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学校图书馆和谐构建之探讨

作者:林春波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所谓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所谓科学精神,则是注重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人的物质生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社会物质基础和手段的作用以及科学方法、客观规律、科学真理的作用,强调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社会发展,其本质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1]同理,图书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替换陈旧的信息加工、存储、传递的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人类更加广泛、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因此,和谐学校图书馆应当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又充满人文关怀,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满意度。
  
  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和谐统一
  
  近年来,学校师生人数快速增长,而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因长期以来经费投入不足和人员有限不能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因此在文献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表现出了许多不和谐:文献资源的数量与学校师生人数的增长不和谐;文献的品种和质量与学校的专业更新及课程设置不和谐;图书馆的功能区分和场所设置与广大师生的实际要求不和谐(因为校园场地有限且不能随意扩建馆舍),以及日趋丰富的多元化信息资源和来自网络的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环境激发了读者旺盛的求知需求和对图书馆更高的期望,而图书馆无法利用社会信息化为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技术支持,更无法使读者享受到数字图书馆的种种成果。诸多原因就造成读者信息需求无限与图书馆服务有限的不和谐、多元化信息资源无限增长与图书馆经费有限之间的不和谐现象,这就迫使图书馆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实现文献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和谐统一。[2]
  1.多元化信息资源无限增长与图书馆经费有限之间的和谐统一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根据办馆的宗旨、方针、任务所决定的,具体地说是依据特定的读者群的需求以及他们阅读目的和习惯进行建设的。学校图书馆读者群主体是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以及来自各地的利用节假期面授的学员,可见读者来源是相当复杂的,他们所需要的文献资源是以自己所学的专业为主,如师范类大学离不开教育学、教学法、心理学等文献资源。我们在资源建设时必须抓住这个需求和特征开展全方位的信息采访、收集和加工,并形成自己资源的特色;其次是特色资源的建设,比如地方资源建设、古籍特藏建设等;再次是某些作者、某些课题文献库的建设。读者来源的复杂性决定了文献资源的多元化,因此在着重抓好重点学科和特色文献建设之时,还应当适当兼顾其他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使读者有更加宽广的阅览空间和选择的范围,拓宽其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否则就犯“同而不和”的毛病,资源建设就会出现偏差。
  为此要通过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文献保障体系来尽可能建设一个丰富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一般讲,靠馆藏文献满足读者百分之八十的需求是可以实现的,但另百分之二十要靠馆外资源的利用来实现。图书馆一方面要精打细算,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科学、合理地计划开支,研究性地工作,把每一步工作做到特别扎实稳妥;另一方面就是充分利用馆外资源,其方式无非是有偿和无偿两种,但馆外资源的利用,目前几乎处于空白,没有充分开发出来,对馆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是今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一个重点。
  2.读者信息需求无限与图书馆服务有限的和谐统一
  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只藏不用”或“重藏轻用”,图书馆社会价值和文化职能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处理好文献资源藏与用的关系。还有,网上的信息资源,因版权以及技术上的原因,在应用上还存在不和谐的因素。
  为此,图书馆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改革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整体效能。二是要加强馆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一般的外借、阅览服务,还要提供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因此要引导全体馆员向学科服务这个方向努力,使每个馆员都成为学有专长的学科馆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一个学术机构,成为一个广大师生向往的学术殿堂,成为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的倍增器,以此来弥补文献资源的数量的不足。三是要加强读者教育工作,一方面开设“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导读课,加大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以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使读者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图书馆,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开设文献检索课,使读者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提高文献检索的效率。[3]
  
  三、图书馆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
  
  图书馆内人际关系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又可以细分为领导与群众、馆长与部长、部长与小组长、小组长与组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二是组织之间的关系,比如部与部、部与小组、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复杂的关系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说它对立是因为双方有利害冲突,有不协调不一致的方面;说它统一,是因为大家都在图书馆这个大集体之中,从事的都是同一种职业,我们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教学科研、教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都是为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在不同岗位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此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组织关系。加强科学管理,根据图书馆的任务、发展方向与重点,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并明确、细化其职责范围,使所有的事情都有组织管理,尽可能减少工作上的扯皮现象。二是构建一个和谐的工作关系。明确岗位职责,使每个人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与要求都十分清楚,使权利与义务、职责与考核、任务与报酬统一起来,从而构建一个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工作关系。三是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馆员思想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加强自身修养,营造和谐学校图书馆的文化氛围,让爱传闲话、无事生非的人没有市场,没有生存的土壤。
  
  四、图书馆与外部关系的和谐统一
  
  图书馆是学校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必然要和与图书馆密切相关的其他部门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关系主要包括图书馆与学校部门及机关部门之间、图书馆与兄弟院校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上级管理机构之间、图书馆与商业机构、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等,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构建图书馆与外部的和谐关系至关重要。我们的任务就是正确地、科学地、灵活地处理这些外部关系,为图书馆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条件,实现图书馆与学校的和谐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五、图书馆学习场所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统一
  学习场所是图书馆教育环境中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图书馆建筑的外部风格、周围的绿化、噪音强弱程度、空气质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内部空间的采光、色彩、装饰等。它们为人们构造了学习和接受教育的宁静、优美、舒适的教育环境。虽然不能像文献一样给受教育者以具体的知识,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以舒畅的心情和愉悦的感受,使受教育者产生有利于接受教育的心理情绪。它是图书馆教育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物质组成部分。[2]
  由此可见,构建和谐学校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服务育人”为宗旨,在总体把握学校教育的发展全局的同时,长远规划,稳步实施,全面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赵行良.论中国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社会科学,2003(1).
  [2] 曹延华主编.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4-61).
  [3] 陈淼,叶升阳编著.如何使用大学图书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6-14).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