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刍议历史课堂的教与学

作者:樊萍萍




  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是必须考虑、值得考虑的大问题,尤其是用什么方法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然而这些思考显然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教学主体:学生为什么学,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得好的重要教学目标,这是过去及现在历史教学中仍在的严重问题。那么,怎样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够以持久的热情,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并从学习中提升其基本素质,树立高尚的人生观和使命感?笔者以为,可从四个方面解决问题。
  
  一、以德为本,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
  
  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升华。若只重视知识引导,忽视价值引导,学生主体人格难以形成。因而,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由这些知识内化后所体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且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学习如何做人。可今日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的大潮下,人们重物质享受,轻道德修养,不少学生追求时尚,好高骛远,贪图享受,缺乏明确的价值观、荣辱观。而历史课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虽不是一门心理健康课,也不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却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德育素材。历史上无数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宝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林则徐,“吾以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的林觉民,“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等无数仁人志士的英雄实例深深地感染着每位学生,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深深教育着每位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认识到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而在学习辛酸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时,清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鸦片战争时的“防民甚于防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借师助剿”,中法战争的“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中日甲午战争的“避战求和”,八国联军之役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等等种种丑恶嘴脸,又使每位同学无比悲愤,激发起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认识到“中华复兴,匹夫有责”。课堂上同学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他们已融入历史,对历史进行反思,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它是在传播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但它就存在于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
  
  二、课前预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历史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变化不断,但无论教学手段怎么改进,都不能忽视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积极性的主动投入。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在应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用教。”这些观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的真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正体现着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小。当然,预习不是盲目通读一遍课文,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为达到预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精心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带有一定思辩性,对历史现象进行纵深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仔细预习。如学《鸦片战争》一节前,笔者以一实例入手要求学生思考:一小学生在《虎门销烟》读后感中写到:“真不知道该如何认识林则徐爷爷,您领导禁烟运动,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却给中国人带来了一场痛苦的战争。”大家赞同这一观点吗?你们如何认识林则徐?如果没有这场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可以避免吗?为什么?上课初,一位学生提问:“我不明白,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资产阶级已拥有很多财富,为什么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远方发动战争?”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多提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私欲。在这种氛围下,我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的。接着,学生结合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等诸多因素,分析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样,由学生分析,教师略加点拨和引导,本节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就轻松解决了。又如在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前,笔者事先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内战初期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议会军无论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占绝对优势,为何战争却屡遭败绩?议会军如何扭转局势转败为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推翻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不久又为何会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这一重返历史舞台的封建君主专制又如何被推翻,最终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一波三折的问题蕴涵着引人入胜的魅力,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通过预习来探究事件的真相和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事件的起伏与资产阶级的双重性密切相关,并使学生认识到: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运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可见,课前预习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赏识,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抛弃旧教育模式下教师高高在上的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其次,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要鼓励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学生提出的奇异想法,要妥善地选择适当角度予以评价,鼓励标新立异。对于分析问题没有谈到点上或分析得很片面的学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思维发展。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的做法和以严厉的语言中断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意识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恰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极好动力。
  
  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俗称第二课堂,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历史课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因而课外活动也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以不冲击、不影响学生正常课业为前提,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打破教室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有机结合,发挥校外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潜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址、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也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热爱历史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举办“今日时政与历史上的今天”专栏,制作课件,编演历史短剧,或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抽象的历史具体化。这些活动本质上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意志的过程,换句话说,是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和体验历史,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提升质疑、解疑的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树立学生在历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视野更加开阔,效果更加理想。
  当然,笔者强调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再起重要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把握大局,把握方向。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必须兼顾每一个环节,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进行合理调整。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正确得当且有机结合,教与学才能得到较完美的价值实现。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