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试论练习与创新的关系

作者:张二庆 吴艳霞 张丽霞




  人们在批评传统教育的弊端时,往往指责传统的教育(或称“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本质上看,这里面体现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之争。其实,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是分不开的。如果不加具体分析,为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些问题。因为作为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各执一端,这样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但我们很少见依据一种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情况。正如在现实当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单纯的教师中心论或儿童中心论。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例如,在有些领域,大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为大脑的高级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以利于创新。所以,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来确定教和学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谈谈练习与创新的关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谓“创新”。一般认为,创新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层含义是指个体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思想或事物。这是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考虑的。第二层含义指从属于某一团体或组织的个体发现或提出该团体或组织中其他成员从未发现或提出的东西。这是从某一个领域的角度来界定的。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发现或提出人类未曾发现过的东西。这是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界定的。如果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这三个层面的创新的价值是相等的,因为它们都促进了个体思维的发展,增加了个体的体验,改变了个体的知识结构,尽管在社会价值或意义上来看它们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本文所说的创新主要指的是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的。对学生提出的创新要求应该主要属于这个层次。
  创新主要体现在问题解决过程当中,是大脑进行心理操作的过程以及思维活动的结晶。根据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思维活动是在工作记忆中进行的。具体过程是:根据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的具体情况,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的知识或经验(所谓“问题”,是指一个人首次遇到且没有现成的可回忆的经验来解决的情境),这两方面在工作记忆当中进行相互作用,重新组合,以至问题解决,形成新的规则或认识。这就是认知心理学所理解的创新过程。由此可见,创新并非空中楼阁,不是凭空想象或单凭创新方法或技巧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以大量的前提性的、基础性的知识为基础的,即上面提到的长时记忆中的知识或经验。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米勒(Miller,1965)断言,储存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数量为5到9个单元;西蒙(1974)认为工作记忆大约只能保存5个单元。确切的数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数字很小,也就是说工作记忆的储存空间和能力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工作记忆常被看作人类信息加工系统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尽量为高级思维活动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复杂问题的解决更多需要的是高级思维活动。
  其次,当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分类如图1(这只是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其中,陈述性知识是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事物状况的知识,如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们如何做事的知识,如如何做分数的加减法、如何使符号与其意义相匹配、如何到商场买东西或到银行存款等。依据知识自动化的程度,程序性知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自动化的(automatic)和有控制的(controlled)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程序性知识,又有助于获得更多的陈述性知识。无论是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还是程序性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不断地掌握或矫正知识进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例如,图式是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之一。儿童在形成关于自行车的图式过程中,刚开始可能形成以下图式:自行车能带东西,大力踩踏,有车轮子、把手和座位。当儿童下一次看到三轮车时,他可能会指着说:“这是自行车。”在一旁的成人会纠正说:“这是三轮车,你看它有三个轮子,而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经过多次练习,儿童最终形成了关于自行车的正确的图式。初次形成的图式往往是不精确的,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关于自行车的图式,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改进自己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关于自行车的图式,逐渐使之趋向精确化。同样,许多学生初次学习某种知识时往往不能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而是通过大量的练习,不断的反馈,逐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精确化。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一是认知阶段。此阶段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学生说出一步或想到一步,才能执行一步,每一步都要做出大量的有意识的控制,并且获得的是陈述性知识。二是联系阶段,即学生逐渐把在第一阶段中获得的有关条件与相应的行动逐渐地连贯起来,并使每一组“条件——行动”之间连接起来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随着进一步的练习,使一系列的“条件——行动”之间逐渐连贯起来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达到自动化程度以后,再执行某一行动时,行为主体对行为的有意识的监控会非常少,几乎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在获得有关分数的加减法等复杂规则时,会需要更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可能熟练的掌握。只有基本的规则熟练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后,学生才可能为分析更为复杂的任务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
  使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有很大的益处,那就是为高级思维活动腾出更多的思维空间,来处理更为复杂、更高层次的任务,用更多的时间处理需要大量意识来监控的任务(如批判性思维、归纳或演绎,判断事物之间的联系等活动)。因为在任何时候用于心理运作的工作记忆的空间是有限的。对某些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知识的有意识监控的降低利于思考更复杂的事物,利于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创新。“一心不可二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知识的自动化过程实际上是在人的大脑中对知识进行编码并储存的过程。知识一旦被编码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要想对这些知识再进行改变是很困难的。因为当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对获得的程序进行编码并达到自动化之后,人在执行这些程序时就不再会去考虑其中哪一步是否正确或哪一步是否会产生预期的行为,通俗地说就是习惯成自然,对于习惯了的东西,我们往往很少去考虑它的正确性。所以,对某些知识进行自动化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知识或程序步骤的正确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程序化。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若我们不去有意识地注意或仔细思考,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们往往会不加分析地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死记硬背许多东西,特别是单纯地重复。难怪许多人批评学校搞“题海战术”,压抑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不加分析的练习不仅无助于人的创新,反而可能在人的某些行为上形成定势,禁锢人的头脑,阻碍人的创新活动。例如,许多学校临考前让学生背范文以应付高考的作文,这种做法就不利于学生写作时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程序化的知识是指那些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知识,而对那些答案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或知识是不能程序化的。如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训练等是不能程序化的,否则,真的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练习与学生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注意所学知识的类型。其中,陈述性知识和能够实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有意义的练习逐步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降低意识对它们的监控程度,为需要大量的意识来监控的思维活动腾出更多的空间,促进问题的解决。对知识的类型及其获得过程不加分析,只是通过长时间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能阻碍或压抑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