于道德的论证才能完成,道德的内聚才能实现,道德主体才能体验到道德人生的美好与神圣。只有这样,真正的道德教育才能落实,因此,道德信仰教育有其独特的必要性,它可以整合更多的理念,来统领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期实现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应有的终极价值关怀,这是首先要明确的理论依据。
2.目标的合理定位
道德信仰方面的教育目标既要体现层次性和动态性,遵守教育规律,依据青少年不同年龄特征具体定位我们的教育引导目标,不可超越其思想可达到的现实心理水平和认知能力,又要明确我们的学校德育为谁服务这个基本问题,切实贯彻“以人文本”的原则,自始至终地体现教育对学生的终极价值关怀。
3.方法灵活多样性
道德信仰教育的方法要立足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长辈群体的道德示范作用,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对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更多的是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对年龄较大的高年级学生,还要针对其理性认识能力的增强而通过说理疏导、自我教育、推荐书报等方法,同时还要注意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的有机配合、灵活运用。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内心的道德体验和感悟,善于激发他们对人对事的不同道德体验,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品格的独特发展,并最终形成其道德信仰。
4.社会性与个体性功能不可偏废
提倡学校德育重视个体性功能,不是说完全不要学校德育的社会性功能,而是说学校德育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都不可偏废。一些基本社会导向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教育和政治功能是今天所必要的,同时在现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也要依靠社会媒体和舆论导向来辅助学校德育的这项工作。学校德育要学会两手都要抓、两者不可偏废的方针,并真正“以人为本”,关注德育对个体的生存、发展和享用功能,使学生体会到良好德性的美好,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安宁,真正把道德建立在信仰的基石上。
参考文献
[1] 李顺德.价值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 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浙江社会科学,2001(1).
[3] 荆学民.人类信仰论.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4] 刘建军.试论三种非宗教的信仰形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3).
[5] 任建东.道德信仰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