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试论新课程体系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作者:覃南图
第一,在新课程设计的改革目标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该目标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抓住了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课程设计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新的教育课程体系,改变了旧课程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注意通过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三,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大胆进行整合,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反映了科学的发展趋势,并不断融进人类最先进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课程设置和新教材把各学科及各活动课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整合,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形成较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现了现代课程思想。此举不仅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有效地解决了相近学科分隔设置而带来的重复交叉现象。
第四,打破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留出较大的余地,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育的理想追求之一是求异戒同,大力推进教育的区域化、特色化、个性化。“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是国家旨在推进教育区域化、特色化和个性化的一个重大举措。
第五,打破过分强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和评价内容,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次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实现教育本质的返璞归真。突出德育地位,重视人格教育;突出综合素质,重视全面发展;突出个性特长,重视潜能开发;突出主体精神,重视主体教育;突出公民意识,重视规范教育。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不应只局限于结果评价,还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特色评价。
二、新课程体系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原则
第一,把握育人的根本宗旨——目的性原则。从根本目的上来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都是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育人。明确育人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把育人纳入到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全面推进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综合提高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水平。通过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强化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教化、熏陶、示范、规范、激励等育人的功能,打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形成校园出人才、出成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要把培养创新人才的成效作为检验和评价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尺度和标准,进一步促使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形成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和重心的创新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发挥师生的积极作用——主体性原则。校园师生是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建设与创新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他们既是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主体,又是体现创新成果的客体。在一定意义上讲,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目的就是把师生的创新潜力转化为关系创新的成果,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意义就是激发和调动师生参与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建设与创新的实践中来,释放潜能,发挥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把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推向新的发展水平。要激励和发挥师生员工的积极作用,就要重视他们在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中的主体与主导作用,尊重他们的个性及其差异性,鼓励他们敢于冒尖,张扬个性,让他们在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舞台上,尽情地展示才能。只有把师生员工主体性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才能真正体现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才能最终实现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形成激情进发、生机盎然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创造出丰硕辉煌的文化成果来。
第三,注重求实的创建方法——求实性原则。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及科学方法,明实情,立实地,靠实干,求实效。明实情就是正确认识本校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刻了解本校的现实条件和所处地位以及学校师生的特点与学校的地理位置,这是创新的基础。立实地,就是立足实际,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求新、求异、求进、求高,不可不顾实际,随意行事。靠实干,就是以科学的精神,踏实苦干的劲头投入到建立新课程体系下的师生关系的实践当中,切忌坐而论道,不着实际。创新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创新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阻力、困难甚至挫折,所以必须具有实干的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讲实效,就是讲求实际的效果,这是创新的落脚点。创新不是摆花架子,哗众取宠,不是沽名钓誉,急功近利,它最终要落实到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上来。这是检验、衡量、评价创新的最终标准。
三、新课程体系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第一,教师与学生相平等。在中国古代,从战国时期开始,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师”的序列,使得封建社会的学生,对教师只能恭敬从命,没有独立思考和发展个性的自主性。在中世纪的西欧,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稍有违反,就会遭到打骂。这种压制学生身心正常发展的封建师生关系,如今是不存在了,但其思想影响并未根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确认教师和学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教师作为教育者,有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职责,而且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时,教师也要爱护学生,为学生服务,向学生学习;在教学和交往过程中,遇事常与学生商量,听取学生的正确意见。学生要敬重教师,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育,并可以对教师提出意见和要求,师生共同探求知识,服从真理。
第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教学区别于其他认识与学习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掌握教育方向,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把握教学进程,准确、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各种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苟子则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学生可以后来居上,从而超过教师。这些发挥师生两个积极性和相互为帅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里应强调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有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教学当中,学生应该活动起来,眼、耳、口、手、脑各器官都开动起来。学生要在阅读中学阅读,在写作中学写作,在说话中学说话,在绘画中学绘画,在实际操作中学思考,在社会实践中学真知,在平等对话中学创造,等等。教师要创造条件,给予他们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从而真正打破“一言堂”的局面。不改变教学观念,不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很难改变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让学生生吞活剥、呆读死记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也绝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处于领导地位,他掌握教育方向,以各种教学艺术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使他们理解学习过程,最终学会独立地学习。
第三,教风与学风互动。教师的良好师德和教学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实现良好教风与学风的互动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加强教育性交往。师生在教学与生活的独特性接触中,学生把教师视为一种精神人格加以肯定和接纳,而不是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声筒,教师也不要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而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有许多独特个性的个体来肯定。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理解为一个学生的帮助者。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表现出良好的教风,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应重视教师的自我了解与了解学生,这是建立良好教风和学风、搞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公认,了解学生,给学生作心理鉴定是因材施教的心理依据。同时也只有能深刻了解自己的教师,才能深刻地了解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这句话是很深刻的。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教育界也受到了金钱关系、雇佣关系、知识商品化的影响,个别教育工作者在金钱面前失掉了尊严。教师如果只为金钱而教,就会淡化甚至忘掉育人的责任,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风。教师没有良好教风,很难想象学生会有好的学风。我们应避免这种恶性循环而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实现教风与学风相互动,以教师优良的教风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这应是目前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