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度思考

作者:杨四海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目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教育,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它是加强素质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对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是富有成效的。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对如何深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作深度的思考。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
  
  1.教师职业价值的充分体现,要求文化素质教育应当突出生命的意义
  教师是从事教育职业的社会专业工作者,承担着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的神圣使命。学生要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理解教育本真的意义,就应当加强生命化教育。所谓生命化教育,就是一种把人的生命发展作为目标的教育。它把生命当作是教育之本,教育的内核。必须在文化素质教育中体现生命化教育的宗旨,使学生懂得珍视生命、保护生命,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能够体悟生命的价值,拥有智慧的人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方面把学生当人看待,教育过程中尊重人的特性;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当作学生看待,承认青少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同时,还应当充分理解生命化的教育即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不同于传统教育无视人的生命存在,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唤醒灵魂,以便激励生命的潜能。
  2.教师知识实践和反思实践的特征,要求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化的职业,它的知识获得应当是在实践中,而并非来自于先前的智力行为的“识知”,是“识知”与行动的统一。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存在两种反思方式,一种是对行动反思,另一种是在行动中反思。前者是人们对已经做的事情进行的反思,它为以后的行动作准备。而后者则发生在行动过程中,尤其是在遇到不曾预料的、疑难的情形时,找到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而产生相应的行动。教师也只有在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成为实际情境的研究者,才能获得正式的和严谨的专业知识。文化素质教育无疑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反思的进行和教师专业化知识的获得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避免了课堂教学带来的偏重理论和技巧的学习倾向。
  
  二、深化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
  
  1.要紧密结合师德教育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在教育中的直接体现,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对教育对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二是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师德对教育者本身和人才培养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
  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应当着手这样的考虑:一是师德教育必须置于一定的文化素质背景中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如果只是就几条行为准则或规范进行宣传、读写、记忆,那是一种刻板的教育方法,很难取得什么效果。可是,假如把道德规范与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现象、艺术表现、审美情趣联系起来,教育就会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真正达到师德教育的目的。二是文化素质教育也要渗透到师德教育中去。师德教育需要吸收文化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以充实其知识含量,增强感染力。反过来,文化素质教育也要对伦理道德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或者发觉学科教学中的伦理道德的内容,以此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而不能用一个方面排斥另一个方面,也不能用一个方面代替另一个方面。
  2.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应对时代挑战的需要。时代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自主意识,创立自己的特色,体现自己的个性。在新课改中,教师无论创设学习情境还是设计教学活动,都要表现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具有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现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拥有现代教育观念的教育者,一个在学习化时代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习者,一个具有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学内容组织者,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建构的研究者。因此,新型教师应当具有自主意识,具有积极要求发展的内在动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三种类型学习创造条件。一是建构性学习。学习者在活动中和他人互动、和环境互动、和人类文化互动,以理解、体验等方式进行主动的意义构建,将每一种新的事实、经验或理解以个人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二是支持性情景的学习。学校要把学术文化传统、校园文化氛围、管理文化等进行整合,并形成一种适宜学生成长的文化情境,让每一个人在自主成长中获得丰富的改造性体验,激发学生真实的认知动机和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三是开放性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走进现实的生活,参加各种活动,包括校园文化活动、社区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教育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主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能力。
  3.要促进生命化教育的建构
  建构立体的生命化教育体系,应努力处理好这些问题:第一,教育要造就全人。现实当中,人既是生物的又是精神的,既是世俗的又是崇高的,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因而在教育中必须坚持身体与精神的平衡、人格与学养的平衡、认知与情感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也就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平衡,在实际生活中去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第二,倡导教育自由。教育自由就是把自由还给学生,使教育回归学生的自由本性。人的自由是在实践当中实现的,它表现为人与外部世界中的主体自由,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自由,人与自身发展之间的个性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学生的生命发展最终须由自己完成,因为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说不是教师教学生的活动,而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第三,教育要体现个性。生命个体的发展只要是全面和谐的,又是自由充分的,生命就必然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一是要以全人教育为面,二是要以自由活动为线,线和面的交界点,也就是全人教育和自由活动的共振、融合,最终落实到个性发展上,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全面开发人的潜能的‘全人教育’和促进潜能自由发展的‘自由活动’结合的必然结果。个性化教育以尊重差异为前提,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促进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为目的。
  4.要依赖新的课程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历经百年,在目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已经显现出较多的不适应。具体来说主要有:偏重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系统学习,学科课程多而教育实践课程少,不适应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学科指导下的课程分类,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要求;课程设置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比重低,忽视学科知识的横向联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不适应教师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改革课程结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首先,调整原有的课程结构。普通文化课程应着力在几方面进行调整:一是要广泛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拓宽学生视野;二是强化人文学科的作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学科专业课程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要求,增加学科之间的渗透,开设综合课程。教育类专业课程调整应体现在加大课程比重,强化教师职业技能与方法的课程。三是交叉设置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课程,加强普通文化课程的综合性。其次,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要反映几种取向:普通文化课程能够培养学生敢于探索、乐于奉献的人格;学科专业课程能够反映当代学术发展趋势;教育学科课程必须突出师范性、职业性的特点。第三,选择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实践课程结构及内容的具体的范式。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可供选择的有三种,即在不改变独立定向培养条件下的课程模式、“3+2”或“4+2”、教育学院模式。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