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多媒体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贾会敏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多媒体,通俗地讲是指以电脑和辅助设备投影机、幻灯机等设备组合起来的,可以清晰地展示图形、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教学广泛地应用于各个专业领域,它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也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优化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件
  
  设计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具体课程特点来区别对待。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特点各不相同,要结合实际设
  计,合理应用。以心理学课程为例,笔者所在教学组经过分析整理后,认为该课程的多媒体教学的设计重点应该在实验课的安排上,原因如下。
  首先,从现代科学心理学整体而言,对它的诞生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的比喻: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这句话很贴切地概括出了心理学的基本特征,它首先是一门科学,但又是一门特殊的科学。它和一般研究物理性的科学有所不同,一般科学,例如,化学、物理、生物,研究对象的物理性变化较小,遵循“客观的客观化”原则处理即可,对解决同类问题可以推广应用。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人性特征所测得的资料,则须按“主观的客观化”原则处理,研究者必须尊重受试者人性的主观反应,在不变其原意的条件下,按即定的客观程序处理,在结果的解释、推论及应用上,也必须考虑人性表达及其需求上的差异。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心理学都趋向主观性,被包裹在哲学的范畴里,直到莱比锡大学教授冯德1879年在该校建立了世界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当时研究的主题是“意识”,意识是由很多不同的元素构成的,在实验时,研究者通过控制有系统的刺激(视觉、听觉、体觉等),让受试者通过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此种方法称为“内省”。由于冯德首创了系统的实验方法,才使得心理学符合了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的三大科学特征标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从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史看来,实验是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其次,心理学自身有其特殊性。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叫完形心理学派(也称格式塔心理学),其研究重点是知觉方面(如视觉、听觉等),由此,完形心理学历来都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它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则是以实验的方式来研究人们遇到的各种知觉问题。因此,就心理学本身而言,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主要表现在:设计类的专业学生重视实用性,日后要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他们的设计不仅仅考虑的是他们自身的(即创造者)感受,更要考虑使用对象(即欣赏者)的感受,因此,他们所需要了解的心理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心理学的范畴,涉及到心理学的很多分支,例如学习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等,非常广泛。要系统地学习所有这些,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选取经典的、有影响力的实验进行横向联系,综合渗透,无疑对学生在知识面的积累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基于这三方面原因,我们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把实验作为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对象。这和传统教学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因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介绍心理学概念、学派、观点、特点、运用等等,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容易造成学生听课没精打采,教师讲课味同嚼蜡,如今教学改革之后把实验作为研究的重点对象,正是抓住课程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积极参与实验。把传统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转变为思考型学习,通过参与实验,动手动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地优化了教学效果,为本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然学校教学环境的改进,多媒体设施配备不断完善,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设计课件时应该注意考虑的因素
  
  从字面上看,多媒体就是由多个单媒体复合而成的。如此多的元素,为课堂实验提供了很好的表现手段。但是本课程其课堂实验的目的和科研型的实验是有所不同的,表现在课堂实验中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能领会所学,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施教者必须使实验和课程内容有机衔接,实验为教学服务,两者成为逻辑性的有机整体。这使得教学效率较前明显提高,一方面实验的生动性代替了以往理论说教的生硬枯燥,另一方面实验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变成了主动式学习。
  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要对每节课作切合实际的安排,给出最适宜的多媒体教学方案。下面通过教学组的一些教学实例,来诠释不同情况下的多媒体实验课的具体设计和运用。
  第一类,情景性教学实验。教学组在教学研究中针对一些比较成熟的实验,这类实验一般操作简单,时间要求上相对较少,因为要尽可能地结合课堂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实验,所以称为情景性教学实验。比如像“意识的不同层面”这一节课,本节课一直是讲解中的一个难点,其主要概念有四个:意识焦点,即指个人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得到的清楚明确的意识经验。边意识,即指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半意识,即指在不注意或微注意的情形下所得到的意识。无意识,即指个人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在(一切事物)环境中一切变化无所知与无所感的情形,例如心跳(自主神经系统)等。这四个概念交叉重叠,极容易互相混淆。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设计实验教学,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教学的具体安排是,教学组在课堂上选择了一段比较有吸引力的短小影片进行播放,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实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放映前告知学生,必须认真看影片,看完片子后要回答相关问题;第二阶段,在播放片子的同时,教师以各种理由,从屏幕前经过,走到门旁若干次;第三阶段,放映完毕,随机抽取三个学生提问,前面两个学生的问题是和影片有关的,对最后一个学生的提问是:刚才老师从屏幕前经过几次?你身边的同学在干什么?实验的结果是:最后一个同学基本能知道老师经过屏幕,但到底走过几次回答不出来,也回答不出身边同学的行为是什么。这时候,老师根据现场实验再进行讲解,清晰地指出:大家对所播放短片的注意是意识焦点,而对老师的注意是边意识,对教室里的情况则是半意识等。这样一来,教师将意识的各个层面就深入浅出地解释得很清楚,学生身临其境,非常容易地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实验,印象更加深刻。
  第二类,创设型教学实验。心理学理论可以运用于很多地方,但其原理多涉及心理现象及其感悟方面,所以讲解起来有些抽象,学生理解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组在教学中选取成功的设计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这需要准备很多资料,包括图片、资料片,甚至声情并茂的电视广告等等,来创设教学环境。
  比如,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其“完形压迫”原理,即“不完整的形对人具有更强烈的刺激”,这个原理的掌握对于学习设计者尤其重要。而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常常显得很吃力,教学组就结合成功的图片设计案例和电视设计案例来创设教学条件。一般地可以选取经典图片里如何用空白来突出需要引人注意的地方,让观众在脑海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完成整个图形,就像中国山水画里面的“留白”等等。另外也可选取视听兼备的电视广告帮助理解,如有些广告利用空镜头去表现形象,只有画外音而无图像,激起观众更大的兴趣等等。结合这些所创设的教学资料,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就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并运用。
  第三类,感悟式教学实验。有些心理学原理其实际操作已经很成熟,但由于各种原因不适合学生深入参与,对于这类心理学教学可以通过一些加深印象的方式给以再现。比如关于“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这一部分应该说是心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心理分析的方法和创作的心理状态有着很密切的关系,需要学生透彻理解并重点掌握。这个理论如果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很难讲清楚。教学组在安排这个教学实验时,选择了结合影片《爱德华大夫》来帮助学生理解其心理学原理。该影片是著名导演希区柯克的作品,希区柯克本人对于佛洛伊德的理论非常欣赏,在影片中,他对“梦的解析”有非常到位的体验。同时本片的一部分道具设计是达利完成的,表现了他对心理分析的艺术想象,通过放映影片再结合讲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设计多媒体课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施教者。在实验教学前,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上述第一类的情景性教学实验为例,这个实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课前准备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所选取的影片要对学生有吸引力,二是要提出特别要求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影片上,为实验的成功准备了充分条件。如果教师在课前没有做足够地准备工作的话,这节课的效果可就要大打折扣了。除此之外,教师还一定要注意心理策略,遵循教育原则,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