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途径

作者:徐尊英




  教师职业压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持续、过重的职业压力得不到缓解往往导致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的衰竭状态。总结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教师职业压力,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对不同学段教师的调查发现:认为自己压力较大或很大的在50%以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则在65%以上(于红晖,1996;徐长江,1998;陈明丽,2000;朱丛书,2001;徐富明,2002;王爱民,2003;薛文平,2004;王沛,2005);相当一部分教师身上出现了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发生率约在30%左右(余凤珍,2003;王通理,2004;黄桂芳,2005);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还有日益增强的趋势。教师过重的职业压力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个人、学生、学校乃至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严重危害,是当前教育不和谐的突出体现。因此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和谐发展的新形势的要求,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和谐的“人本化”环境是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根本途径
  
  1.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或改变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可变压力源——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因素是多元的,从根源上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原因,主要是职业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一类是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个人的因素。其中客观原因是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产生的外在诱因,是压力源(Stressor),主观原因则是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产生的内在原因。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是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与外在的客观原因即压力源交互作用产生的,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消除或改善压力源和主观原因(主要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调控)有机结合起来。而根据唯物辩证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无疑消除或改善压力源是根本途径、治本之策,教师个人的自我调控是直接途径。因为教师个人无法超越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自我调控也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上起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分析压力源则发现:不同压力源的可变性不同。教师的职业因素是教师职业固有的内在特质,是我们主观上难以改变的,由此也决定了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只能缓解。而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主要压力源,经过我们的主观努力,是可以改善或改变的,它们都是可变的压力源。因此,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改善或改变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可变压力源——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教师个人的自我调控只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直接途径。
  2.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改善或改变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可变压力源的关键是为教师构建一个和谐的“人本化”环境
  首先,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人本化”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在反思百余年来工业化进程的基础上,开始了向人本的回归,步入了“人本化”时代;而且21世纪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成为首要的生产要素,而人又是知识再生产的载体,因此知识经济是人本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本化”的时代。
  其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展的根本指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
  再次,诱发和导致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可变压力源——学校和社会因素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人本化”的缺乏。主要表现为:社会对教师应有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不够;学校缺乏“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制度和机制,导致对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扼杀与压抑。因此在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
  压力和倦怠的根本途径是:为广大教师构建一个和谐的“人本化”环境。
  
  二、构建和谐的“人本化”环境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对策
  
  构建和谐的“人本化”环境,需要社会、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协同作战、共同努力。
  1.社会、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构建和谐的“人本化”社会环境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前提
  (1)提升教师的社会形象
  首先,通过各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切实改善教师的经济地位和工作待遇,推进尊师重教社会风气的全面形成。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产生的重要社会根源之一,就是教师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不尽人意,导致教师在行业比较中产生心理不平衡。其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就把教师职业定位为“专门职业”(Prefession),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行的教师专业化,目前仍处于低中级阶段,与之匹配的制度化建设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教师职业的地位和形象,加剧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2)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研究表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越多,表现出的职业倦怠越少,由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具有缓冲作用。”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建立对教师的合理期待,对教师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宽容、支持与配合;重视并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因为高质量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间接途径。
  2.学校构建和谐的“人本化”学校环境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关键
  在诱发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可变压力源中,学校因素是相关度最高、最直接的因素,这已被许多研究成果所揭示:“目前对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一致看法是: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力远低于组织因素,从深层次挖掘,职业倦怠的根源应归咎于职业群体的组织和直接管理者的行动。因此职业倦怠干预的重心应从个体转向组织。”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组织(学校)干预的关键是为教师构建一个和谐的“人本化”学校环境。为此学校要做到:
  (1)牢牢确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理念,把“以师为本”“以学生为本”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归结点
  现代管理学中的“人本管理”是指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以个人的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为引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它要求管理活动以人为中心,主张人既是管理的手段也是管理的目的。在当今知识经济的“人本化”时代,无论是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还是教师的工作、心理特点出发,学校管理的核心思想都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学校来讲,就是“以师为本、以学生为本”,这是现代学校一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归结点。
  (2)构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统一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借鉴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科学管理模式,对于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起了有利的保障作用,但由于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运用行政与法律手段,以管理者的权威实现的,因而往往“刚性有余”,“人性不足”,忽视政策的人文性,淡化了学校主体——教师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独立个体具有的精神价值和潜在价值,因而极易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丧失乃至职业倦怠。因此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本化管理的要求,现行学校管理必须走出单一科学管理的误区,融入人文管理的理念,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即把人的愿望、情感需要与理性的规章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基本趋向,也是现代学校管理模式改革的唯一积极的选择。
  (3)构建“以师为本”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
  教师绩效评价机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是激发学校活力和后劲的关键。与现行学校单一、片面的制度管理模式相适应,学校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单一、片面的功利性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即以学生成绩、升学率(高校主要是论文、论著)论教师;评价方法过分追求量化、标准化;评价标准单一以及激励作用丧失等,集中表现为“人”的缺失。因此,构建和谐的“人本化”学校环境,必须在革除现行教师绩效评价机制弊端的基础上,构建“以师为本”的教师绩效评价机制,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和教育教学环境,调动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其有效的克服压力,降低倦怠。
  
  参考文献
  [1] 杨秀玉.美国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5(6).47-51.
  [2] 邵来成、高峰勤.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52-155.
  [3] 刘鲁蓉.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59-61.(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