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郝美娟




  近年来,自主学习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教学研究的重点已经从教学的客体(语言、教材、写作、翻译等)向教学主体——学习者转变。学习者立足于自身的特点,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个人的能力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目前,阅读仍然是积累知识,提高其他语言技能(听、说、写、译)的有效途径。所以,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个人独立积极地获取知识,激发自身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而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做到师生角色从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并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以及开展切实可行的训练活动。
  
  一、师生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主导型阅读向学习者自主型阅读的转变
  
  1.立足于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者的角色转变
  过去,提起阅读,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只接受,不反馈。阅读对于他们无非就是做多项选择题和训练所谓的“阅读技巧”。阅读课的全部任务就是短时间内选择正确的答案,而完全忽视对材料的理解。彭金定指出:“一个优秀的自学者应具备以下5个方面的特点: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②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③制定长期与短期学习计划;④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⑤在学习中会运用策略并及时调整。”据此,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自主学习者在阅读方面应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①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②给自己的阅读制定长、短期练习计划;③强化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④积极地积累和运用已有知识,比如通过阅读提高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⑤培养健康的情感:谦虚、勤奋、坚强,与别人愉快合作的精神。
  2.立足于教师——从材料的提供者向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学习益友的角色转变
  过去上阅读课,教师仅仅向学生提供阅读材料,然后,在几乎不提供任何提示或帮助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行完成阅读任务,最后核对答案。只是在必要时,他们会做一些个别语言点的讲解,但大多数情况下,对于阅读最终目的的要求只是学生能否选择出正确的答案,课后活动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对阅读课感到枯燥乏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友好、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并努力地对阅读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码。
  其次,教师应该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如录音机、放映机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再次,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既是课堂组织者,同时也是监督者。一方面,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上培养学生们的阅读策略、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密切监督课堂活动,以使课堂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后,教师在阅读课上还应当是一个参与者和建议者。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扮演学生活动中的角色并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在阅读时出现的厌烦、粗心、自私、不自信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要求,督促学生纠正。
  总之,在现代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转换自己的角色,和学生一起阅读,并提供给他们“钓鱼”的方法,而不只是一味地提供“鱼”。
  
  二、几条应遵循的原则
  
  1.互动原则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交流。一方面,交流是指阅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能动的交流。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调动自己的兴趣和思维并运用头脑中固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解码,实现意义重组,最终领悟材料主旨。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者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他们不仅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去丰富自己喜欢的语言,而且有机会去加工、处理、创新自己所得到的信息。这正与现代教育思想相吻合。
  
  2.最大限度地强调阅读能力而非阅读技能的培养
  当教师对阅读课的本质研究进入一个更高水平时,一些阅读技能,诸如:猜测生词的词义、总结归纳段意或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读、跳读等被视为训练阅读能力的唯一目标而被广大教师所重视。
  而掌握阅读技能就能使阅读能力获得提高吗?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作为个体心理特征去完成学习任务和其他活动,包括知识、技能、自信、个体习惯、态度和意志等因素。它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条件,技能则是从知识的积累向能力过渡的中间环节。
  就外语阅读能力而言,它包涵语言学知识和外语文化知识,各种阅读技能和策略,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以及其他个人情感因素,个人性格和耐力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阅读课的焦点集中在阅读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其他环节的培养将导致可怕的后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而将阅读技能的训练只作为整个阅读能力培养系统中的一个单独技能来对待。
  
  3.选择阅读材料的原则
  在阅读中,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是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正确地选材对阅读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从根本上说,阅读材料可分两类:一类是真实文本,诸如发表在英文报刊杂志上的原版文章;一类是非真实文本,如为课堂教学而改写的文章。不管我们选择其中的哪种材料,首先,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所在;其次,材料应当内容生动,涉及面广泛、知识量丰富,题材新颖,并符合时代特点。这样,学生的阅读欲望才可能被调动起来,这对于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三、自主阅读的训练活动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利用阅读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和训练以达到他们的阅读目的。
  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任务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去达到各自的目标。
  第一个阶段是“阅读前”阶段。根据图式理论方法,教师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以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去帮助学生为理解课文做准备。下面,笔者将给阅读者提供一些活动的例子:①教师可以就文章的主题在学生中间安排讨论;②给学生提供与文章相关联的图表、地图、人物等材料;③给学生提供所读文章的写作风格、特点等等。
  从根本上说,“阅读前”阶段的活动是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背景知识的准备。同时,这些活动也丰富了学生外语文化知识的储备以供今后阅读所用。
  第二个阶段是“阅读中”阶段。在这个环节中,阅读者在阅读技巧与策略上得到进一步训练同时也获得更多的语言知识储备。
  通常,在“阅读中”阶段有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读者首先对全文的主要意思有个整体把握,然后逐一地研究更小的细节;另一种是从理解字、词、句再到段,然后掌握全文。
  第三个阶段是“阅读后”阶段,这是一个产出阶段。正如上文中已明确指出的,阅读是一个能动的连续的过程。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创造性也得到激发,而这正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的:①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改写;②从不同角度对原文进行讨论;③就阅读材料内容进行短剧表演等等。
  这一阶段的训练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阶段。教师通过学生这一阶段的表现程度来判定学生是否对所读材料有全面透彻的理解。而且,这个阶段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在不久的将来,社会飞速发展期待每个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自主阅读是个人在将来的学习中获得信息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应该向更合理的角度转换,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开展一系列有效的阅读活动与任务的训练,这样,未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