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数学教学中过程与结果关系辨析

作者:吴 凤




  李庚南同志说:“过程比结果更为精彩。”笔者的理解,这个过程应当指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关心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和独立思考,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创新意识。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人们在学习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的物化形式就是数学思想和方法。与数学知识相比,数学思想与方法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包容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对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挖掘与提炼,明示或渗透。只有让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上掌握数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形成数学能力,实现教育的目标。
  案例1教学等比数列,不会教的人教结果,会教的人教方法。
  类比的思想。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由等差数列类比得到。在类比过程中,始终将“比”换成“差”即可。但是,“比”与“差”毕竟不同,所以在类比过程中,又要突出等比数列的“个性”,显示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方程的思想。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以及有关等比数列的计算与证明,无一不是通过列等式(有时是不等式)推得,因此学习和应用等比数列时,活用方程(不等式)的思想,对于数学素质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事实上,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例题,都体现着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数学中的每一个概念都是抽象与概括的结果,但其过程却都有不同;数学中的性质、法则、公式都需要经过证明,但是其过程中有许多猜想与反驳、化归与演绎;数学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即使是中小学数学,其建模与验模的方法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养成与发展的,所以,过程比结果更加精彩。
  
  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我国的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数学与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未能给予重视,因此,高中数学在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需要大大加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中学数学建模的实践表明,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笔者以为,数学模型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为一切数学结论都是人们在科学探索、日常生活等社会实践过程中,与某类或某个客观事物相类比,并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学结构,所以从广义来说,数学概念、数学性质、数学公式、数学法则、基本的数学方法等都是数学模型。但是,我们所说的数学模型大多是指狭义的,是指与现实模型相关的数学关系结构,即指应用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的过程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对于“若四面体各顶点的三个面角之和均为180°,则三组对棱分别相等”,我们就可以用制作模型的方法帮助理解和解答。用一张纸,剪出一个三角形来;找出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沿着这三条中位线可以把原三角形向一边折成一个四面体。这个四面体就成了题给四面体的一个实物原型。
  事实上,“四面体各顶点的三个面角之和均为180。已经暗示这样的四面体有特殊的性质。它导引我们沿着图中四面体的棱AB、AC、AD剪开并将之一齐展成平面图形。因为四面体各顶点的三个面角之和均为180。,所以M、D、N,N、D、P,P、C、M分别在一条直线上,从而构成三角形MNP。又展开后,AB、AC、AD长度不变,所以有NB=MC=AC,MD=ND=AD,这就是说,B、C、D分别是NP、PM、MN的中点,从而BD=1/2PM=AC,BC=1/2NM=AD,CD=1/2PN=AB,即三组对棱分别相等。
  案例2这是发生在上海某宾馆的一个实例。住在五楼的客人说电路有故障,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电路控制室在一楼,只有一只电表可以测量电阻。这时一位中专生说,这好办。他将三条电线L1、L2、L3两连接,并测量出L1与L2、L2与L3、L3与L1各自形成的闭合电路的电阻分别为a,b,c。设三条电线的电阻分别是x,y,z,则
  
  这个问题难在对实际情况的分析,进而构造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几乎所有的中学生者会解这个方程组,但是建立模型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素质。所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多么的重要,数学建模与问题解决的过程比解已经得到的方程组更加精彩。
  
  三、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是学生应当了解的。1.在教授数学知识时介绍有关的文化背景,比如集合论与公理化方法的联系,比如平面解析几何与笛卡尔的变数思想,比如在教学复数时介绍欧拉、韦塞尔、阿尔冈、高斯与哈密尔顿,等等;2.在适当的时候介绍一些数学史,比如从算术到代数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数学的发展史,比如从欧几里得几何到非欧几何的发展史,比如从十进制到二进制、进而产生计算机的历史,等等;3.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比如数学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处的实例,比如数学在广告、商标、艺术等方面的应用实例,比如对称、黄金分割等美学因素的运用;4.在使用逻辑方法时,不忘强调合情推理,比如直觉,比如灵感,比如顿悟等合情推理的作用。
  案例3可以设计三个层次来介绍圆周率π。
  1.刘徽与祖冲之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π
  2.用无穷级数或无穷连乘积来表示π
  3.用电子计算机计算π
  1961年,尚克斯和伦奇算到小数点后100,265位;
  1967年,吉尤等在法国算到小数点后500,000位,
  1999年的纪录是小数点后20615843位。
  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提出以“祖率”来命名圆周率。与计算机的足够精确可比,祖冲之的 是不值一提的,为什么三上义夫还那么看重祖冲之?一个原因是,祖冲之用的“逐步逼近法”是最佳逼近方法;另一个原因是历史地看,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方面本来就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中美数学史上有那么多的人和事,有那么多的著作和文章,其中反映出历代数学家的丰功伟绩,其发现固然值得赞赏,其发现的过程更加使人激动,所以过程比结果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