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试论控制点对学生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作者:李军霞




   自心理学家罗特提出控制点的概念之后,在众多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的人格变量中,控制点已成为影响学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这里所述控制点,主要是指人们对影响自己学习、生活和命运的那些力量的主观看法。现实中,引起个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内因和外因,属于内因的原因有:能力、努力、兴趣、健康状况、方法等;属于外因的有:任务难度、运气、环境条件、周围人的评价和帮助、人际关系等。相应的,根据控制点的个体差异,人也分为两种类型,即内部控制型与外部控制型。
  内部控制型的人相信,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和活动结果是由自身具有的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的能力和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相信奖励依个人的行为而定。而外部控制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受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的摆布,这些外部复杂且难以预料的力量主宰着自己的行为,他们相信奖励不依自己的活动而出现,所以成就动机较低。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极端的内部控制者或外部控制者是不多的,与其他人格变量一样,控制点也是一个连载体。它的一端是外控,另一端是内控。大多数人都会落在这个连续体的某一点上,同时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内控与外控。
  
  一、控制点对学生的影响
  
  1.对学生归因方式的影响
  内部控制型与外部控制型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学生下一步的心理和行为。研究表明,学生如果将成功首先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时,可以增加他的自信;而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可控内部因素(如努力不够和方法不当)时,能够促进他设立更合理的目标,但是学生若将成功归因于外部不稳定和不可控因素(如机遇、运气),同时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可控的内部因素(如生理、智力)时,则往往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素质和能力,无力避免失败,以后也不会主动追求成功,就会产生失落和无力感。
  2.对学业成就和动机的影响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成就与控制点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密切。这一点体现在控制点上则可以预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因为控制信念不同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不同的。内控型学生即使被分到一个老师评价严格、苛刻的班级中,也认为只要努力,从老师那里获得好分数是可能的,而外控型学生面临这种情况时,则往往认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也不会得到好的成绩。这种现象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内控与高的学业成绩总是保持较高相关。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内控型学生比外控型学生对学习有更高的自信心与自我责任定向,在挫折面前能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地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同时能更好地给自己提出下一步的目标并付诸行动。
  不过进一步研究还会发现,如果学生一直努力地完成学习任务,却总是失败,那么就容易导致他形成外控,形成外控或者做外控的归因就能够在不伤害自尊的情况下,轻易地为成绩不好找到借口,因为归因于个人有缺陷或者缺乏能力毕竟使自己的自尊有可能受到伤害。
  3.对健康及心理适应的影响
  学校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和心理适应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多数是在心理适应上出现了问题。围绕着这一主题的研究很多,而对事件控制的感知是一个与健康和心理都密切相关的因素。
  首先,在健康方面,内控型学生比外控型学生出现的健康问题少。因为内控型学生更能够确定自己在保持健康中的作用,并且会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健康,与此相反,外控型学生则很少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够影响健康,从而很少做出努力来维护。
  其次,在心理适应方面,一些研究者总结了有关控制点与抑郁关系的一系列研究,把97项研究所发现的相关系数求平均值,得出控制点和抑郁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1,这表明外控和高抑郁相关,外控型的特点对某些心理障碍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
  当然,内控也并不是总起到积极作用,内控型的学生在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压力源无法控制的时候,如人际间的极端冲突、父母离婚,他们比外控的学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从而采取被动的应对策略,这是因为在面对极大压力时,内控的人更能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
  4.对学生决策行为的影响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会不断地面临对未来的选择和决策。控制点与学生的许多决策都有关系,如工作和职业生涯决策、继续学习深造的决策等等。面对未来,内控型学生往往更积极地追求目标,并能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即使在机会很少、受到许多约束的情况下也能找出一些自己能够控制的办法;相反,那些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的学生,即使在机会很多的情况下,也可能改变不了结果。
  
  二、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
  
  学生控制点的研究,对教师的个性化教育颇有启示意义。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控制点类型和水平,可采取的方法如: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感觉和判断,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分析面临某一问题时学生的不同反应,编制和控制点有关的问卷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
  1.让学生学会正确归因
  正确的归因可以促进和增强学生的内控性以及提高他们对任务的坚持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在平时可以要求学生多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如对自己做出好的评价:“上次在班上的演讲我很成功,真是好极了!”——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再如让学生参与某类活动,尽可能使他获得成功体验,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然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积极归因,掌握归因的艺术和技巧,注意应不断强化学生最初形成的正确归因,使学生把成功归于是自己勤奋努力和能力提高的结果,如果失败那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或方法不当,是“能力有余、努力不足”造成的,从而避免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从而完全否定自身的能力。
  2.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有效
  努力这一因素对于激发学习动机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受意志所控制。研究表明,在中等难度任务的情况下,努力的因素起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一方面要使他们感到自己努力不够,要不断地努力;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不断地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例如,对于成就感低的外控型学生,当他们在学习中受到挫折而自暴自弃的时候,教师就应该适当降低难度,给他们布置一些能够胜任的学习任务,一旦他们完成了任务,就应及时给予鼓励,然后再加大任务的难度,同时加强指导,扮演好学生学习辅导者的角色,如果他们通过努力又完成了更难的任务,教师就应该做出积极评价,从而激起外控型学生不断努力的动机,培养该类学生逐步具有内控型的特征。
  3.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心态
  负责是成熟的一种状态,表示个人由依赖环境的外在支持(外控),转为依赖内在的自我支持(内控)。教师要通过班级辅导,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心态。例如,让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语言指导:“我对自己的一切完全负责——包括我的思想!”“我能控制自己心智的广大资源!”“我没有必要找借口,我乐于承担责任并将它做好!”“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情绪、想法和态度负责”……这种方法对外控型学生颇有启示,能进一步改变其决策行为。
  4.内外控型学生配对
  由于内控型学生相信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会带来好成绩,能够为目标做出计划并坚持下去,外控型学生往往对学习坚持不够。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将内控型学生与外控型学生配对,形成同学之间的互动与促进。这样,不同类型的学生形成互补关系,外控型学生会由于和有毅力的内控型学生经常接触而变得关系密切,并不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增加他们改进学习状况的信心和决心,提升他们对学习事件的控制感,最终成为学习的积极能动者。
  5.注意发展平衡的控制结构
  虽然我们一般都倾向于让学生进行内部归因,但是科学的观点是帮助学生发展平衡的控制结构。学生固然不应该把成败归因于幸运、机会和其他外部因素,但也不应该把成败全部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两个极端都是不合适的。正确的期望应是保持内外控制点的平衡。教师要对那些能多维度思考问题、合理归因,客观评价自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赞许和鼓励,并使学生认识到过于走极端的失当,这种强化经过多次的反馈,就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归因方式和自我负责的标准,逐渐建立起平衡的控制点。
  
  参考文献
  [1] 贾艳杰.从控制点的角度诠释因材施教.当代教育论坛,2005(4).
  [2] 张大均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邵瑞珍,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