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作者:苏 安




  一、中西文化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种特定的文化相对应。某种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语言文化的制约。就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而言,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反而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从文化的角度讲,中国人的性格是和平文弱的,这正像中国文化“中庸和平”一样,因而表现为平和,安静和沉稳,相对而言西方人的性格是尚武刚劲的,这正像西方文化“激进昂扬”一样,因而表现为激进,暴烈。前者偏向于内倾而易于统一,在同一轴心下运转而表现为连续,这完全符合中华文化特质的描述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后者则倾向于外露而易于突破,在不同时期内有不同的片面性掘进,同样也符合西方历史短暂而文化相对发达的客观进程及其特征的描述。
  2.从另一个角度讲,西方文化表现出推崇英雄史诗,赞美骑士精神,肯定冒险行为,讴歌阳刚之美,崇尚片面性掘进,突破固有平衡,追求震人心魄的悲剧心理,而中国文化则表现出推崇贤士之风,赞美君子之为,肯定稳重行事,讴歌阴柔之美,崇尚全面性思考,保持固有平衡,追求皆大欢喜的喜剧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差异反映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类型。
  
  二、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涉及的不仅是语言本身,而且还涉及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就普通教材来讲,这个内容往往主要是文化。著名语言学家古德偌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曾这样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时仅靠掌握目的语的正确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他们的社会习俗,价值取向,言语规则甚至非言语交际方式等,否则就会因为文化冲突(culture conflict)而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下面的三个事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说明在英语教学中要进行文化因素学习的必要性。
  事例1:在别人家里做客时,西方国家的主人往往会问一些问题,让客人自己决定该怎样做。比如说:“Tea or coffee?”“Black or white?”“Do you want more?”而在中国我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意愿来招待客人,有时还会要求客人bottom up!(干杯!)以表示主人的热情和周到。这就是东西方礼仪的差异,西方提倡一种positive face(正面的礼貌),而在中国则侧重negative face(负面的礼貌)。
  事例2:西方国家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就如我们认为4是个不好的数字一样。这种禁忌语的使用上也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映像。
  事例3:汉语一般说东南,东北,西北,而英语则相应表达为Southeast(南东),Southwest(南西),Northeast(北东)和Northwest(北西)。中国重南北取向,而英美国家则强调“左右”,这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在英语学习中要如实地感受、领会和理解英语文化必须要超越本土文化,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教与学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
  
  三、如何在英语学习中导入文化因素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跨文化语言进行文化教学的方法有许多,如:直接阐释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视听结合法等,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比较分析法。该方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汉语和英语语言结构之间的异同,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教师在语言材料的讲解中,学生在阅读英文作品中可以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了解西方文化的特殊性。我们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应该对下列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达到让学生把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也一定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例如:individualism一词在中国学生的眼里是“个人主义”,对individualism的第一反映便是“自私”“应受谴责”,而“individualism”在英语民族眼里却具有很高的价值,它同英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关。在美国,“individualism”的典型形象是那些勇于开拓进取,珍视个人权利的人们。它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它所强调的是个人的主动性,经济上的独立。它是美国人民生活的基本准则。在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现代西方人群中“individualism”被视为积极的处世哲学。中国和英美在传统上的一大差异是:我们崇尚集体主义。在我们国家,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在这种文化氛围中,“individualism”便自然地成为与collectivism(集体主义)相对应的贬义词。
  2.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内涵意义。一些词在一种语言的常用意义中有贬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却没有贬义;一些词在一种语言的常用意义中有褒义,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却没有褒义。例如:在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中,“农民”这个概念的含义是占全国人口80%以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人民。汉语中的“农民”一词不带任何贬义色彩。而在英语中的peasant一词通常是指贫穷、没有受过教育、粗俗无知、社会地位低下的农业劳动者,并带有“乡巴佬”的贬义色彩,跟汉语中“当家作主”的农民并非一回事。“The peasants are living a happy life.”一句中的peasants应该改为英语里表示“农民”的farmer一词。语言从属于社会,不管你赞同或反对,你必须承认这种客观的语言现实,否则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就无法进行交流,也不能增进相互间的真正了解。
  3.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外延意义。如:“爱人”一词在现代汉语里用来指自己的配偶(丈夫或妻子)。有些懂一点英文的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说:“This is my lover”。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对此感到惊讶,因为英语中的lover一词在英美社会里指的是情夫或情妇,它与husband或wife的意义完全不同,“爱人”和lover二词的概念意义不同。
  4.比较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渊源。英汉两种语言的人们各按照自己的文化习惯,用自己民族文化中所熟悉的事物来设比喻。如:“牛”在悠久的中国农业历史中作为主要农耕工具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汉语中“牛”的伴随意义由此便应运而生,如:壮如牛,牛劲。而英语多用“马”设比喻,因为“马”在古代西方社会作为使役工具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如:英语中说:as strong as a horse, horse power,eat like a horse,work like a horse.又比如:说英语的民族谈到某人贫困、贫穷时就会使用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来形容;而讲汉语的民族要表示“一贫如洗”时绝对不会想象到教堂里的老鼠的形象。如用英语说出as poor as being washed away,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准会感到奇怪。由此可见,英汉两个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思考,推理方式的差异来自两个不同民族各自文化熏陶的影响。交际双方如不注意这种文化差异,就会导致交际发生故障,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