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中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格缺失现象分析

作者:贾香花




  一
  
  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被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小学生又因其处在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亦显得更为重要。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影响中,人格因素被看得举足轻重,因为人格作为中小学教师的一种职业特征,“蕴蓄于内,行诸于外”,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自然的、深远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断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当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计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1]因此,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人格优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其终身创造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也将有利于21世纪我国社会创造力整体水平的提高。
  但是,从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来看,教师创造性人格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因此,深入分析中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格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人格特征,指导自身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格(personality),也译作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是个人所具有的个性倾向性与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创造性人格(creative personality),也称创造性个性,是指与个体创造性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和自我意识的总和。
  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用于调节自己创造性的内在的、稳固的、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教师这一职业所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的教师多方面人格特征的总和。其中,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动机、创造能力是教师创造性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
  
  不可否认,每一位教师都是创造者,因为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个性化处理并通过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展现出来的过程。只是,这种创造的火花在一些教师身上熊熊燃烧起来,而在另一些教师身上却奄奄一息。但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格缺失问题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意识薄弱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意识是人们产生创造思维、激发创造动机、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强烈的创造意识使教师敢于向陈腐观念挑战,努力克服传统教育习俗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之中,并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产生的新问题,怀着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然而,教育实践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创造意识薄弱。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被定格在按传统教学流程操作教学过程上。这种教学操作体系,强调教学流程的规范化、统一化、精确化和程序化,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教师一旦掌握了基本要求就可以顺利实施教学。但是,也正是其高度的规范要求,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发挥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并从根本上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意识,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个性,失去了创造的动力。
  
  2.创造精神不足
  创造精神是个体对创造性执著追求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创造意识的强化。在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师所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个体,是无数异常敏感的心灵,因此,创造精神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了解干几十种专业的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比教师更富有求知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这是我深信不疑的。”[2]
  然而,大量的教育事实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创造精神缺乏。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人们对教师职业内在价值的认识缺乏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教师个体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仍然是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观。“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思想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实功能,使得教师始终无法超出社会(教育功利主义)赋予他们的职责。因此,长期以来,教师被看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而教师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往往只是被动地执行外界所订立的标准、实现外界所规定的要求,从而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压抑了创造精神,阻碍了创造潜能的发挥。
  
  3.创造动机异化
  这里的创造动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造活动的目的。目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然而在中小学教学改革实践中,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为创新而创新,为教改而教改,追求教改、创新的形式之风,创造动机异化。
  现象之一:用“提问式”取代“满堂灌式”。为激发学生的思维,创设“愤”、“悱”的教学情境,一些教师一改过去“满堂灌式”的授课方法,几乎把所有的内容都分解成若干个提问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缺乏针对性,又毫无思考价值,结果是“启而不发”,难以引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现象之二:用“活动式”取代“储蓄式”。传统教学把学生当成可由教师任意“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3]这样的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课堂上死气沉沉。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一些教师采用“活动式”教学,过分追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实现对“储蓄式”的革命。但是,活动目的不明确,对活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教学处于松散状态,师生的创造潜能无以发挥。
  如果再分析一下一些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也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教学个性和求新求异思维,是专门为中小学盛行的公开课、观摩课、教学竞赛设计的,教学活动紧紧抓住“评课”的标准,诸如“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运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师生互动”等。本来制订“好课”的标准是为了有利于具体指导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教师在运用时则出现相反的结果,教学关注的不是对教材创造性的运用,不是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而是为了迎合听课者的口味,为赢得个人的一己私利,追求一些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把学生、课堂当作“创造”的手段。如此等等。这样的“教改”,如此的“创造”,目的与手段换位,教师的创造动机异化,创造价值丧失,自身的创造个性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泯灭殆尽。
  
  4.创造能力欠缺
  创造能力是个体发现新原理,形成新技能,发明新方法,获得新产品的能力。教师的创造能力是教师独立地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创造性实施教学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日常工作和发生在身边的教育现象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和反思的习惯,并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对新的教育思想、问题、方法等进行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4]
  但是,教育实践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创造能力欠缺。传统的教学强调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学的知识传承价值,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特殊认知过程。绝大部分教师习惯于教给学生一成不变的知识,按部就班地进行机械重复的劳动。他们缺乏改变自己不适应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缺乏发现并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的能力,缺乏改变教学低效率并取得稳定的高效率的能力,较少有获取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方法的渴望,缺少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安于现状,较少创造和超越。检视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具有创造性教学能力的教师太少了。
  中小学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更影响着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创造性人格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重视自身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努力实现人格的提升,完成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张佩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