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思想政治课授课艺术探究

作者:郭文英




  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注重学科真理性、知识性、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同时,一定要推敲教学的艺术,寻找学生乐学的源泉和动力,把授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挖掘学生身上被深深掩埋着的生机和活力。
  
  一、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教学过程本就是教和学相长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是在了解学生的认知、喜爱、接受能力等特点前提下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在的中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敏捷,但整体来说抽象思维能力差,对知识的掌握也缺乏整体性。而思想政治课偏偏又是一门理论抽象、内容枯燥且具有滞后性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突出因材施教,即打破单纯的照本宣科,以教材为蓝本,以学生为主体,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保证学科真理性、规律性的前提下,更多地将教材生活化、时代化和学生化。
  
  二、做好导语,引起注意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端,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这一节课的成败,讲得好可以让学生引起高度注意,反之则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降低授课效率。当然,导语可以形式多样,如成语法、设置悬念法以及脉络法等。人要生存就要必须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当你逛商场挑选漂亮的衣服,当坐在电视机前学习外语或欣赏精彩的体育比赛时,在你抱怨自己家狭小或庆贺别人乔迁之喜时,中间就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这就是家庭消费问题。消费虽然是个人问题,但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关系到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因此作为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那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呢?大家通过本节的学习就可以掌握。
  
  三、声情并貌,生动教学
  
  1.语言要生动
  亚里士多德说过:“被感情所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惟有真正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思考。如果你想使你的语言感动别人,那就必须在语言中注入自己的血液。”因此无论是和学生进行交流,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考,都要推敲语言。首先,语言要简洁幽默。如讲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要判断此物是否是商品,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即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比如阳光;第二,必须用于交换,即作为劳动产品没有或不能用于市场交换,一定不是商品,比如人。学生听后开怀大笑,微笑中表示着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之意。其次,语言要善变。即教师在很多时候要视学生的精神状况以及内容需要,选择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当教师看到学生注意力集中时,教师适时抓住教材中的关键,以少而精的语言将重点交待清楚,切忌反复,降低授课效率。当学生注意力分散,如有人打瞌睡或小声讲话时,教师可暂时离开教材内容,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笑话,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巧妙将谈话内容转移到教材内容上。比如在讲到商品部分时,发现有学生打瞌睡,我大声说:有要鱼的吗?我这里鱼很多,便宜处理了。大家哈哈大笑,瞌睡的学生揉揉眼也跟着笑了。其实,这种讲法与一般讲课方法相比之所以大相径庭,区别就在语言的表达。这充分表明生动诙谐的语言就如同一个大的磁场,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理解着所讲内容,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以情动情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师无论是讲述还是提问,是设疑还是举例,都应该积极增进情感因素,合理运用自己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营造一种以情感情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例如,讲到“和平与发展”部分时,我用了“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当我用低沉的声音严肃地说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造成3人死亡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的事件,教室一片寂静,我的声音是哽咽的,而学生们愤怒的眼神和严肃的面孔表达了他们对北约的痛恨和对英灵的深深悼念。我继续说:虽然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和全国政协与美国为首的北约进行了坚决斗争,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向世界昭示中国不可欺,中华民族不可辱。但同时也告诫中国人民:要和平,更要发展,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发展,中国必须发展,这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使命,然而,这一光荣的使命靠谁完成呢?学生们充满激情地回答:我们。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还使他们进一步认清了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质和“人权卫士”的真实面貌,也明白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同时还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多渠道创设趣味教学
  
  1.从思维空间中生趣
  倘若教师能时常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学生不仅能知其然,进而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课前串线式粗略点明重心、要点,剩下的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创造、去补白,在关键部分或学生表达不达意时,教师再及时给予补充,真正达到所谓“引导而不直露,启发而不全盘授予”的效果。比如讲到价值——价格——劳动生产率三者关系时,我首先点明三个名词的内涵,然后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要求通过自学和思考后,让学生以“箭头”形式标出三者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学生标出的图示中各有对错,但学习精神之饱满,情绪之高涨,精力之投入,让我倍受启发,又特别满意。
  
  2.置疑引趣
  所谓置疑就是教师在讲课中有意设置问题陷阱,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寻找资料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比如讲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中提到法人和法人代表,在开始讲课时,我怕学生听不懂,于是面面俱到,一丝不漏地把自己的所知和盘托出,其结果是课堂气氛如死水一般。后来我对教法临时调整,故意对法人和法人代表不作解释,但又时时挂在嘴上,于是有一个学生便大胆举手问:老师,什么是法人?他和法人代表不一样吗?我当时很高兴,因为这本身就是学生专心学习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值得表扬和发扬的难能可贵的探索精神。通过置疑、解疑,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乐趣。
  
  3.换位教学引趣
  一般授课都是以教师的讲为核心,这样讲课有其优点,即有计划有条理,但也有其缺点,即让学生养成了等待和被动的懒惰习惯。因此,教师为引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不妨尝试换位教学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主讲,老师坐在台下静听,然后再以学生身份和口气向主讲学生提问题。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给学生事先交代任务,让学生体验教学促使其认真阅读并产生乐趣,达到提高其分析问题和阅读能力的目的。
  
  4.改变视频,增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都是从责任感产生,有的还是从视觉的改变中产生。心理学也表明,学生记忆效果好与坏与所记内容的性质有关,记忆信息新颖在大脑中容易形成清晰的记忆痕迹和深刻的记忆效果。比如多媒体手段,因为它集图像、文字、声音等于一体,不仅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且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仅仅用语言解释显得单调,如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大家欣赏其新颖和乐趣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多形式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可以使课里课外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也可起到增加兴趣的效果。
  
  5.体验实效,凸显学科优势
  针对学生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用,学习是为应付考试的实际,教师要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课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教育,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为用而学”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比如让学生用价值规律理论分析、推敲购物的技巧,知道何时购物便宜实惠,让学生懂得知识的价值,既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深受学生欢迎,这也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
  
  五、切入时事,增加活力
  
  思想政治课不仅具有知识性、科学性,同时也是同国内外基本形势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政治课绝不能关起门来,处在一种孤立的、封闭状态中。一旦失去了时代的气息,脱离了国内外形势的要求,就会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失去活力和生机。因此政治课教学中要适时切入时事,比如中俄、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海湾局势的最新发展,社会就业趋势等,使思想政治课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总之,生动活跃的教学方式、诙谐有趣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举例等,可使本来枯燥的理论教学焕发生机,同时可唤醒学生被淹没已久的潜能,启封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紧闭已久的心胸,使学生的潜能和情感得以释放。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