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作者:杨金玲




  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愈来愈热衷于追求知识,狂热地进行教育投资,“知识至上”的声音压倒一切。可是我们却深切地感受到在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当代人的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回到教育的本体世界——生命世界中去寻找失落的知识价值。
  
  一、知识教育必须回归生命
  
  1.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代表了人们不同的知识观,而知识是复杂的,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在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对事物属性和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杜威认为知识即指操作或行动,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
  虽然对知识没有形成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知识与认知者紧密相关;知识具有过程与结果两个要素,知识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不具有价值中立性,它与人是有关涉的。
  
  2.对知识教育工具化的反思
  从知识发生学看,知识最初是一个整体,后来出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化。科学知识凭借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独特优势迅速占据了知识教育的顶端,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斯宾塞曾经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因为它最能为人类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至此,知识的工具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空前重视,人们甚至对知识的工具价值达到了崇拜的地步,“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变成了“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可以给人带来财富的工具价值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我们认为,知识的工具价值指的是在健全生命的框架内,知识可以服务于生命的有用性,可使人学会“创富”的本领。例如,观察得出的自然规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劳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可以给人类提供谋生的手段和改造环境的本领等等。可见,知识的工具价值既不应该被过分抬高,也不应该被鄙夷不屑。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的有灵性的实体,人既不可能只活在柏拉图的精神世界里,也不应该像动物一样。
  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不等于把知识工具化,在这里应避免的一个错误观点是认为知识的价值就是其工具价值,知识教育的核心就是教给学生工具化的知识。这种观点的危害是教育成了唯利是图的教育,知识成了牟取利益的手段,人成为知识的奴仆,知识教育完全游离于生命之外,成了物化的、非人的教育。知识教育既应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又应摆脱工具化教育的纠缠,使知识教育充满生命的热情与灵性。因此,生命呼唤教育回归,知识渴望与生命相逢。
  
  二、知识的生命价值观内涵
  
  1.生命对于教育和知识的本体论意义
  生命对于教育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只有人类社会才有真正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双重存在,决定了人既具有内在规定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生活在有限之中,但又有追求无限的本性,即人要超越自己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方面给人造成了痛苦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回归生命,是对人的认可,对生命的尊崇。生命教育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真实的“人”的教育。
  生命对于知识,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于是,现代教育就在这种知识观下,培育出了残疾的生命:书呆子现象、硫酸泼熊事件、自杀和杀人事件等等屡见不鲜。这些残疾的生命无声地昭示了现代教育的失败。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现代人的知识价值观是不健康的,现代人对知识的追求表面上是崇尚知识,实际上是向往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而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应然”追求,早已抛之脑后。可是,功成名就却遮不住内心的空虚,名利双收仍抵不过生命的落寞,于是,出现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是必然结果。
  
  2.知识的智慧价值
  从字义学上分析,可以得出“智”中有“知”又有“日”,“日”代表光明与劳作。有“知”无“智”易“得病”,即为“痴”。可见,有知识是有智慧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智慧的达成要以知识为基础,以活动为中介。因此,我们认为,智慧是高于知识的一种境界,是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取向并在此观照下正确洞见事物发展趋势,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知无智的生命是呆板的,充满智慧的生命是富有灵性的。无论从个人向度还是从社会向度来看,教育都是要培养充满智慧的生命,因此,知识必须走向智慧。
  知识怎样才能走向智慧?怀特海说:“通向智慧的唯一道路是面对知识的自由。”杜威认为,知识不是被告知的,学习知识即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追求。皮亚杰提出,教育应大力发展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应致力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可见,要促进由“知”向“智”的转化,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由活动空间,这里的活动既指思想层面又指实践层面,教育要在约束与自由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只有在自由活动中知识才可能催发智慧。
  在知识教育中,我们应该反对阻碍智慧产生的两种知识观,即终点论知识观与过程论知识观。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实际上就是终点论知识观,即把学到客观知识作为学习的终点,认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这种知识观的实质是把人看作容器,扼杀了人的灵性,智慧根本无从产生。过程论知识观则认为过程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知识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求知的过程上,结果怎样并不重要,这种知识观似乎更有助于智慧产生,但在缺乏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智慧很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等于从根本上阻断了智慧的产生。前面已提到,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犹如平衡木的两端,把知识教育放在任何一端都会出现失衡现象。所以,知识教育要对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进行审慎的反思与批判,要在平衡木上寻找平衡点: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个人的主观世界。我们认为,只有在学生建构个人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知识才具有了生命的意蕴,智慧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3.知识的精神价值
  精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兼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向度,感性和理性两个区间,它既可以指个体独特的内心世界,又可以指社会团体共同的信念和意志力。正如罗素所说,精神——常识可以这样讲——是由做出各种不同事情的人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
  所以,许多哲学家把精神看作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精神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具有明显的知识韵味和情感、意志特征。知识是精神产生的原基,同时又涵育着精神的不断发展,知识的精神价值指的是知识可以引导人求真、向善、审美。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古代诗人屈原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渴求;柏拉图认为“知识即美德”,求知就是追求良知和德行;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理解和对道德的把握。早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在生产劳动中观察自然,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地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也形成了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的人际关系。他们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的思考虽然是形而上学的,但却是属于本体论的知识,并催生了人去不懈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同时,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进步,精神对知识的发展愈来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布鲁诺宁可被架上火刑柱也要捍卫“日心说”,达尔文不顾宗教势力的压制公布了《物种起源》,马克思遭受流亡之苦也坚持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在追求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形成了求真、向善、审美的正义性和情感性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也因而具有了动人的光彩。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求知的过程即求真、向善、审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如入夜细雨,滋养生命,悄然无声。
  因此,教育就应该注重挖掘知识的精神潜质,通过启迪、熏陶、主体间交往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丰盈起来,唤醒人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0~112.
  [2] 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3~92.(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