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探析

作者:刘素芬




  从我国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互动,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主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
  
  一、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状况
  
  1.满堂灌——教师单向的“动”
  表现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讲风太盛”,用教师整节课的“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一直讲,学生一直听、记,有的老师讲得明白,学生也听得明白,有的老师讲得海阔天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教法往往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且不管容器形状有别,大小有异,承受力不一,一味地硬性灌输。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主要靠“三本”(教材、教参、教案),“一嘴一笔”,很少使用辅助性材料或电教媒体。教学过程封闭,机械死板,一切都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反对存疑,以教师的思维占有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过程。所有这些,形成了霸道的教风和既惟书又惟上的学风,缩小了学生的视野,窒息了思维的发展,学生的人性发展受到限制,道德情感受到压抑,创新的意识、品质和能力无情地被扼杀了。
  
  2.满堂问——表层上的师生互动
  表现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问风太盛”,曲解了灌输的启发性,拘泥于形式上的提问,把德育内容加工成一系列问题,美其名曰“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些高难度的或过于简单化的或不具备多大启发意义的问题。学生不会回答,或答非所问,或机械性回答,这种满堂问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既定的圈子里,学生变成了教师实现教案、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得不到培养,创新精神无从发展。而且,教师问学生答,是教师“赶着”学生奔向既定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亦步亦趋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生从师问”实质上是把学生放在一个从属的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形中被剥夺了。
  
  3.强制管理——教师压抑学生的“动”
  表现为思想品德课教师“管风太盛”,教师的权威意识太浓。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静”,于是用管、卡、禁、制、压等方法来压制学生的“动”,以显示自己的尊严和权威。在“静”的氛围下,教师“讲”的欲望高度膨胀,学生也只有听、记的份了。还有些教师不允许学生犯错误,一旦答错问题就大声斥责,甚至讥讽挖苦等。这种畸形管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怯懦,而不敢越雷池半步,创新的精神和品质逐步消逝了。
  
  二、加强对师生互动的关注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之一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师生互动再次被强调,《纲要》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总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纲要》不仅提出了鲜明的培养目标,而且从“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等一系列的条文中,阐明了具体实施的原则和规定。例如“教学过程”,就强调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明确是“互动”,而不是“被动”,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纲要》还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学会学习”,这不是听老师讲,跟老师学,把老师讲的、课本上学的记住背熟的那种刻板的记忆、重复为主的教学所能达到的。这些改革,不仅要我们理解、认同、接受,更主要的是付诸实施。我们的教学方式必须变革,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真正的互动是师生间情感的沟通融合。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学科教学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教学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位于立体教学目标之首,是思想品德课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深化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理解。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师生间简单的一唱一和,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还应包括思维的互动、情感的互动和心灵的互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教师要在课堂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三、教师善于关注学生的“说”是师生互动的核心
  
  在师生互动中,由于“说”的双边性、多边性,“说”不再为教师所独有,初中生应该获得“说”的时间和空间。由此,学生作为自主言说的主体就有了现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和愿望,并要爱护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营造出生动、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方面,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导“说”。思想品德课堂上必须先有学生“说”的声音,然后才有老师的倾听和评议。课堂安静对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必要的,听不到任何声音的课堂并不是优秀的课堂。为了让思想品德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由“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导师的角色,这里的“导”,不是导结论、导答案,而是导疑、导思、导问。
  首先,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初中生不愿提问、不敢提问、懒得提问是造成思想品德课堂死气沉沉的基本原因。要使学生爱提问、敢提问,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转变,以利于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创设出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大胆地提问和讨论。对于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呵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千万不能求全责备。对于一些政治敏感性强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能乱扣帽子或故意回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摆脱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才有提出问题的可能。
  其次,教师要善于在“说”的过程中设置矛盾,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学习中的矛盾就是学习中的“问题”,它是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出前后矛盾的概念,有意识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在矛盾的冲突与转化中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从学生实际道德水平和认识能力出发,设计或安排能够在道德认识上使学生产生混淆的问题。例如,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现实、学校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道德有关问题,利用影视、报刊中的有关道德事件,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评价这些情况或事件中的道德行为是否合理,从而帮助学生对这些问题形成正确的观点,提高其道德判断力。
  再次,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善于倾听。所谓倾听,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学生的各种想法,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敢于倾诉自己的思想,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使学生把好表达、爱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判断,形成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最后,教师“听”完要及时进行点拨式的“说”。所谓“点”就是指点,就是“画龙点睛”或“点石成金”;所谓“拨”就是拨去云雾,使学生开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障碍或疑惑,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教师的及时点拨是灌输领悟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旨在搭桥铺路,释疑解惑。实施这一环节,要注意点拨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从形式上讲,点拨仍然是双向性的,可以是教师问学生或学生问教师,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在“生惑”基础上教师的启发引导。从内容上看,切忌面面俱到,教师的“点拨”是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说”,重点放在“四点一线”上,即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和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一线即知识的横线与纵线联系。另外,在师生、生生相互交流阶段,教师要把握好“点拨”的尺度,学生发言或讨论时,决不是放任自流,任其离题千里或错误百出。从方法上讲,要以启发为主,以提示思路为主。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双边心理互动过程,关注学生内部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作用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有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