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用文化理念营造数学课堂

作者:殷建连




  提起数学,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象:许多人感到数学总是一大堆数字、符号、理论、法则,数学内容是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古怪、离奇的数学符号和公式就像“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正如波里亚所说:“……数学在各个课程中是最不得人心的一门功课,其名声不佳……未来的教师通过初级学校学会讨厌数学……他们返回初级学校又教育新的一代讨厌数学。”实际上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模仿、演练、背诵。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数学成了单一的公式、证明等的学习,使得数学=逻辑、数学=形式、数学=严格,或许还有数学=枯燥等观念主导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从而大大弱化了数学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如何营造文化数学氛围,建构数学教育新理念则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让严肃的数学教学变成轻松的文化交流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一种双边乃至多边的交往形式。因此,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教师要正确认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其时代特征,充分理解数学学习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对知识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因此,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文化的数学教学,体现在课堂上应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即改变“教材——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这种单向信息传输模式,同时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学术研究的氛围,在教师、教材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更为理想的、全方位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以教材为中介的复杂的师生多向交流关系:教师在集体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动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包括自己进行反复的思想交流。教材是师生交往活动的中介,是学习者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活动的成果,因为每个学习者都可以修正、补充、完善教材;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内容的实践者。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应该理解并尊重学习的个性化特征,既允许学习的过程存在“时间差”,也允许学习的过程存在“路径差”;既肯定学生学习的成果,也重视学生学习的困难;既要提倡合作学习,也要提倡独立思考;既要进行学习策略的示范,也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对于学生来讲,积极培养学习习惯,正确选择学习内容,恰当制定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科学使用学习工具,适时调整学习方法,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努力形成学习风格等等,都应该受到特别重视。在这样的文化交流环境中,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而这,无疑是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二、让感性的过程成为理性数学结果的文化传播方式
  
  数学是理性的,但理性的结果应该有着非常感性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便是在“主动建构,相互交流,亲身感受的过程中去探索数学知识”,这种过程展示或者说知识的传播方式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1)注重数学知识的教育形态。数学的表现形式是枯燥的,过多形式化的数学结论给人以冰冷的感觉,这正是数学难学的原因。但数学的思考却是火热的、生动活泼的。数学充满了智慧和人生哲理,细心观察、精心领悟定会欣赏到冰冷而美丽的数学。人类的经验是整体的,不仅有关于“是什么”的事实知识,而且有“怎么样”的策略性或智慧性知识,还有“为什么”的价值性知识。师生通过整体人格相遇,在教学过程中充满智力的刺激,迸发着思想的火花,激荡着情感的喜悦,创造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教师的任务就是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成教育形态,化“冰冷的美丽”为“火热的思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讲述自己对一个个问题的认识经历及复杂的情感交织,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为知识插上情感的翅膀,让讲授披上艺术的灵光”,何愁数学不受人欢迎,又何愁改变不了“数字符号冷冰无情”的局面呢?
  (2)超越数学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纷杂繁多既是优势又是局限,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会禁锢教师的自由发挥,由此就需要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超越模式,跳出模式的形式,升华模式的本质。超越一:熟谙模式的教学情境,发展模式的积极效应,避免模式的负迁移作用,因地制宜,因课施教,把握好模式对课型的显性影响;超越二:善于“摆脱”已有模式的“形”的束缚,体悟出模式的内在“神韵”。透过模式外在的表现形式,体味模式深层内隐的灵魂和意义;超越三:要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的、适用于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把这种模式创造上升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一套正确的课堂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学模式的超越不是为了教学形式的需要,而是藉形式丰富的模式去展现数学自身的魅力,让形式化的数学借着灵活多变的模式平台向学生充分展现它的教育价值。如果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识水平、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文化气质以及知识结构,则可以肯定地说,这堂课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征,摒弃了模式带来的局限,挖掘了人的潜能,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换而言之,一堂结构合理、模式灵活的课本身就是科学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深刻的文化洗礼。其实,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驾驭模式之舟将学生送到彼岸,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那么幸福和惬意。这就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价值,而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过程程序化、个性化、全面化、人文化。没有这些过程,数学的文化精神便没有了载体。
  
  三、让文化的数学变得更加文学化
  
  这种文学化有别于纯文学意义上的浮华词藻,其目的是借文学的肢体还数学的灵魂,使枯燥的数学形式变成生动的文学载体。
  (1)融入数学史,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文化气息。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除了烘托教学气氛之外,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经历数学思想、定义、概念和定理等产生的过程。当然,不是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进行摸索,而是在对数学史有深刻认识的教师的指导下,在理解数学的基础上,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让学生体验“再创造”时的思维过程。应该说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背后都有一个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每一个知识内容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数学故事,每一次数学发展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天才。著名的杨辉三角,多面体的欧拉定理,斐波那契数列,向量的出现……数学教材所负载的数学文化是凝重厚实的,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品质,作为“大众数学”观下的一种文化形态,数学史有着它无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关键在于教学者如何去把握这些文化现象,如何感受这些文化气息。
  (2)欣赏数学美,引领学生经受数学美的文化熏陶。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无上的美。”“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有其自身的美,数学美的含义是丰富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普遍性等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数学是形式化的,形式化的数学来源于实践,经过抽象、提炼、演绎后自然产生了形式上的和谐——自然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统一美……这种美是具体的,并且成了令人神往的一个数学美的景观。但数学的美又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亮丽和潇洒,甚至也不像其他社会美那么直观和具体,它抽象、严谨、深沉、冷峻而含蓄,是一种理智的美。数学美要求欣赏者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而且还要求其摒弃任何主观情感,这样才能体味其美的真谛。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美、感受数学美、欣赏数学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实践表明,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堂文化,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它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既照顾了数学教育本身的特点,但又不局限于数学知识传授这一狭隘的圈子和范畴,而是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认识数学教育,把数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真正联系在了一起。数学课堂教学中多些文化气息,不仅仅是活跃气氛,而且是教师把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的一种方法、一种艺术。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教学,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这种教学艺术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徐利治.数学方法论选讲.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 袁建.超越数学模式.师道,2003(10).
  [5] 曾峥.略论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通报,2002(2).
  [6] 左学红,冯书楷.增加数学课的文化氛围.中学理科教学,2001(12).
  [7] 顾泠沅.寻找中间地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