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长角色与人才培养

作者:张建东




  一、认清时代特征
  
  今天的时代,既不是封闭的以自给自足为主体的小农经济时代,也不是搞清楚昨天和今天就等于搞清楚了明天的缓慢发展时代。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高科技、高技术、高度发展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这就要求人类具有更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已经超越其他能力,成为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能力。这还意味着世界进入了一个学习的时代、教育的时代。这也是世界各国争相研究未来教育的原因所在。
  将过去的一百年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当家作主站了起来,但仍然经济贫穷、文化落后,毛主席称之谓“一穷二白”。而且港、澳仍为外国所把持,近代史的耻辱仍存印记。后半个世纪,中国人民走过的艰苦历程真可谓惊天动地泣鬼神,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长足发展,进入新世纪之时我们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上世纪末香港澳门相继回归,历史耻辱的帽子也已甩掉。显然,中国近代史的结束是以“三顶帽子”的彻底甩掉为标志的。今天,我们正向着独立、昌盛、繁荣、富强的目标迈进,我们要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要通过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赶超。那么,在这个背景下解决文化落后的问题,就不仅是在数量上,重要的是在质量上。因此,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的头等大事、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家庭的头等大事和国际竞争的头等大事。一个经济问题,一个教育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成了重要的热点问题。
  
  二、校长角色问题
  
  今天的校长,日常究竟应该抓什么工作?对这个问题校长们的回答可能各不相同,因为各自所处环境和所遇问题不一样,给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不一样。
  校长是教育基层组织的管理者。基层组织的工作特点就是多、杂、碎,使得校长们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角色作了定位:学校工作的计划者、日常工作的负责人、资源分配者、思想沟通者、与校内外人员的谈判者、具体问题的解决者、信息的收集者等等。为了扮演好这种种角色,校长们“日理万机”,常感“分身无术”。校长不可能完全摆脱这种种角色,但是一名智慧的、成功的校长却必须从诸多需要扮演的角色中区分出什么是根本角色。
  对校长根本角色的理解和定位,必须放在宏观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体制下加以思考。在计划经济和集权管理的体制下,政府对学校的管理是统一的、刚性的,它是学校资源的唯一供给者,校长的职责就是把学校维持好,其角色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而在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中,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转向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学校被赋予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校长角色也由单纯执行上级命令的“校内事务管理者”,转变为“学校经营者”,“经营者”不同于单纯的“上级命令执行者”之处,就在于他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上级要求的前提下,树立并实现自己的办学理想,追求创新的机会并把它变为现实。
  “经营者”的根本角色决定校长要把三件工作放在首位并统帅其他各项具体工作:
  第一,规划并管理学校的发展战略。学校发展战略是对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及其行动路线所作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与安排。这项工作最能考验校长的务实精神与战略眼光。“现存的挑战总是超越现存理论的”。[1]基于此,校长的首要责任是以最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监督战略的制定并坚定地把它实施下去,日常工作要扣紧与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相关的调查、研究、学习和监督等项工作。
  第二,建立制度,树立良好的校风。“校长如果只是想从历史的文献、前人的科学著作以及各种法令、法规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来解决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2]但是如果校长日复一日、只是忙于处理一件件具体工作和矛盾,那他就不是领导而是“救火队长”了。“纲举目张”,纲就是制度以及由此而衍生起来的教风、学风,有了制度,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在“纲”上为自己的任务、职责和行为正确定位,那么各项工作就顺理而行了。
  第三,抓干部的使用和培养。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校长应立足于下属干部各自独挡一面而不是“事必躬亲”。刘邵在《人物志》中说,领导者的才德是“聪明平淡,总达众才,而不以事自任者也”。管理的“管”拆开来看是“个个官”,即人人都是“官”,校长这个官就要会统揽全局、慧眼识人、放手用人。美国管理专家罗宾斯在《组织行为学》一书中描绘了一家大型化工提炼厂经理泰德·凯利的工作形象,泰德精心培养和使用干部,鼓励各部门经理参与和轮流主持工厂重要决策,从而使他的工作进入“我不作出决策”的境界,这种领导意识和艺术,真正令人赞叹!
  
  三、期待学生成功
  
  校长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最终将看培养的人才质量是否过硬,换句话说是看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
  未来的人才需要什么素质,今天的教育就应该让人才尽可能地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未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而人的智能也恰好具有多样性,明白这一点,教育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变成对人的一种苛求。著名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天赋,不同的人都有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智能领域,只要能提供这种潜能萌发、生长的适宜土壤,每个人都能成功。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旨在提供这样的条件让人才成长、成功。我们强调“素质”,第一,素质具有整体性,就是我们首先要把素质当作一个整体要求来看,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包括他的社会性、心理状态、身体的健康等方面。第二,素质具有基础性,这不仅仅就基础教育而言,也包括幼儿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人们知道基础的东西也就是长期持久有效应的东西,它往往成为其他东西的生长点。第三,素质有可发展性,是为发展作准备的,具有再生功能。
  新课程文化正和着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向我们走来,这种文化的内涵是协作创新,即专家、教师、学生与家长、社会人士默契地构成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共同体。在学生发展观上,正在从课堂讲授中心走向活动建构为本,强调合作与反思、互动与共享。好心的人们担心会不会因此造成“轻视知识”的负面影响,如果有这种倾向,也只能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或避免。类似值得警惕的负面东西当然不止这些。像打着“重视知识”的幌子“盲目地超前培养”会不会更糟糕呢。例如:幼儿园开设语、数、外课程,一直开到大学毕业,拖的时间那么长,教育效益很差,算不算问题,要不要纠正?如果按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应该着重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一个为将来接受新知识作准备的丰富的感性世界。就是说,给一个好的接受新知识的精神状态要比给一个具体知识更为重要、更具价值。孩子们从幼儿园出来进到小学,变化是相当大的。首先的一个明显差异是学习环境,从比较散漫的自然状态下的学习进入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知识开始系统化。其次的一个明显差异是学习符号化。文字符号、数学符号、音乐符号、图画符号等构成了一个符号世界。这个符号世界有它积极的一面,它使得人们超越自己生存的时空,可以和古人对话,可以和外国人对话,可以和整个世界对话,这是人的生存空间和精神领域的拓展。但是,教育不当的话,譬如抛开这些符号得以产生的广阔背景,一味地要求学生呆读呆记,记住了考出来就是目的,与他的感性世界无缘,与他的人生无关,这无疑就成为弊端。因为我们的教育使这些符号变成了一个无形的隔离带,学生知识僵化,脑袋僵化,人和自然不会对话,对周围世界不会感受,不会欣赏,这怎么行?因此,学校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就要建构新的教学活动秩序,比如“把学生受教育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让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地协调群己关系和天人关系的过程,并借助文化表征达成对世界的理解,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和文化表征形式、价值的性格化和意义的个性化”。[3]事实上,越是没有感性的东西作基础,就越容易出现各种毛病。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有意地组织孩子去感知世界,对孩子一辈子的智力开发、想象力的发展以及接受新知识的良好状态的形成都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 余长根.管理的灵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钟启泉,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