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研究型学习方式的内涵及其价值
作者:王德勋
研究性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在广义上,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之中;在狭义上,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和社会活动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为了便于研究和区分,这里笔者把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称为研究型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性学习是一般性的学习方式,具有统摄性和包容性,它可以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是各科教学均可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研究型学习,是针对研究型课程而制定的学习方式,研究型课程赋予其存在的价值就其实质而言,与研究性学习并无本质区别,均强调探究、发现。然而,正是研究型课程的特殊性规定了研究型学习的特殊性。研究型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决定了研究型学习的运作必须打破学科的界限,它不依托于具体的学科门类,也不是分科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的研究型学习应该是知识和能力的自然融通。这种融通和综合只有研究型课程才能提供。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1]而研究型学习模式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科学的学习模式。因此,从本质上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研究型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特点。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早在19世纪就把知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四个步骤,即讲授、启发、练习到形成方法的过程。后来我们通过苏联的凯洛夫把它引入中国,而且形成了当时一个全国性的学习运动。凯洛夫比赫尔巴特机械,而我们所理解的凯洛夫教育思想更加机械。凯洛夫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即:(1)准备上课;(2)复习旧知;(3)讲授新知识;(4)复习新的知识;(5)进行练习。这就是“五步教学法”,整个思想理念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研究型学习完全是另一种理念和思路,认为知识本身不是最重要的,知识是用来研究问题的,研究问题的第一步是找到问题,也就是要有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指的是个体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找影响事物演化规律的兴趣,以及发现症结性问题的敏锐性。事物的存在和演化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它与周围或相关事物不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获得共存的条件并演化的,其存在质量和演化的方向甚至演化的整个进程都离不开周围事物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问题意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可能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不可能谈创造。培养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研究型学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要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产生之后必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需要借助于知识,形成一个假设,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推断它。这个推断的过程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查阅资料、学生讨论、社会调查等。根据问题的性质来确定方法,最后得出结论,而这个结论不是标准答案,不具有唯一性。这就是说,研究型学习不是从知识开始,而是从问题开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还需要验证讨论,然后又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循环:从问题开始,到以一个新的问题结束。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宗旨和目标。因此,从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的转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研究型学习方式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型学习方式是学生以一种探索世界的心态,在深入了解学习的内容后,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选题——成立课题小组——可行性分析——聘请导师——制定研究方案——形成报告——课题实施——结题和答辩。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具有科学钻研精神和不因循守旧的创新意识,能够及时发现捕捉学习过程中的新的信息,并及时将其转化为研究论证的成果。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在具体的探索活动中实现的,而探究活动又总是以完成研究性课题为主要活动形式的。那种不以特定的研究性课题为对象、随心所欲的活动,对帮助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毫无裨益的。当然,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参与课题研究中创新,还不可能达到科学发现的水平,学生这种自主参与的知识探索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勇于质疑、不懈探索,从而发展其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2.开发学生个性品质。一个研究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研究者的意志品质是指研究者自觉地确定研究目的,克服困难,调节和支配自己的研究行为,坚定不移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们在研究活动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是知难而进,还是遇难便退;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还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在很大程度上是系于个体的意志品质的。研究型学习的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生活,生成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为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发现课题;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关注民生国是,考察乡情民俗,从中挖掘课题;要促使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和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寻找课题。研究课题一旦确定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对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进行思考、设计、预测、评估,也可以引导学生就研究过程的某一细节进行深入的积累、挖掘、提炼,打破思维的固定模式,开拓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品质。
3.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要求学生从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转变。自主学习在学生的学习、探究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地位,因而自主学习成了当前课程改革中所推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研究型学习中,学生参与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人,成为研究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发现者,成为自己主动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参与研究过程中实现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并尝试去解决问题,学会怎样学习,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学校教育应该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是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学习。从选题立项、设置任务,到制定课题方案、实施研究,以至到调查论证、得出科学结论,研究型学习都要求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和实践,独立、主动地探究和发现。在这一实践中,学生可以深切地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观察社会与生活的发展变化,从中享受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4.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具备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科学研究活动涉及自然和社会多个领域,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果在研究活动中,人们采取“单兵作战”的方式,缺乏互助合作精神,很难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研究型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交往的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培养和发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和成果。在研究型学习课程实施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关爱学生、发展学生为前提,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的协作纽带,学会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真正建立起一种团结尊重、诚信友爱、融洽和谐的伙伴合作关系。
5.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一种实践和精神活动方式及其成果,构成了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并不仅仅是各种静态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系统,它还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是一种在从事这种探索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气质和状态。这表明,科学精神乃是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高尚品质,它反映了崇高的精神追求。科学研究的真谛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研究型学习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不断揭示客观规律之“真”,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善”和“美”。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注重学习书本知识,接受外界信息,而且要重视将理论性、规律性的材料和信息,经过自身有目的、有选择、有归纳的处理,形成一种科学的结论、工作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甚至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科研成果。研究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学生除了增长知识和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型实践活动中坚持真理、质疑问难、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从而培养和形成了不唯书、不唯上,唯有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安桂清.研究型课程探微.课程·教材·教法,2000(3).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