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给语文教材确定角度的几个技巧

作者:侯 艳




  语文教学中,一篇课文虽然内容是固定的,但因为涵义丰富,各人的理解不同,教学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处理教材时,就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对象即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角度进行教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一般来说,最佳的教学角度实际上指的是最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因为选择适宜师生对话的角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据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给语文教材确定角度。
  
  一、选择师生有差异的角度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阅读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解读一个文本有多个角度,并不是所有的角度都能够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与自己接受视野相同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作品。这样,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师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角度。所以,处理教材时,应选择师生有差异的角度来展开教学,让教材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角度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鉴赏水平。下面就以茅盾的《春蚕》为例,围绕这篇小说的阅读教学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处理教材,可以组成不同的教学程序。
  第一种以养蚕程序作为教学角度处理教材。按“蚕桑怒茁——蚕事动员——采蚕三眠——丰收成灾”安排教学程序。这样平铺直叙显得程序清晰,容易驾驭,但思维是单向的,教学过程容易出现照本宣科、逐段讲读的程式化。
  第二种以人物性格发展为教学角度处理教材。按通宝养蚕的热望——通宝一家的蚕事拼搏——通宝借债买叶的希望——通宝蚕茧丰收的厄运”安排教学程序,这样处理教材能抓住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心理变化,符合小说教学的要求,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第三种是以情节发展的主要矛盾为教学角度处理教材。按照“育蚕热望与茧厂关门——蚕事拼搏与大蒜芽少——夸蚕三眠与借钱买叶——春蚕丰收与蚕农破产”安排教学程序,这样处理教材,具有多线条、立体感强的优点,能够较好地揭示丰收成灾这一社会悲剧的本质,并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种是以主要问题为教学角度处理教材。设计两个问题:一是“课文第一部分描写了官河沿岸怎样的景色和社会环境?描写了通宝怎样的心理活动?这样开篇有什么好处?”二是“老通宝与他儿子阿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思想性格?从他们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这样处理教材思维强度较大,适合于自读能力较强的学生。
  第五种是通过与《多收了三五斗》相比较来设计教学角度。两篇作品在立意方面都在于揭示30年代江南农村“丰收成灾”的社会现实;在构思方面,都以农民的愿望与现实相矛盾安排情节结构。但《春蚕》是按蚕事时间顺序截取生活的纵剖面结构文章的;《多收了三五斗》是选取典型场面截取生活的横断面表现主题的。在刻画人物方面,《春蚕》重环境、心理和人物关系的描写,运用“一星中立,群星拱之”的手法突出刻画老通宝的思想性格,《多收了三五斗》则主要运用对话描写,写活了一群旧毡帽朋友。这样处理教材思维幅度更大,教学效果会更显著。
  
  二、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的角度
  
  既然教材的涵义是丰富的,其内涵层面既有浅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视野、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的角度,充分挖掘教材某层面的内涵,并使之顺利进入学生的接受视野,促使教学的展开。
  如《边城》第三部分,教师一般是这么处理的:先让学生分角度朗读,然后找出感受比较深的语句品味一番,从爷爷和翠翠两个角度去体会,爷爷如何关爱翠翠,翠翠又怎样体贴爷爷;最后再提一下这部分当中的景物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这样教学当然不能说全无效果,但是总很少见到有学生为爷爷对孙女的爱、孙女对爷爷的爱而感动。为什么呢?其实,学生通过自读多少已体会到了祖孙之间的真情,在他们看来,这种感情是很平常的。爷爷本来就应该关爱翠翠,翠翠本来也应该体贴爷爷,如果教师和学生对话的角度不能上升到祖孙情的独特性上(只有在这个情境里才有的,别的地方不会有的),就不能挖掘出作者渗透在描写里的文化内涵来,而只是让学生读一读,从句子表面肤浅地感受爷爷对孙女的爱,就不可能令学生感动,也就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如果我们能够启发学生发挥联想、想象能力,沉浸到当时的情景里:银色的月光撒满大地,一条河在前面无声地流淌着,泛着粼粼的波光,祖孙俩坐在楼前的石板上,相依相偎,耳边忽然传来幽幽的芦管声,人的心神都融化到这曲子里去了。只有在这样的情境里,才能深刻领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
  
  学生的兴趣对教学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经验的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会根据教学对象的兴趣与需要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来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
  比如教学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理解的关键句。可这千古名句并不新鲜,学生早在学课文之前就已知道,学到这一句也激不起兴趣。但学生却对白居易与琵琶女的身份、地位感兴趣,也迫切想知道一个是朝廷命官、著名诗人,一个是风尘女子,何以能引为知己?即使引为“红颜知己”,白居易又怎敢昭告天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花一些时间介绍唐代艺妓的地位,让学生理解唐代的琵琶女就相当于当今社会的明星大腕,而当时商人的政治地位极低,所以“嫁作商人妇”才会有沦落之恨,白居易才会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处理教材,不仅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更利于学生对全诗情感内涵的深层理解。
  
  四、选择有争议的焦点角度
  
  一个文本涵义的丰富性,使其解读也就具有了多义性,而解读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又带来了争议性,也就是说,优秀的文本,其内涵总是具有丰富性、多义性及争议性的,而往往最具争议性的地方,也就是最能解读文本的地方。所以,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选择最有争议的焦点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口,并据此来设计教学。
  比如关于《孔雀东南飞》一诗,最具争议性的焦点是刘兰芝被遣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五种观点:一是礼教迫害说;二是无子说;三是性妒忌说;四是经济压榨说;五是不贞说。教学时,可围绕这些争议,引导学生依据文本本身探讨刘兰芝被遣之谜,从中探寻人物的主导性格,了解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造成这种性格和生存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就会发现,不能把《孔雀东南飞》悲剧的根源简单地归结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它涉及人物性格、家风、时代等多方面的原因,焦母与兰芝的性格缺陷,演化出了不相容的两种力的纠葛和冲突,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焦母、刘兄并不是刘兰芝之死的惟一凶手,如果要找元凶的话,当时特定的时代以及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凶手,都应当为这个悲剧负责。可见,《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并无意于把焦母塑造成一个代表封建礼教的抽象符号,也无意于把刘兰芝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形象,他只是用很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手法客观地为读者再现这样一个家庭悲剧,其创作目的并不是为了抨击封建礼教,而纯粹是为了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所以,选择有争议的焦点角度处理教材,有利于对教材深层意蕴的理解,也有利于对教材真正意义的把握,更有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教学。
  
  五、选择最能体现文本特色的角度
  
  一个文本,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总存在着各种独具的特点。教学时,选择最能体现文本特色的角度来处理教材,同样有利于教师进行创新教学和促进师生对话。
  如《孔乙己》一文,大部分教师总是从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社会背景等角度来设计教学,导致千篇一律,严重阻碍了师生对话展开的活跃性与顺利性。事实上,我们大都知道,《孔乙己》是虚构的,是鲁迅想象力的结果,但我们却很少关注鲁迅所采用的叙述与虚构方式。而与鲁迅的其他小说《阿Q正传》、《祝福》和《药》相对比,《孔乙己》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具特色的并非其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而是其所采用的叙事与虚构方式。孔乙己的故事是由小伙计叙述的,小说的叙述者为什么选中他?为什么不选酒店掌柜或者酒客中的某一个?抑或由孔乙己自己来讲述?显然,这是小说虚构的关键所在。实际上,“小伙计”作为叙述者的独特性在于,他既是一个在场者,又是一个旁观者,他既直接面对了孔乙己,观证了酒客们及掌柜对孔乙己的调笑戏弄;他在小说前后的微妙变化,又考验着、提醒着读者的良知。选择叙事者对孔乙己的态度的角度来处理教材,我们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打开作品中多层面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从而把小说人物、叙述者、作者、读者都囊括进去,形成“读者看——小伙计看——酒客和酒店老板看——孔乙己”的复杂结构,最终读出鲁迅深刻的用意。
  总之,给教材确定角度的技能是非常多的,其探索也是无止境的,但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凭借,故教师只有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师生对话原则,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科学地驾驶教材,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