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隐性德育环境的空间分析

作者:任 源




  所谓隐性德育,就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教育目的是明确的、显性的,但采用的教育手段是隐蔽的,教育的内容、目的深藏在各类活动及载体中、隐藏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受教育者感觉不到自己是处于被教育的地位,而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从而达到了教育者的预期目的。隐性德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不带有强制性,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来接受教育的,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步产生累积效应,进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一、隐性德育的自然空间
  
  自然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影响。校园的自然空间一般包括学校规划、建筑设计、班级教室设置以及各种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因素,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对人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陶冶情操,启迪思想,规范行为,激励上进,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认识水平,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形成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环境承担了学校成员的智慧、力量和精神。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的美化工作,力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会讲话,成为德育的载体。学校的总体布局要能体现校园的主体精神,如校园中的花草树木挂牌竖匾,可考虑使用富有哲理性的诗句警语,建筑物、道路的命名,既要具有知识性,又要具有教育性。校训、校史,还有校园“名人堂”、校园中名人塑像、楼道的名人画像及其名言等都要能对学生产生感召作用和激励作用。人们如果在塑造自然环境过程中别具匠心,使具有生命灵性的人文精神统统转化为一种信息储存于有形的载体中,和自然风景和谐统一,那么这样的环境会对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隐性德育的人文空间
  
  人际关系是隐性德育重要的人文空间,指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下,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有情感上的满意或不满意状态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学校的人际环境有教职工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领导、学生与教学、教育基地人员的关系等等,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品德形成的影响尤其重要。
  1.同学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客观上会受到相似性、互补性、对等性和个人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相互尊重原则等规范的制约。因此,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强调发挥集体的团结互助、友爱合作的作用,又要强调个人积极进取。首先,必须勇于开展交往实践,充分利用客观上存在的那些有利于交往双方心理接近的因素,努力创造有利于心理接近的条件;其次,注重交往中自我形象的塑造。
  2.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
  师生之间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必须注重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只有把学生放到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交流,学生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识别教师的情感与理性,并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激起同样的心理体验和理性反思。
  3.教师要成为道德教育的典范
  教师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气氛,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形象对于学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有高尚人格的教师容易使学生认识、赞赏并加以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价值观念、道德品质、敬业态度,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等,对于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影响是课堂上授课内容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在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张扬理论本身的理性魅力时,还要注意外在仪表形象、行为举止的“亲和性”设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人格魅力”的辐射作用能迅速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进而形成“光环效应”,使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容易起来,也变得更有效,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
  
  三、隐性德育的网络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了。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理论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
  1.网络带来的挑战
  首先,网络中的信息垃圾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网上信息良莠并存,学生难以避开大量的信息中混杂着的那些色情、暴力、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信息影响。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和形成的时期,经常浏览不良信息,难免会在“潜移默化”中或多或少地受到侵蚀。其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在因特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存在,彼此隐瞒真实身份,进行网络交往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交往的安全感降低。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在现实中往往悲观失望,心态冷漠,忽视现实中的交往,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在虚幻之中,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最后,校园网络德育环境欠佳。许多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学校主页都存在严重问题:一是校园网网页内容片面单薄;二是校园网络信息更新滞后;三是参与者少,很多学校的校园网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的网络环境限制了德育工作的空间,无法掌握网络德育的主动权。
  2.网络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为学校德育开辟了新的空间。互联网的主要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快速、普及、同步、即时性,它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不同学校、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又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德育的资源。其次,网络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网络的虚拟性使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发布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也恰恰是这种虚拟性,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增强教育效果。最后,网络使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提供了新的德育方法,日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使原本较为枯燥、单调的思想教育多姿多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多媒体仿真画面,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方法无法比拟的。
  3.应对措施
  学校面对互联网的挑战,应该树立与时俱进、化弊为利的正确思路,花大力气创设优良的网络德育环境,拓展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新空间,德育工作网站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体现正确的政治方向。开通红色网站,制作德育网页,在网上宣传马列主义等,让网络成为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用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使网络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舆论的新渠道。充分利用校园BBS,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牢牢掌握网上的舆论方向。其次,正视学生的心理需要。网站建设必须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把握好德育与网络的结合点,开发一批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又易操作、便于学生参与的德育软件,精心设计各种栏目,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德育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寓教于乐,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拓展德育的渠道,切忌生硬的说教和简单地贴政治标签,把社会主义主旋律、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这些政治性内容,变得具体、可亲、有情趣,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品位,达到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既要更好地为青年学生学习成才的根本需求服务,又要为青年学生心理、情感等方面日益丰富多样的需求服务。最后,建立健全便捷的校园网络防护系统。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的同时,网络管理部门要通过必要的技术监控、行政、法律等手段,制定必要的网络规范,对网上的不道德行为实行更有效的监督,阻止各类不良信息进入校园,引导学生在分析与评判中正确选择并合理吸收,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护墙”。
  
  参考文献
  [1] 刘玉泉.高校德育工作隐性教育的思考.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2] 吴学兵.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5).
  [3] 张力.关于在道德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方式的思考.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4] 吴学兵.德育中隐性教育及其内涵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2).
  [6] 张力.在道德教育的显性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