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合作学习课堂的艺术驾驭
作者:杨明宏 王德清
一、目标导向的设计
我国传统课堂教学倡导的是一种竞争性的学习情境,即学习者个体的学习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相互排斥的,别人成功就意味着自己失败,反之亦然。实现目标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种“利己损人”的过程。而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创设让所有学生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和快乐而竞争的情境,使教学过程竞争、合作和个体行为优化组合,兼容并蓄,相得益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愿学,才能学得好。要让学生愿意学,教学目标不能仅停留于知识掌握、认知发展上,应创设融知、情、意、行于一体的多维度的、均衡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教师要注意,所设计的学习任务不是靠单打独干或个体间相互竞争所能完成,而是必须靠小组成员(包括教师)之间平等的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等才能完成。
二、互动互赖的保障
互动互赖是人与人之间积极的交互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由于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合作学习的主要途径,故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师师互动。
深化师生互动。合作学习要取得成功,必须基于“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强调双向型的交流与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应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授受关系,更应像导演与演员之间的关系,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互相学习、交流与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好“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服务者”、“参与者”等角色,使教学中原有的权威——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为指导——参与的关系,“扭转既往旨在使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
挖掘生生互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赖常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甚至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实际上,同龄儿童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促使其身心发展和实现社会化的基本关系,更是实现发展认知,掌握方法和过程,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因为,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为儿童在很多方面比教师、成人知之更多提供了现实可能;另一方面,儿童天生的“好奇心理”、“待定的视觉”,更易使其思想有新颖性,以致通过生生互动,开发师生互动所没有的宝贵教学资源。
提倡师师互动。传统教学中尽管也有年级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活动形式,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互动。其实,教师由于性别、年龄、职称、专业等的不同而带来的认知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校本教学资源。合作学习应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三、标准参照评价的应用
评价机制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导向机制。传统教学评价强调的是常模参照评价,这就意味着“成功”永远只属于少数“优等生”,“大多数学生知道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只有少数人能取得好名次”,所以使大部分普通学生“自甘堕落”,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合作学习更多采用标准参照评价,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将之作为学习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常模参照改为标准参照评价,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四、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
交往技能是个体适应社会、谋求发展的核心因素。卡内基大学曾对10000个名人案例记录作过分析,发现“智力”、“专业技能”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而合作技能作为人际交往技能的核心要素,是成功组织合作学习、有效开发教学动态资源的重要保证。但学生的合作技能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培养。主要注意以下四个环节:首先要让学生对合作技能有思想认同感,从感性层面认识到合作技能对个体、他人和社会的作用;其次是培养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价值体验,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慢慢体会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收益”,变“要我这样做”为“我要这样做”;再次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与他人合作的实践与机会,进行专门化训练;最后是对学生的合作情况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五、合作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策略
问题一:组员之间不能形成积极互赖。
正如合作学习研究者约翰逊指出:“仅仅把学生分到小组,并让他们进行合作,这本身并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产生合作。”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学习小组内各成员不能友好相处并真正进行互赖性合作的情况,特别是在刚开始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
对策:要使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真正形成“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互动互赖”的“利益共同体”,就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确保学习小组的异质性。合作小组里的成员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各方面都要是异质的。其次,确立互赖性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应是一个必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才能完成的目标,以保证学生之间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休戚相关的互赖关系,让学生随时有“不仅我学会而且必须保证他人也学会”的彼此关注对方学习状况的心理。再次,落实互赖性角色分工。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根据学生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信息和资料拥有情况甚至家庭背景等差异,让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承担既适合于他又与他关联的学习任务,使小组责任具体化。最后,建立互赖性奖惩机制。对合作学习成绩的评价必须要基于学习小组的团体成绩,让每个学习者都知道:不能让小组内任何“同仁”落后,那样会影响大家——我必须尽可能帮助其他同学获得进步,自己也才能取得成功,来推动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打破由学科成绩优等生包揽一切或小组成员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格局。当然,确实不能在一起互赖合作学习的,教师得重新调整。
问题二:学习过程中的“搭车”现象。
由于同一学习小组内部,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同学之间哥们义气等原因,会使合作学习出现小组中个别成员承担了大部分甚至所有的学习任务,而某些成员无所事事的“搭车”现象。
对策:合作学习小组的目的就是使每个人都在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成功。而个体责任则是使所有的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性学习取得进步的关键。合作学习研究者斯莱文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责任的扩散”,消除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任务中负责承担单独的一部分,即任务专门化处理。另一种办法是使学生各自为他们的学习负责,并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学会所有的学习内容。
问题三:合作学习的课堂,比起传统传授式教学课堂是更无“章法”的,教师如何驾驭好课堂秩序。
对策:最主要的是善于利用以小组为基础的团体奖励机制。可通过小组表扬,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表现出什么行为可以受到教师的认可,进而为小组赢得胜利。也就是利用心理学的“强化”、“消退”原理,强化我们希望出现的良好学习行为,消退、减弱我们不希望出现的不良行为。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相互合作。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合作学习研究和改革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模式,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同学、班级,具有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让学生既学会自尊,又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容纳他人的不同见解,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达成认知目标,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陆有钅全.学校教育的新使命.当代教育科学,2003(13).
[2]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本文作者杨明宏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