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作者:王 飞




  本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图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做些理论的阐释,以期望破解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一、书山有路以何为径
  
  语文之所以难教,原因之一在于同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质的规定性相对模糊。众所周知,语文课主要依靠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而问题恰恰在于每篇课文该学什么、各篇课文该如何联系深入地学、该本书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等缺乏质的规定性和相对稳定性。再加上课文本身变动不居,版本不同位置不同,既造成了教师所教无所适从,也造成了学生所学盲目跟从。说直接些,语文究竟该学什么,究竟该掌握什么,至今缺乏可操作性的结论。语文课改首先面临的是教材关,这涉及到用什么来教的问题。实际操作的办法是选篇目和换篇目,然而为什么选和换,缺乏科学的探讨和学理的研究。各年级学生究竟该学什么和各学期的教学内容究竟该取舍精选什么,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
  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教材这个例子过于灵活,甚至可有可无可增可减,教师处理教材难免过于灵活,教学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就可想而知了。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教育家吕叔湘就大声疾呼:“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中小学教学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普遍认识不足。”[1]
  同课程篇目相比,每篇教材该学什么也缺乏必要的提示。面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语文教师要么千口一腔依照教参,要么随心所欲各显神通,不是缺乏鲜明的风格个性,就是缺乏科学合理性。这样一来,语文课堂或者是跟着教师的感觉走,或者是跟着学生的感觉走,就是没有依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来走。同教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有的立足于“背影”这一反复出现的细节动作,有的立足于心理刻画所揭示的“父子深情”,有的立足于语言的质朴平淡……至于这样教对学生有什么切实的好处?普遍缺乏理性认识。怎么教着顺手就怎么教,是大多数教师的通常路数,而吃亏的恰恰是学生。
  这样施教的后果常常是:课文越学越多,越学越烦乱,越学越不知道该学什么和该如何学。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制订出一套或多套相对稳定的教材,教材内部有切合实际的先后程序和连接规律,确保教师教有参照和学生
  学而有序,从而减少教与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学海无涯谁来游
  
  语文课本身就是教和学的统一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着什么关系呢?叶圣陶主张“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2],而语文教学“要为学生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2];章熊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培养方向是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的准确性”[3];钱梦龙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4],“语文课应当是教师善导、学生善学、课堂善练”[4];于漪坚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真正本领”[5],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综而观之,上个世纪的语文教学无一例外地重视教的质量和教的艺术,而且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的语文教师试图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风格,产生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语文教育专家,例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张富、洪镇涛等等。
  然而这并没有根本解决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学生厌学语文和学习效果较差的局面并未根本扭转,这大大降低了社会对语文课的期望值,从而产生了不满和失望。例如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一书直言:“语文,我为你流泪”、“中学语文坑死人”、“为语文号脉”、“救救语文”……[6]上个世纪末语文大批判和大反思直接引发了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绝不仅仅是换教材,而是包容着更换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体系等等内容。革新的立足点是“一切为了学生”,让语文成为学生的真正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主人。那种神采飞扬高谈阔论的教学风格风光不再,那种满堂演练或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那种师问生答的满堂追问已经让人厌烦,那种自我陶醉刻意设计的教学模式逐渐失去优势,那种有板有眼有条不紊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挑战……难怪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课真的变了,变得几乎无法控制。
  这样的变化谁最受益?当然是学生。这样的变化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实际,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讲得好不如学得好,愿意讲不如愿意学,教会学生学习不如教会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说到底,语文如海,畅游者应当是全体学生。
  
  三、他山之石如何用之
  
  语文课的难题和教法的选择也有直接的关系,语文课的失误之处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教学乏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语文课成为政治的依附、时尚的附庸,缺乏自身成长规律的理性认识和理论探究。从实践层面来看,语文课曾流行过前苏联专家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法”,人为地把语文课切割为“作者背景介绍——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归纳中心——归纳写作特点”生硬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情和兴趣;语文课也曾流行过知识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分科教学,过深过难的教学内容成了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语文课也曾流行过文学教育,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从而造成了语文写作能力和必要的知识普遍缺乏;语文课也曾经上成政治思想课,单纯的政治说教和教育方法的简单反而伤害了语文课的育人功能……
  这样说来,语文课的确存在过借鉴他法不当的问题。假如把上述的外来经验、学科知识、思想教育比喻成为做饭时不可缺少的米面油盐蔬菜肉类等原料,那么语文课就好比是把上述的原料精巧配合,科学烹饪,而“烹饪”办法的选择来源于师生密切合作配合,这样的语文课才可能有形有色、有情有味。假如没有经过“烹饪”和师生合作,那么语文课仅仅是向学生展示了如同做饭的原料,语文课的难以下厌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事实上,成为语文课的原料的学科是很多的。例如语言学,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不可或缺;例如文章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可忽略;例如心理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智不可漠视;例如教育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可轻视……然而上述的学科内容是不可以直接进入语文课堂的,必须经过转换,成为语文课的话语习惯和知识谱系,否则语文课势必成为夹生饭,影响了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效果。
  教师的作用在于把上述内容置换成语文话题,形成语文学科的话语,产生语文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语文教育就是这样,不露声色,自然渗透,润物无声。例如讲解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破解赤壁之景和怀古之情,应当引导学生发现赤壁体现的形、声、色的壮阔之景,应当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感慨报国无门自比周瑜的壮志豪情,进而认识到这是壮景配豪情的千古豪放之词,这首词由赤壁而思三国周郎,用了时间空间相联系的接近联想;由周郎青春得志婚姻如意想到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用了对比联想。这样一来,不但感悟其景美,而且领悟其意美、情美和写法之美。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科学学问。语文教学的难题,对教师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本着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施教,只要遵循语文课堂的科学程序,语文课教学的难解主题就会变成美妙解谜、创新立意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00.
  [2] 叶圣陶.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北京?押语文出版社,2001.204.
  [3] 章熊.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我对“语文教学科学化”的几点想法.北京?押语文出版社,2001.208.
  [4] 钱梦龙.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导读法的理论设计与结构模式.北京?押语文出版社,2001.252.
  [5] 于漪.新中国语文教育大典•语文教学应讲究综合效应.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268-269.
  [6]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押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