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体系的构建

作者:王国凤




  一、在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异族文化,提高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对比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处理异族文化的能力。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英语技能、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理论知识、动机兴趣意志等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可用5个英文字母表示STASA(skill,theory,attitude,strategy,awareness)。
  但是,我们目前的状况是:虽然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却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针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课程体系,对于学生在各个阶段应取得的目标也没有做明确的说明。因此,我国的跨文化交际教育还未形成气候,这与我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的大环境不相适应,也与中小学英语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不相符合。
  
  二、在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的可行性
  
  由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范围非常广阔,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政治学、心理学、比较文化学、传播学等各方面,而且目前这个学科的研究正处于迅猛发展之中,因此,要在外语教学中建立一个跨文化交际体系并非一件易事。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外引进跨文化交际学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专著和教材已出版40余部,论文和文章累计发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在年年上升。在最早涉足的许国璋教授之后,有胡文仲教授、高一虹教授等等。可以说,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成熟期。目前,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材已经有不少,有Don Snow的《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Linell Davis的《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等,对于高级英语水平的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
  英语基础教育也开始关注文化教育。华中师范大学的鲁子问教授在其《中小学英语教育动态真实原则研究与实验》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英语教育是语言教育,也是文化教育”,并指出,英语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开放合理的跨文化意识”。所以,在有了高等学校的教材范例以后,中小学的跨文化教育体系如何构建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小学生接触的英语知识、英语文化相对来说比较少,怎么在他们的教材中比较系统地体现跨文化教育,看起来比较难。
  但是,作为一门渐趋成熟的学科,在外语教学大纲中引入跨文化交际研究有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培养跨文化意识。一个具备文化能力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对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异同比较敏感;
  第二,在交际过程中,能根据英语文化背景自觉调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并在说写过程中注意语言的得体性;
  第三,能够理解和尊重异国文化,并且能够在文化对比中更深地理解和欣赏本国文化,较好地处理文化差异;
  第四,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工作。
  有了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不妨建议:在目前中小学的英语教材之中,专门循序渐进地列入“跨文化意识培养”这一项,和课文内容相结合,教师易于操作,学生易于学习。虽然现行的英语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到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是有时比较零散,比较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所忽视。
  
  三、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往的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事件中的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和超语言交往的能力。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应该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有非常明确的英语文化教学目标,如要求理解哪些词汇文化、话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特点;要求学生了解哪些重要节假日、庆祝方式和宗教传统;要求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等。也就是说,它需要制定一个跨文化交往表。这样,教材编写者就能编选相应内容。从总的方面来说,在外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体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循序渐进,由简而繁。从最基本的打招呼Hi和Hello开始,教师就应该要说明英美国家的人跟我们的习惯有所不同,还应该说明Hi和Hello的细微区别。从学生最早接触到的词汇、成语、俗语、谚语和格言入手,到话语文化,即在话语上中西文化的差别,包括话题选择、语法选择和话语组织。如英国人聊天通常以谈天气开始,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西方人谈话的禁忌有哪些,他们一般避免谈年龄、工资、婚姻、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等话题。英语的篇章结构组织方式和我们的更是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样点点滴滴,从词语内涵到文化习俗,从日常生活深入到思维习惯,学生接受起来就不会觉得困难。
  2.简明扼要,实用性强。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相关的事例。如果是学生在以前、现在或者他们认为在以后的交际中可能碰到的情况,他们就不会觉得跨文化学习不是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十分有用的东西,从而激发起对于英语文化的热爱之心。
  3.难易适度,内容适量。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不宜太难。太复杂的内容和远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他们难以消化和引起他们的兴趣。由于在初级和中级学习阶段,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仍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比较有限,跨文化交际方面地内容不应该过多。
  4.重点、难点突出。重要的英语文化特点要重点讲,如礼貌文化、诚信文化、宗教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和我们的大大不同,可以说是一个难点。但是,如果高级阶段的学生对基督教和《圣经》一无所知,就很难从深层次理解西方人的一些做法。一方面,他们崇尚个人自由,而另一方面,作为非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基督教教义中宣扬的崇拜、驯从和博爱的思想在西方人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些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精讲,鼓励学生课外自学。
  5.适当加入文化休克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宽容态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对异文化持有新鲜感和好奇心。而在实际跨文化交往中,却往往会受挫。因此,培养学生的宽容态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宽容是态度,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具有宽容态度和宽容能力的人将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尽管不同意所接触人士的信仰或生活方式,也可以不加批评地接受。对于某一种文化冲突现象的实例,可以在讨论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尽量避免形成刻板印象。
  6.适当进行文化比较。对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此时对外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之心,在教学中引入文化差异比较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而且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为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中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对于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文化比较能够拓宽他们的视野,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更注重内容学习,而不仅仅为了应试。对于高级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对于本族文化已经有了相当好的理解,在文化比较当中反思本族文化,可以更深地理解、欣赏本族文化。学习和了解外族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忽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四、对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一些建议
  
  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对于英语教学的各方面有一个量与度的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外教在交往时可能产生的文化冲突更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3.由于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对于中级和高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教师要引导他们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重视非语言交际行为。在生活和交际中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如手势、面部表情、衣着等等。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必须加以重视。
  5.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最好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实际需求组成一个系列,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参考文献本刊略)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