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语文教学语言的特殊要求

作者:韩志湘




  何谓“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即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的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1]]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教学生口头的“语”,另一方面教学生书面的“文”。
  但是,语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科目,本身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使用的工具,教师要利用“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跟学生交流感情,向学生传授“语”和“文”的知识,那么,教师自身的语言,尤其是语音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当然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的第一范本就是教师的口头教学语言。这就对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首要载体——语音提出了要求,本文将要讨论的也仅限于有声的语言。
  
  一、语音要标准规范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往,跟人们相互之间进行谈话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其首要问题是使交际双方能够互相听得懂,不产生歧义,不会闹出像小品里演的“于秘书”和“女秘书”那样的笑话。在课堂这个特殊的交际场所,教师的发音学生能否听得懂当然是第一重要的。用方言土语讲课,不管课上得多么好,学生听不懂,不知所云,那也是无用功。首要任务是先使学生准确无误地接收到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才有可能继续进行下去。因此,语音准确清晰,强调语音的规范性,是必需的。
  就汉语自身而言,汉字的特点决定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不同于其他语言。汉字跨越古今,跨越地域,靠其形和义的相对稳固性、统一性来沟通方言间的联系,形和体不与统一的读音相联系,词语的读音古今有别,地域差异更是很大,粗略地分,就有目前的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又分为若干个次方言区,每种方言又有多种声调和语调。仅从普通话的交际功能着眼,教师也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更何况是面对来自不同方音区的学生进行母语教学呢?
  再者,语文教师大部分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在校时都接受过系统的普通话训练,毕业后作为一名教授语文的教师,时刻都在向学生做着示范,他所授课的课堂,无疑也应是学生学习典范语言的场所。课文是有形无声的范本,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有声又有形的范本,不管是口头的“语”还是书面的“文”,都是这样。周恩来总理早就指出:“在我国汉族人民中努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就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2]前几年中央又提出了“推广普通话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由此看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教学时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对个人来说是文化素养的表现;对学生来说,是授课的需要;对工作来说则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他们的推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语调要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教师讲课的声调亲切、柔和,自然会给学生一种安适感,能够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赖,消释师生间的日常隔阂,缩短师生间心灵的距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声调的运用之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是为了漂亮的谈吐,而是为了更加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还主张要用十五至二十种声调来说某一句相同的话语来进行练习。[3]尽管从根本上讲,声调并不是教师的技能和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的成功。有时教师的失败,是由于他的声调太弱,学生听不清他的话,而他也不能用他的声调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有些教师的声调本身就很粗糙,听着就非常刺耳。学生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新知识,如果听到的每句话、每个问题都那么枯燥呆板,那么没有愉悦感,他们会变得不知所措和心智衰竭,更谈何学习效果呢?心理学家们的实验也证实了这点:声音的各种抑扬顿挫,能够刺激人类情绪性的脑波,使之兴奋;反之,单一的声音刺激很容易使人疲劳,坐火车坐汽车时容易打盹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因此,即使到了今天,学生也不愿意自己在家通过各种先进的现代化仪器学习,也不喜欢按一下这个或那个按钮,就能得到新知识,因为那样太无聊!在课堂里,由活的人面对面教授,每句话、每个问题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语调,而是抑扬顿挫的,富于高低升降曲折的变化的。所以,在标准普通基础上的,富有音乐感的、有节奏的教学语言,才是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语言素养。
  
  三、感情传达要准确自然
  
  干干巴巴地给儿童或年轻人上课,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是一种科学演说,教学是一门表演艺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像演员那样,上了讲台就要进入角色,一方面要用自己的话把书本上要讲的东西讲出来,更重要的是,每句话、每个问题都要灌注自己的感情,以达到情真意切,真挚感人,扣人心弦。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文质兼美,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适时调适自己的情感,采用不同的语气,真正把作者所寄托的情思化为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讲授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就需要教师在朗读、讲解时把诗人与友人相逢时的那份悲喜交集的情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以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讲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尽管表面看写的是离愁别绪,但这淡淡的伤感中隐含着作者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和对母校的深情眷恋,高年级的学生一般都已经对“离愁别绪”有过深刻的体验了,教师的情真意切才是打动他们的法宝。讲授柯岩的《周总理——您在哪里》时,用较为高亢和低沉的语调相结合表达对总理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将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
  
  四、语速要适中,音量要适度
  
  讲课是一件慢工细活,教师应运用中音、中速讲课,舒缓地讲述,叙事说理犹如涓涓清泉在碎石上轻轻地流淌,学生会因欣赏而注意倾听,生怕错过了教师的每一句话。实际上说话声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是以听者的听觉程度来衡量的,而不是说话人的自我感受。有的教师讲话过快,如连珠炮;有的教师讲话拖沓,让人着急;有的教师自恃嗓门大,以为声音大速度快就是有激情;有的语音弱化、虚化,甚至最后一个字的字音消失;有的发音器官运用不到位造成语音含混;有的语音发飘,话语朦胧;有的语气无间歇,话流似洪水,造成学生听力疲劳,这都是很不科学的。
  教师上课一段时间后,应先对自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强弱以及声音的长短有个大致的了解,一般来说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人,其音质是先天的,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才是最适宜的程度。课堂教学语言的理想标准当然是使坐在教室里每个位置上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毫不吃力地听清楚教师的每句话,并且自己感觉舒适不费力。一般音量大了语速也会很快,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对本教室而言,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神安宁而被学生认为是噪音,引起学生的烦躁;对临近班级学生而言,也是一种严重的干扰,影响到他们的听课效果。尤其是现在多媒体教学已很普遍,根本无需再大嗓门了。但是,如果音量过小,语速过慢,也会使学生听起来很吃力,很劳心费神,以至于最终放弃听讲。这都不是教师所希望的。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状况以及课堂氛围来加以调控。比如说,复习旧课,讲授学生熟悉的内容时,音量可相对低一些,但语速不妨快一些,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讲解新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出问题时,适当提高音量,语速不妨慢一些,让学生充分领会教学内容,从容接受。同时针对不同题材体裁的课文,适时变换音量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比如说,同样教授优美的抒情散文,配合感情的舒缓,音量应轻一些;配合感情强烈的抒发,音量应重一些,高一些,语速快一些。跟学生交流思想,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关系融洽时,音量可柔和一些等。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授课场所的具体情况,比如教室空间的大小、听课人数的多少、学生座位与讲台最近和最远的距离、门窗是否关闭、教室内外其他噪音的干扰、其他临时变故等有关因素,以及个人的声音特点,来确定当堂课授课语言的合理音量和语速。总之,音量的控制应做到高而不噪,低而不咽(吞字现象),疏密相间,张弛适宜,恰到好处,给人以愉悦感。
  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力求语音准确,语调多变和谐,富于节奏感,感情真切,音量适度,语速适中,富于启发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追求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政协全国委员会报告,1958.
  [3] 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教师口语训练手册(试用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