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设计教室空间展示“游戏精神”

作者:朱建艳




  一、“以学生为本”与“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语文新课程标准》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这个教育目标,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创设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借此激发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展示“主体”,即学生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进行。细细品味“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竟发现与西方所提倡的“游戏精神”遥相呼应。
  “游戏”,英语为“play”,指的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一种动态的自我表现过程,以其特有的轻松愉快呈现出主体的魅力。席勒早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就指出,游戏的根本特点是人性中的理性与感性的和谐,他强调只有游戏才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因为它使人在精神方面与物质方面都得到充分自由。而游戏所遵循的基本规范,就是要“满足游戏的精神——轻松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成功喜悦的精神”(加达默尔《哲学解释说》)。如果让轻松、自由和成功喜悦诉诸教学实践,以笔者肤浅之见,“游戏”至少应从三个方面加以考虑:(1)游戏应该是从游戏者的兴趣出发,一种不受强制的自愿活动。(2)游戏是在相互合作中进行的。(3)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与成功的体验。可见“游戏”不仅涵盖了“以学生为本”理念,而且超越了自主,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理想境界。
  
  二、课堂教学中“游戏精神”缺乏的原因及对策
  
  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实践课堂教学,“游戏”元素其实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是在语文观念转型时期,从相对保守的讲授式教学完全转型到自主、开放、探究的对话交流式教学,有其实际上的跨越难度。一则许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积淀不厚,教学应变能力不强,撒开的“网”往往难以收回,在重重顾虑之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预设重重,学生的思维也就难以“伸缩”自如;二则学生在并不开放的教室空间(秧田式),在众目睽睽的情境中,在教师权威设计的诱惑下,“主体”实际上有虚拟化、抽象化趋势,自然轻松精神、自由精神、成功喜悦这些“游戏”精神就无法酣畅淋漓地体验了。
  因此,为学生另辟一方适应游戏的空间,作为对“游戏精神”相对欠缺的课堂教学空间的查漏补缺,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将那些一时难以在课堂中实现的语文教学理念,纳入到这个游戏空间里,在众多的感性游戏过程中,使过程与结果有机地融合,衍化为一个整体性的环节。让学生从这里起步,逐步培养“游戏”的情致,培养“游戏”的精神,进而渗透、影响并最终进入到课堂教学视线。海德格尔说得好:“心境越是自由,越能得到美的享受。”只有在游戏空间里的审美心态,才会可能拥有一种超功利的自由心态,超越有限的功利束缚,而进入无限的精神世界。
  
  三、设计教室空间,呈现“游戏精神”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的全部过程,因为单靠课堂教学无法掌控教育所达的一切目的,而有效地开发教学环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经环节。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实施的主阵地是教室,如果将教室这一活动空间的环境加以改造,主体的学习方式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再者教室空间与测试、考核等相应的功利因素相距甚远,自然就与游戏情境缩短了距离。
  那么,由谁设计教室空间,如何设计才能有效呈现“游戏精神”?苏霍姆林斯基说:“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产生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将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室空间的设计者、教室空间的主宰者,是实施“游戏”的基础条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兴趣爱好以及当前语文学习、社会实践所需,通过集体民主提议、探讨、调整,在教室这一空间环境里设计多种赋予游戏色彩的学习活动专栏,在“play”中展示自由、动态的自我天性和魅力。当然,这些专栏设计必须符合当前语文新课标的理念要求,而绝非漫无边际。
  
  1.卡片袋设置栏目及理论依据
  每位学生的课桌右上角配置约10cm×7cm的卡片袋,卡片一星期更新一次(旧卡片按编号、日期由自己妥善保存),内容自己选择,侧重词、句、段的积累。此形式目的在于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同时学生间也可互换插到各自的卡片袋里,也可轮换。这样在自我积累、互换欣赏的过程中,做到了人人乐于参与,浏览记忆方便,资源特色不一,资源分享便捷,并且在互换中形成一种相互间情感认可的评价机制,给予学生以一种努力确保卡片质量的约束力,积累的一些技巧与方法也在相互体察中不断递增。
  语言积累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这些语文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但这种积累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动态过程,是一个具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具备个体审美尺度的持续性的学习行为。而课堂教学由于受教材、测试考核等诸多客观因素限制,是难以完成积累这一持续性的动态过程的。因此,这一栏目就恰好填补了课堂教学中有关积累环节的欠缺。
  
  2.“好文本,我推荐,你评点”栏目及理论依据
  学生在课外阅读到好的文本连同自己感悟一同张贴在这一栏目中,供其他学生欣赏、评点,其他学生如有兴趣,可一同参与点评、张贴,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个性化阅读的互动交流空间,此栏目为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个反馈与评价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按照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来解释,文本留给了读者不确定性的“空白”,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想象去填充,因此文本阅读过程其实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活动,一种个性化体验过程。这个栏目就为个性化的体验提供了充分展示与互动交流分享的平台,课堂教学因教学目的、课时等因素限制,其课外阅读的拓展迁移不仅有限,而且也难以实现充分互动交流,毕竟课堂不是课外阅读的主平台。
  
  3.主题教学汇编栏及理论依据
  这是将课堂教学主题作纵横向拓展的栏目,由于课时有限,很难将教学主题的知识技能点衍化为知识面,使静态的知识衍化为动态知识,形成一种系统的知识结构图式,因此借助此汇编栏来实现目标。这一栏目摆脱了课本教材本位主义,使教材成为教与学的媒介,使课程资源得到最有效、最充分的开发,这也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凸显的理念。
  除此,还有“七嘴八舌论坛栏”、“时事关注栏”等。教室空间的多样化设计,完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他们忘我地穿梭于教室空间,乐此不疲,以上的活动栏目不难看出都遵循了“游戏”规则。(1)活动是自主参与的。教师不监督、不干涉,由学生自主参与,可能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来自内部,是个体情感与认知投入其中的学习活动。(2)活动是开放自由的。内容选择是开放自由的,根据学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选择;时间利用是开放自由的,通常在课余空闲中进行。(3)活动效果互为反馈。由于活动的参与是在学生从众、情境效应等心理驱使下进行的,自然其信息效果反馈也来自“舆论”——来自环境的“只言片语”,某种“眼神”、“表情”和“动作”,在体验中获取自身活动的价值定位,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观和审美价值观。(4)活动是一种自我满足。因为学生最清楚这种活动是否满足自身要求,这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自身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因此这是一种不断获取中的自我满足。
  总之,教室空间的活动设计在不同程度上吻合了“游戏”特性,学生在自主设计的游戏空间里,在自由穿梭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游戏精神——轻松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成功喜悦的精神,教室墙壁不再限制学生语文视野,而是一道亮丽的“大语文”风景线。语文新课标理念也在“游戏”空间中得到多方位的张扬,为实现未来的“游戏”课堂教学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朱建艳.从自主阅读轻松进入自主写作.写作教学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