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论学风主体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曹玉玲 王曙光




  学风建设的积极意义是不容怀疑的,对于学风建设的关心程度也是值得肯定的,相比之下,学风建设的成效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至于其中的社会原因,我们不去多说,这里想从学校内部探讨一下学风建设这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浏览一些有关学风建设的论文,在措施方面都主要谈到如何抓学生,如何齐抓共管,都由谁来齐抓,如何共管。
  广义的学风应该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这里不难看出,学风的主体绝不仅仅包括学生,而应该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个方面。我们倡导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并不是说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而是说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成才为导向,开展教书育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在教学、育人活动中只有学生这个主体,而忽略或淡化了其他两个主体的作用。现实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本,就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就只抓学生就行了,学风的好坏人取决于学生,与其他人无关。因而只要学生管理干部工作到位了,学风就上去了;学风不好,就是学生管理干部工作不到位。这些想法是不正确的,颠倒了学风的主体位置。
  一、关于学风的主体
  “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学风建设的客体是学风,教师、学生都是主体。因此,必须考虑领导作为,管理干部作为、教师作为、学生作为及其他服务人员作为。”(石加友,2005年)在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学生是主要的表现群体,教师是主要的施教者。学生、教师、管理干部三者在学风建设中都有着至关重要而不可互相替代的作用,因而,学风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三个,即学生、教师和管理者。学生、教师、管理干部之间的作用是相互影响的、互相促进的,在学风建设中也是如此。(如图1所示)

  
  二、不同主体在学风建设中的不同作用
  
  学生、教师、管理者在学风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是学风建设这个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如图1所示),但是一个主体在学风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如图2所示)。因而我们只有更清楚准确地认识不同主体的不同作用,我们才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学风建设的成就。
  1.学生——主要体现者
  按照学风的定义,学风不仅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包括教师的教风和管理干部的作风,我们把学生定义为主要体现者。
  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主体,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学风建设措施的大量实施者,是学风好坏的主要体现者。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学习毅力和学习态度受到施教者和施政者的影响,能够间接体现教风和工作作风的好坏。
  学生能从整体上体现出学风的好坏,但是,从图2可以看出他们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是低端的,学生主体更多地受到来自施教者的施政者的影响,而学生对施教者和施政者的影响相比之下小多了。所以,学风好坏很大程度上受施教者和施政者的影响。从这里也突显出教师和管理者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图2中看到,在学生内部形成自循环系统,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毅力、学习方法之间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个自循环系统的输出结果是施教者和施政者影响的结果。

  2.教师——施教者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比较高等教育学家P·G·阿特巴赫说过:“教授们既从事教学活动,又搞科研,……他们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和大学的风气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教授们的影响非常大,贯穿在教学和科研之中,波及教室以外。”教师作为学风的主体之一,是主要的信息传送渠道,包括知识、能力、做人的风范等等,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显性和隐性影响。教师通过授课、与学生的交流,以自己的学识水平、教学方法、授课能力、治学态度等直接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处世之道、个人魅力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隐性影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目前出现了职责缩水的现象,现象一是只教书不育人,把育人的责任全部放到学生管理干部身上,自己只管授课;现象二是把教书当作授课,对教学环节的认真把握不够。教书不仅仅只是授课,而应该包含从备课、讲课、作业设计和布置、作业批改、讲评、考核环节的设计、考试内容的设计、试卷批改、成绩分析等等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环节,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台下工夫不够,只注重台上的工夫;现象三是把科学研究当作额外的工作。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创造知识的地方,作为高等学府的教师,只教书是不够的,必须从事教学研究,这是教学工作的需要,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更是教好书的必要。许多的教师之所以把科学研究当作额外的工作,其实是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偏差所致。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从低到高是教材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研究。三个方面是互相促进的过程,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过程。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好教材研究,这是做好教师的第一关,然后随着经验的增加,认识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开展方法研究和更高层次的理论研究。这是符合教师成长规律的,也是具有操作性的。随着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个人魅力也会提高。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学习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学风的好转,同时也起到了育人的作用,实现了育人的目的。
  3.管理者——施政者的作用
  管理者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治学、成才的榜样。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管理者作为校园的一分子,他们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这里我们强调是他们的施政对学风的影响。
  学风体现在学生、教师管理者的行为当中,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基础性行为和倡导性行为,政策的制定者为学风建设营造制度环境,是一种硬环境的创造者。制度对于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的行为具有显性影响,对他们的行为提供约束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证基本行为,明确行为者必须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激励机制激发倡导性行为,明确行为者还可以做什么。基础性行为是倡导性行为的前提,倡导性行为的普及对基础性行为的实现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作用。
  只有科学的、合乎理性的约束机制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只有合乎人性的激励机制才能激发人的潜力。因而,施政者行为的结果即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对教师和学生以及管理者本身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合理的机制能起到促进作用,不合理的机制可能适得其反。同时,施政者的施政理念、执政艺术、执政形象对学风建设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教师、管理者各自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他们作用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学风建设中地位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不能区分也无法区分他们各自作用的大小,他们都在各自的阵地上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是不能割裂的,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学风建设应该是三者之间平衡运行的结果,只有在三者协同运作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学风建设的良性循环。如果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就会导致循环的效果。如果把学生分量看得太重,轻视了其他两者的作用,那就只有学生内部的自循环,得不到来自教师和管理者的正确信息。那么,学风建设就会发生偏差,采取的措施就得不到预想的结果。学风建设不仅仅是学生的事情,也是教师的事情,更是管理者的事情。
  因此,学风建设应从一个主体出发,加强三支队伍即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和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实现三个主体内部的良性循环。然后在三个主体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就是说,我们在分头抓的基础上,要协同运做,不能只管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否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引起对流阻滞,会影响学风建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越.论学风的结构与控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4).
  [2] 石加友.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3] 张伟立.加强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科技信息,2006(3).
  [4] 杨萍,林文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之我见.教育理念与实践,2005(8).
  [5] 程水金.学术创新与学风建设.武汉大学学报,2005(11).
  [6] 杨伟才.大学生学习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5).
  [7] 朱贵云.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林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5).(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