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在道德教育中增强生态道德观的现实性思考

作者:田 芳




  德育建设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宏伟工程,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观导向。但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人际教育”,强调的是如何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的教育内容。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树立生态道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生态道德教育为传统道德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本文就增强生态道德观的现实性做出了一些思考。
  
  一、生态道德的产生及其内涵
  
  1.生态道德的产生是道德进化的必然趋势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存在、历史发展的影响而变化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漫长岁月,道德先后摆脱性别歧视、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枷锁,关怀对象范围逐渐扩大。对此,达尔文曾指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它的道德事业就越广。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迅猛发展造成了整个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超过了以往的总和。但是,它给世界带来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西方的先哲们开始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生态道德(或称作“生态伦理”)这一全新的概念。其中有法国思想家施韦兹(A.Schweizer)、美国思想家利奥波德(A.Leopold)、澳大利亚哲学家辛格(P.Singer)、日本伦理学研究所丸山竹秋、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三氏(H.RolstonIII)等。正如罗尔斯顿指出:“旧伦理学仅强调一个物种(人)的福利;新伦理学必须关注构成地球进化着的生命的几百万物种的福利。”因而,生态道德是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2.生态道德的内涵
  所谓生态道德,就是关于人们对动物、植物、微生物及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和过程的态度、行为规范的总称。生态道德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被称为环境道德和自然道德。它被视为人类及人类社会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新的世界道德。它是超越社会性质、超越民族、超越阶级、超越国界的。因而,具有全人类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单项性,即道德主体向自然环境的道德承诺,其对象是自然,而其他的道德关系均在人与人的双向联系下发生。它缺少道德对象(自然)的直接反应与主动评价,这就要求人们有高度的自觉、自省和自律性。
  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存在的基础,因此,道德作为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不仅要涉及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人际领域,而且当然要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所以,生态道德体现了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
  
  二、增强生态道德观的现实性思考
  
  生态道德观是指人们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它决定着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态度。诸如生态价值观、生态平等观等都给传统德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1.解决生态问题、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要求我们增强生态道德观
  如前所述,当代社会的人们正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在正视生态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本身的危机。人类在进行工业生产的同时,把自己置于自然的对立面,以征服者、统治者自居;物质利益的满足,往往使人们只看到眼前的既得利益,而难以充分预料长远利益,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和冲突,其实质“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而非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归根结底,生态危机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是人类与环境不协调的结果。
  随着环境保护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技术的手段是重要的,但仅仅靠这些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现在并不是缺乏法律,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归之于法律的不健全,因为没有人们普遍的生态道德的内在信念和外在舆论支持的法律往往势孤力单;在“解决办法中,伦理原则比技术手段更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心中形成道德信念,在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聪明才智去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正如我国著名环境学家曲格平先生所说:“要解决环境危机,人类必须首先进行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创建一种以保护地球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新道德和新文明”。
  
  2.增强生态道德观是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要求
  人类对自身未来的关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从生态危机引发的忧患意识出发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对人类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的共同未来》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希望。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利互惠的。它要求人类善待自然,确立人与自然之间理性健康的文明的关系,明确地球生物圈对人类的生存意义。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自然的可再生能力的维持为原则,应当抛弃人对自然狭义的“战胜者”、“索取者”的固有观念,形成人与自然相互平衡、和谐共存的新型关系。就人而言,人要始终使自身的存在有着良好的运转势头,并为未来人类的存在提供更宽广的生存空间,实现人类社会从低到高不断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道德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未来、对人类整体、对自己及子孙后代切身利益、根本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只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才能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增强生态道德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
  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与当前我们党和国家所倡导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并列,四位一体,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奋斗目标。
  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乏生态道德精神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那么,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生态文明的建设有赖于人类全体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因而,只有增强生态道德观,才能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才能激励人们在进行社会生产时首先想到维护生态平衡,并在此基础上积极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也只有如此,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增强生态道德观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价值取向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谐社会不是局部的和谐,而是一种整体上的和谐,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统一的整体和谐。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第一、生态道德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社会的现代化促进了人的德性的现代化,道德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着质的飞跃。党的十六大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作为极其重要的基本经验提了出来。生态道德思想就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把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扩大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去,切实树立生态整体思想,批驳只追求经济功利而不关心生态平衡的做法。以对生态的践踏为耻,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为荣,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二、生态道德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干部素质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恩格斯指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执行和决策者,在管理国家事务,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政绩观,构建科学合理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干部不仅要具有法律意识、民主意识,而且还必须具有生态道德素质。只有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把生态道德意识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坚持科学执政,才能真正将和谐落到实处。
  第三、增强生态道德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是一个社会稳定和谐的聚合因素。把生态道德观引入精神文化领域,必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因而,就要通过充分发挥社会文化的教化功能,转变人的观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社会、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进步。
  总之,倡导人们增强生态道德观念,是我国道德教育正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生态道德教育不仅会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必将成为填补道德真空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