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诱因新探

作者:耿翠娥




   当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这个词并将这个词语定义为:“从事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此后,这一领域立即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关注。而教师作为一个关系国家社会未来的高压力群体,它的职业倦怠更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我国实施新课改之后,价值的多元化,道德界限的模糊,使思想政治教师又陷入了新的职业倦怠之中。在新课改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倦怠缘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倦怠成因的独特性——知识性的误读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1.社会根源: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2.组织根源:学校对教师考核的量化性;3.个人因素:个人理想的完美与现实的冲突。由此产生了教师的职业倦怠并表现为情绪的衰竭、去人性化以及个人的低成就感。
  新课改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倦怠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工作倦怠相同的原因,也有其特有的原因,而这特有的原因正是本文着重想探讨的。
  1.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传统的学科知识性的弱化
  传统的教育观是带有实用主义倾向的。1884年斯宾塞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后,“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认为惟有实用的知识和技术才有价值”[2],“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了。”[3]所以在工具理性仍盛行的今天,在教育中,只有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得高分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只有使学生学会工具性的知识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教学,如果一门学科没有这样的实用价值,那么这门课程将会被忽视、抛弃。
  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政治改称初中思想品德,顾名思义,新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淡化了学科理论,适当降低了理论难度,由原来的重视理论转变为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旨在从青少年开始改善目前国民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培养学生的道德。但是在强调工具理性、实用价值的教育中,人们只看到工具性的考试科目,公民素质的培养被忽视了,认为这不是知识,至少这种知识在升学考试中没有用处,这其实是对知识的误读。
  因为传统观念中的知识性的弱化,使教师觉得教学没有了知识就等于这门课程被取消,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思想品德教师的知识权威遭遇了极大的挑战,心理产生了恐慌,这种知识性的误读成为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根源。
  2.传统知识性的弱化引发了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的其他缘由
  (1)传统学科知识性的弱化强化了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偏见,学科地位进一步边缘化。
  学科知识关系到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那么在大家看来没有了知识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自然也就没有了学科地位,被进一步边缘化了。新课改后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总体上更加不受重视,被学校领导、学生认为是“副科”而备受冷落。在整个社会的观念中,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有可无,近几年来各地在尝试中考改革中,政治学科第一个实行了开卷考试,有的地方干脆取消了政治学科参与中考的资格。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政治太简单了,谁都可以教授。在农村的很多中学中,有的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政治教师,只是其他学科教师代为讲授,或者干脆就只是课程表上的摆设——被其他学科占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就处于“主课中的副课”的边缘性尴尬地位。
  学校、学生及家长对政治的偏见也从心理上影响了政治教师,许多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因为自己所教的是“副课”,地位似乎弱于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缺乏学生的参与,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应,也丧失了教学的热情。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心理也充满了矛盾与失落、自卑,自然谈不上什么成就感了。在这种心态下工作,他们的职业倦怠感将会比其他学科教师更强烈。
  (2)学科地位的下降导致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工作的过度重复性及教学的无效果性。既然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已经下降,在考试中的分量减少了,那么开设的课时就会随之减少,每个学校的政治教师也就减少了。笔者对江苏省一些市的11所学校进行了粗略调查,每个学校大约都有60个班以上,但是政治教师都不超过10个,也就是说,每一位思想政治教师同样的内容至少要重复6次,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极度疲惫的。
  因为人口的高峰期、高校的扩招以及义务教育的实行,每个班级的人数急剧膨胀,很多班级都是80~90甚至100多名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课堂的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课堂纪律对于教学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初中的学生已经脱离了小学时的温顺,还没有高中学生那样的自制,课堂纪律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精力,正所谓:“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因此,为教育理论界大力倡导的活动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开展,那么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只能是空洞的,没有效果的。作为教师都追求一种职业荣誉感,都希望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从中感受自己工作的成就感,这样的教学只能让思想品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更强烈。
  (3)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自我实现及个人的成就感不能满足,产生职业倦怠,这一点在教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个人成就感的性别差异。社会已经普遍对性别作出了不同的期待。笔者曾做了一次随机调查,其中有80%以上的人认为女性最适合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师。教师是女性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照顾年幼的孩子——在职业领域的延伸。女性是情感型的,她更多的应该是担负起养育的职能。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期待之中,女教师很受人们的尊重,社会地位比较高,而男教师则不然。社会学家认为:“当妇女在某一职业中占据多数时……多数男人则脱离了这种职业,他们对这种职业的脱离必然降低这种职业的地位。”[4]教师本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但是近几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且女性对专业的选择多是师范、文科等,所以女教师的数量越来越多,特别是在中小学,被认为需要情感教育的阶段,女教师在量上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中小学教师则已有成为“女性行业”的趋势,而且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新课改之后的“无知识性”,这都使人们认为男性再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了。正是由于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社会观念的要求以及外界对男性教师的偏见使男性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②不同年龄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感程度不同。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报告显示,刚刚参加工作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较高,达到46.62%。刚工作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渴望赢得重视,渴望自己的教学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一旦发觉在现实中不可行,则会对自己工作的价值、意义产生怀疑,产生厌倦,既而出现消极的情绪。而作为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已经体会了工作的平淡、单调,新课改虽然改变了内容,但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更能胜任教学,但是,多年的经验也使他们的思维无法迅速更新,而且这种知识性的误读也致使处在事业黄金时期希望有所作为的教师产生倦怠。
  
  二、新课程中知识性的重读
  
  综上所述,新课改中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根源可以说就是传统的学科实用知识性的弱化,这种知识性的弱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并强化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但是,新课改后的思想品德的知识性真的弱化了吗?
  新课改中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对相关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新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实践展开的,这就将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强调社会实践、强调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体验和参与。
  新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综合性则要求教师打破知识体系的封闭。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知识性不是弱化了,而是以另外一种性质要求更高了,要求综合的知识。作为教师也应该正确对待新课改下的这种状况,应该意识到,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忽视、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权威的下降,除了社会外界的因素外,还有教师自己内在的原因。新课改后的学科内容并不是知识性的真正弱化,相反人文性的增加则需要教师增加学识和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魅力,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
  
  参考文献
  [1] R.L.Schwab.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Handbook of Research Education.Sikulan Editor,Macmillan,1996.
  [2] 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3] 金生弘.理解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李慧英主编.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