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创新教育难以实施的教育因素及对策

作者:肖尚军




  一
  
  创新教育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视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
  当今是创新的时代,我国针对新时代的要求以及我国教育的现状,作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新教育体制的战略决定。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但现实的状况是,创新教育在理论上有诸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实际却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个中原因,让人深思。
  
  二
  
  教育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够影响创造力已成为一条公认的法则。吉尔福特在总结创造力研究的成果时指出:“其中肯定会有最突出和最持久影响的是与教育有关的部分。”《学会生存》一书也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反思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创造力衰微的原因,除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制约外,另一个重要的羁绊就是教育落后。
  首先,我国义务教育起步晚。英、法、德、美等发达国家普遍在20世纪中叶就开始普及5~9年义务教育,日本也在明治维新之后实施了4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晚,从根本上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因而也就制约了民族创造力的发展。
  其次,高等教育发展滞后。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生产科技成果的基地,对民族创新精神的开发、培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欧洲文艺复兴之初大学已达80余所,而我国则在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开始创办现代大学。就当代而言,无论是在大学的数量、质量以及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等教育滞后,造成科技人才培养基础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差。
  再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严重偏差。我国传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而优则仕”,教育的内容重文轻理、重道德轻自然;教育的方法是教师单一灌输书本知识学生机械背诵缺乏实践。这种教育模式既忽视科技知识的传授,又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表现为:
  一是“天地君亲师”的等级观。在我国的历史上,儒家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常常把“师”与“君”相提并论。荀子说:“言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教师始终扮演着专制的权威的角色,教育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决策、实施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学生则完全是被动的受灌输的器皿和奴隶。教育主体性的漠视,教师权威性的无限张扬,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时,比较重视教的过程与作用,而忽视学的过程与作用。再加上高考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迫使学校的课程、专业、学习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必须事先安排确定,学生除了接受,别无选择。各级各类的形形色色的考试造成了一个过分强调一致性的文化,在这种体制下,很难培养出创新精神。
  二是苦学观。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深深地根植于传统文化之中。这种思想折射到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读书人的苦学观。学习确需勤奋刻苦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被无限地扩大了。大多数学校、教师以全封闭的管理方式要求不同年龄不同素质的人,通过反复诵读而熟读书本知识这样大运动量、超负担的训练而把知识烂熟于心。这种观念直到今天仍然牢不可破。
  三是教育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倾向。在我国教育思想传统上,“学用”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明末清初顾炎武辈的“经世致用”,清末张之洞辈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用”思维模式于我民族可谓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影响巨大且深远。功利性的“致用”目的使为学不以求真探理为鹄的,脱离了为学的应有轨道,以至“学以致用”变成了“学而优则仕”的同义词,使士子视仕途为致用的终南捷径。功利的“学以致用”观念削弱了士子追求形上真理的激情,造成形上真理信仰的缺失。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道轻器”,重道德而轻自然,把种田、经商,以及百工之流统统纳入“雕虫小技”之内,遂导致轻视生产实践和劳动,忽视科学技术等,这些思想显然阻碍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及至今日,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价值观仍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并在更高层次和更广的范围蔓延着。西方人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讲知识改变命运,而“命运”的社会普遍认同感只停留在物质和感官方面,无非是通过对知识的掌握以获取地位、名声、财富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因此,在教育方法上,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所谓的“智力开发”是教育的重点,教师就是为了考而教,学生就是为了考而学。
  
  三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实施创新教育还需要在教育的具体领域里着重深化以下改革。
  1.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和现代化教育观念
  教育如何创新,社会、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观念上来一个根本转变,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转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课内课外相统一的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现代教学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摇篮。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创造学和人才学的研究表明,独立的个性意识、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条件。一个思想从众、个性雷同、人格平庸、缺乏独立志向和才能特长的人,很难成为与众不同、出类拔萃的创新型人才。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一个误区就在于重视“工具论”而忽视“本体论”,重视社会化教育而忽视个性化教育,重视共性的塑造而忽视个性的培养,甚至一把尺子量人,一个模子造人,其结果造成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要坚持社会化教育与个性化教育并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并重,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并重,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通识教育与专长教育并重。目前,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志向、兴趣爱好和才能特长,使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健康地成长。
  3.在教育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探索精神培养。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2)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4.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其蕴涵的能力结构和借助的能力品质不仅包括智力(认知能力),还包括实践能力(行为技能),就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言,也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必须加强教学实践,应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主体参与的时空;应丰富参观、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并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5.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强化民主性原则
  学校管理活动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校园管理文化,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和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渲染作用。学校管理活动要能够有效地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贯彻民主性原则。强化学校管理民主性原则,重在加强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民主作风建设,要形成广开言路、民主议事、师生参与、进取创新的校园管理文化;同时要破除师生关系上的师道尊严,建立尊师爱生、人格平等、互相关怀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