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简论应用文主题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佘 敏




  4.新颖美
  在应用文领域中,主题的新颖,不只是指新思想、新观念,它还包括新发现、新发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清人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明确标举“立意贵新”,从写作理论上讲,主题新颖是文章价值的重要体现。求新颖在应用文领域中不只是为了避陈腐,而主要是为实现其实用价值,解决实际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文章争“出生权”。其主题,或发前人所未发,对于别人没有涉足过的事物或问题写出新意;或阐前人已所发,从老主题、老题材中挖新意,这种别开生面的主题,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强烈的指导性、启发性和服务性,它无疑是美的。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他的意思很明确,有新就有美。作为文章的应用文更是如此。新颖的主题,独抒机杼,绝少拾人牙慧,就会“意新而巧”,给人清新之感。主题新颖,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文章千古事,清新本色当行。应用文有新的精神,才会意新、爱读、有用,也才美。荣获第11届中国新闻一等奖的消息《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一文,在“知识经济”成为国人议论的热点时,针对改革开放初期“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体脑倒挂的现象,作者以敏锐的洞察力,以令人信服的事实,披露了一位默默无闻、但被市场经济承认的知识富翁,它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与资本结合的新思路和范例。这个分配领域中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人耳目,必将给当今社会带来一场观念上的革命。这种反映了客观事物极其本质差别、表现出时代和事物的特征的新颖地立意,能使人得到启发和教益,给今后的工作以指导,那么这种达到了真善结合既新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能说不美吗?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及审美价值。
  
  三、应用文主题美创造应注意的问题
  
  清人姚鼐指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善,即好)。”要实现命意的“善”,立意的美,首先应清楚地认识到,应用文由于其性质、作用不同于一般文章,其主题有特殊之处。其次,“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须要向题意上透出一层,见识到哪里,字句亦随到哪里,方有第一等诗作出来。”古人的这种“文以识为主”的说法,很好地说明立意与作者的识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故而,在创造主题美时就要特别注意应用文主题的以下特点及对撰文者的要求:
  1.构思的遵命性
  应用文是解决公私事务的,且公务的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其主题的产生、确立、提炼的过程十分特殊。大多要受到很多制约,如领导授意、政策法规、具体情况、群众意愿的制约;行文规则和特定文种的制约等。其写作大多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客观需要,是“要我写”的“奉命之作”。这就要求撰文者,要“主题先行”、“意在笔先”,从客观实际出发,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拿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从美学的角度讲,即达到所谓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真与善的统一。
  2.表达的直述不曲
  应用文要提高办事效率,其主题就要采用“直述不曲”的方法来表达,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截了当、简洁明了、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表明态度,提出具体意见。汉代王充说过:“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所谓“露文”就是指文章的主题必须鲜明,应用文的主题豁达显露,清楚明白,便于读者理解,节省读者的阅读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文书的效用。绝不可怀抱琵琶半遮面,隐晦曲折。
  3.炼“意”须先练“识”
  这是对撰文者的要求,作者有什么样的“识”,其文就有什么样的“意”。文章的“意”正是作者“识”的体现。在创造应用文主题美时,撰文者就要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想水平,炼“意”须先练“识”,这是应用文命意“善”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勰.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 杨荫浒.文章写作二十五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
  [5] 韩国海.现代应用写作教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6] 马增芳.解读公文的“直述不曲”.应用写作,2002(4).
  [7] 李慧新. 应用文写作基础.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