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在文化学习中学习语言

作者:郭凤鸣




   抛开文化的各种解释和定义,从语言的背景角度考虑,文化可分为相通文化和相异文化。相通文化指不同语言背景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某一具体事物具有相通的概念。比如中南海、白宫、长城,这些事物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语音或文字符号,但这些不同语符的能指(signifier)对应的所指(signified)是一致的,不会因为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的差异而产生误解。
  相异文化指不同的语符表示的概念、事物或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所指有差异,这就可能导致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对异文化的社会环境和背景缺乏了解或只有表层的了解而引起误会甚至激发矛盾。如中国历史上“白”色曾经一度与象征革命的“红”色相对照,成为“反革命”的象征,所以有了“白色政权”、“白色恐怖”等词汇。而欧洲人认为白色是神的颜色,是神圣的色彩。对一个缺乏中国革命史背景的欧洲人用“神的颜色”来理解“白色政权”,这种交际效果就可想而知。
  上面个案中的交际受阻或失败并不全是语言引起的。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唐菊裳在《中外文化差异与经贸合作》一书中说:“多元文化中管理工作的困难首先来自交流。要通过译员准确地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所传达信息的本意是十分困难的……语言仅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比语言的范围更广,它包含着传送一种思想和理解对方的思想。”[1]此段话暗含了交际比语言的范围更宽,涉及参与交际的人的文化背景。
  
  一、文化对语言符号联想的约束
  
  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在表达同一理性概念的同时,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这种联想意义与词义本身没有必然联系,而是在说者、听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一个语言符号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例如,在原始社会里,由于原始初民的文化是充满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文化习俗,他们头脑中“太阳”的概念就与现代人相去甚远。由于概念与客观事物间有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所以文化概念里的主观因素多于客观因素,文化就可以由习俗性概念来约束人们的符号联想线索的选择。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有些语符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就文化内涵相同之处来说,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他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是由于人们对语符都附加了自己的感情和价值评判。人的感情和价值观是深植于文化之中的。在中国文化里,语符“月亮”的阴晴圆缺似乎让中国人把内心的苍凉情结都寄托于她了,于是有了抒情寄意的诗词“明月寄相思”等,文化习俗使得“月亮”这个语符蕴含了只有中国文化才有的思绪,意味着中国文化对它的编码不同于西方人的“moon”在他们语言文化中的编码。这些现象都进一步表明了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深层构造机制。克莱尔·克拉姆奇(Claire Kramsch)在他的《语言与文化》中阐明了语言对文化的三大功能:语言表达文化现实;语言体现文化现实;语言象征文化现实。[2]
  
  二、怎样学习文化知识
  
  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对目的语的规律往往容易做出不正确的归纳与推论,主要原因在于:1.母语的负迁移,即干扰(迁移是心理学的概念,它指已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学习态度对获取新知识和能力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影响就是负迁移或干扰)。2.已学过的有限的目的语的干扰。3.母语文化的干扰和已了解的有限的表层目的语文化的影响。4.教师或教材对目的语语言现象的不恰当或不充分的讲解。
  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母语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作为工具去接受、掌握和运用新学的外语知识。一旦这种知识运用到跨文化交际中,或多或少就会产生交际障碍,甚至造成误会。这些障碍大致表现为:一是涵义错误即话语所指有差异,交际对方听不懂;另外是所用话语本身结构和涵义正确,但与当时的交际情境不符。
  学习者首先要知道任何文化的内容是宽泛无限的,异文化与本文化间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还必须说明,此处的异文化并非单指国家或地理上的简单分界,同一社会里的各阶层都有自己的文化,而这些文化间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一种文化既包括主流文化,也包括了其下的亚文化。达成普遍共识的是认为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3]:最表层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形文化,通过人类创造的种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诸如衣食住行等人类行为所需的物品。中层的制度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形文化或潜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诸如饮食习惯等生活制度,婚姻亲属关系等家庭制度,宗教、道德等社会制度。深层的精神文化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表现出来,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思维习惯等。表层物质文化和中层制度文化在性质上容易受到其他异文化的干扰和影响,而深层的观念文化具有强大的惰性和韧性,不易受异文化的干扰。语言与文化的这三个层次都紧密相连,尤其与深层观念文化的联系更紧密、更深刻。不掌握好中层制度文化和深层的观念文化要达到有效自如的交际是很难的。
  学习者也要知道跨文化交际有时具有不可沟通与不可交际性。社会交际中,语符通常蕴藏着其背后的意义,即某些符号、现象或动作等在某一社团内具有特定意义,该社团之外的人很可能不理解这些特定的意义,如行话或黑话。这些暗含的意义具有地方性、团体性,需要长时间深入该文化并与该文化的人长期接触才能有较深的理解,并且有些意识形态、观念的接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某些微妙之处的领会却只有本文化的人才能轻车熟路。所以在学习外语和跨文化交际时,这些暗含意义对缺乏该背景的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他们可能听清了对方发出的语符,却不能理解该语符背后的文化所指。克服这样的交际障碍,要依交际者掌握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的水平高低而定。明白了学习外语和掌握理解异文化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克服困难,扬长避短。
  在外语学习者,甚至在有些外语教师的头脑中,往往把文化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文学艺术,甚至认为就是风俗习惯,因此学习外语时只是简单概括性地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甚至作为外语基础课的精读也只是讲解语音、语法、词汇等,教师或教材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文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使有也是浮光掠影地带过,有意无意地就把文化知识的学习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分割开来。结果学习者掌握了解的文化知识非常简单、片面和贫乏。由于语言媒介和它所承载的信息形影不离,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语符系统和文化系统断然分割开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外语学习和教学中学习者和教师不应该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语言系统,而应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即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学习文化也必须学习语言。在外语学习中应该培养文化规范的习得与语言技能的获得同步进行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有意识的语言习得中习得必须的文化规范。
  
  三、培养文化技能
  
  文化知识具有无限性,一个人的知识再丰富,也会跟不上知识的更新,如果不具备带有普适性的文化技能,就未必能正确对待新的文化现象。此处的文化技能主要指观察、分析、辨别异文化现象的能力,然后能得体地与目的语文化的人进行有效的交际。具体就是指识别交际过程中异文化现象背后的潜在意义的能力,即分辨一些语言行为的暗含意义;权衡某些语言和文化现象的社会归属。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应将信息和信息发出者相联系,分析它们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了解社会各阶层对某问题的不同观点,也能避免受某单方面观点的影响而认识片面。
  当然,文化技能的培养和养成不能一蹴而就,它是在长期语言文化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总结、归纳而慢慢养成的。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其中与母语文化相关知识进行比较是一种较为实用而有效的技巧。虽然每个社会,每种文化的渊源和历史背景有差异,但基本社会观念如家庭、价值观等可以在不同社会不同文化间进行跨越时空的比较。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进行比较,但这种比较常常表现为横向比较A与B现象,然后得出结论。真正的比较是分别把这两者置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分析在各自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然后再相互比较,得出两种文化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当然,比较时不能简单地以本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异文化,也不能片面地进行背景不对称的比较,以免产生民族自卑感或民族自大感。要知道每种文化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必然有它特定的条件和生存环境支撑着它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比较学习异文化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本文化与异文化,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危害。如果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再多再完备也不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
  [2] Kramsch,Claire.Language and Cul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 刑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9.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