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基于互动式网络教学的课程建设新思路

作者:孙清伟 邵国金




  一、交互式网络教学介绍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教授Badrul H.Khan在1997年将基于Web的教学定义为:基于Web的教学是利用包含WWW各种特性和资源的超媒体教学程序来创造一种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习得到促进和支持。柳栋认为网络教学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网络技术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教学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网络教学主要有超时空性、来源多元化、双向互动、实时交互、信息表达方式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化、教学个性化、远程管理自动化等优点,同时又存在学习过程中交互性不足、学生归属感不强、教学评价不统一等问题。
  本文认为教材内容枯燥、交互不足为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最大缺点。现有的网络教学技术和应用的结合不太紧密,多数网络教学以教学资源的展示为主,学生只是阅读放在网上的资料,互动性比较差。在网络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时空上的分离导致师生心理上的距离感,教师由于教学过程中难以估测学生的反应而引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不足和低效,使得网络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影响,而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加入互动技术来解决。采用交互式网络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协同合作,而且能促使学生投入到所学习的材料中,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从而吸收更多的信息量。互动式网络教学具有互动性、和谐与平等性、动态发展性、生动性和现实性、传播综合性等特点,在真实的互动教学课堂中融入“虚拟课堂”的元素,使教学具有灵活性、互动性、先进性和开放性,以现有的人力、物力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力争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目前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不足
  
  目前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零起点概念的变化,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教育越来越低龄化,从以往的对计算机的“零认识”到现在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操作的了解和掌握。其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课程体系的影响越来越大,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为适应社会发展、用人需要,计算机教育必须与之紧密联系,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应以此为基础。另外,随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教材建设的快速发展,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分类分层次教育成为可能,明确了教育定位(针对受众群体)。但目前不同层次上的计算机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计算机教育已经都朝网络教育方向发展,但学校应该考虑不同的教育层面,切忌存在将学科教育的部分课程浓缩过来,当作应用性教育的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目前有几个环节的缺位。
  缺位之一:训练环节的缺位
  训练环节的缺位将严重影响实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从“书本—机房—书本”的实践体系,缺少实际的项目训练。这种缺位的直接来源是课程体系和培养理念的误区。将课程内容的学习简单地与能力培养划等号,似乎觉得只要设置了课程,就等于培养了能力,而忽视了能力来源于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缺位之二:课程体系的缺位
  目前的课程体系,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体系、轻应用的缺位,追求大而全的理论体系,对实践体系的设计却是缺位的。这种缺位某种程度上是缺少对不同层次教育的能力定位的研究,从而导致课程体系重实践的地位较弱。
  缺位之三:教育创新的缺位
  教材建设中存在着教育创新的缺位。现在进行的所谓立体化教材建设,一本主教材,会配上教师用书、学生用书、教学视频、习题解答,这些基本上都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而不是针对能力培养的。那么,能力培养的创新在哪里?
  缺位之四:评价体系的缺位
  评价体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过程。我们的评价体系,现在更多地停留在在校生的教学评估、教材建设(含配套资源的建设)上,无一例外地缺少工作能力的评估。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更多地跟踪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动手的实践能力。
  
  三、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教师、学生、资源是互动式网络教学系统的三大环节,缺一不可。(1)开展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现代教育观念、信息素养、网络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当前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均毕业于正规师范院校,在计算机教学能力等方面基本能够胜任上述要求。(2)网络教学对学生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网络交互能力、基于网络的动手操作能力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各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开展,绝大部分学生均具备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但在行为自控能力、基于网络的研究能力等方面需要经过教师和学校的引导培训。(3)开展网络教学,需要相关的资源,主要包括平台、资源与服务。平台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是资源与教学活动的载体,包括网络教学支撑软件系统与服务器等硬件系统,以及支持网上教学的各种工具。在各学校普遍重视校园网建设的今天,平台要求已经基本满足;资源包括素材、讲义、课件以及网络上能够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是网络教学的重要特色,是网络教学的基础。资源要求也已经满足。服务是保障网络教学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与帮助,也包括技术人员对教学提供的技术服务。基于此,开发互动式网络教学系统在当前基本是可行的。
  
  四、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改革教学思路,吸收国外经验
  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课程教学应从实践教学的理念出发,参考部分成功的教学实践,提出以案例驱动为主线的“基础—实践—综合训练”这个循序渐进的学习体系,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强调核心思想方法的训练,并以案例贯穿,在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强实践培训,建立互动氛围
  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研讨,构建实践培训,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建立互动氛围,可以相互借鉴,开阔思路,共同提高。
  
  3.开设网络基本知识课程,突出自主学习
  开设网络课堂,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网络教学的尝试,使得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索课堂教学之外进一步探索了网络教学的新模式,这既是对教学规律、认知规律的新探讨,也是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试验。
  
  4.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考试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实践水平,考试实行网络自适应考试+综合项目训练+因材施教,自适应考试体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应用的掌握;综合项目训练,只求结果,不限方法,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和创新激情,同时通过竞赛和课堂答辩,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并培养创新能力。
  
  5.注重经验总结,重视前车之鉴
  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重点,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历届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编成反面例题,在课堂上讲解并介绍经验,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6.强化项目训练,培养创新素质
  鼓励创新体现在综合项目训练环节(每学期两次),对训练内容,只提出基本要求,不限定解决方法。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发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很多同学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在解决方案的实现上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7.案例驱动教学,注重编程构架
  以案例驱动介绍程序设计的思想与方法,改变传统的语法驱动,以专题和大案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8.实施以人为本,坚持因材施教
  由于课程是面向全校的,教学模式就应该以人为本,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在实践环节中提供了不同内容选择,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网络课堂、竞赛活动,正是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
  
  9.教学资源建设
  (1)实践案例库。
  (2)视频流课件的建设,强化资源建设。
  (3)交互式重点难点演示。
  (4)交互式在线自测练习。
  (5)在线帮助部分新生尽快掌握相关内容学习帮助系统。
  (6)题库系统建设。
  
  教材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
  •定位:分析阅读对象与内容定位
  •定风格:不要写成手册
  •定取舍:注意定位,不要大而全
  •定体系: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易读性
  •定精品:要出精品教材,配合精品课程建设
  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重大抉择,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学校教学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大胆涉足网络教学;但与此同时,不应完全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学校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人文和情感氛围,注重教学的优化设计,寻求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优质高效地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适合21世纪需要的新型人才。(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