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欠发达地区学校审美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作者:郭明生




  审美教育是指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施教手段,兼以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熏陶,使受教育者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一种感性教育。其本义是与理性教育相补充,对受教者的感知、想象、情感、直觉能力进行培育,使其形成理性与感性、肉体与精神平衡协调的完美人格。这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个活生生的处于社会实践中的公民而言,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更体现为一种生命本体的终极性价值,即不仅使受教育者与对象世界之间建立和谐完美的关系,而且使自身的内在世界和谐有序,美丽高贵。它有着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不可具备的功能。我们认为,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理所当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那种将美育视为德育或智育的一种手段或途径的美育“从属论”观点,无视美育的独立价值,不仅抛弃了康德、席勒等人的美育理论的科学精髓,而且更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在当今知识理性至上,科学教育成压倒之势,学生的个体感性日渐萎缩的学校教育中,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尤其值得防范。我国教育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多次下发指令,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然而,在我国欠发达地区许多学校中,审美教育现状仍然很不容乐观,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课程教学更是徒有虚名。这种不能完整准确地贯彻落实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现象必须加以改变。
  
  一、欠发达地区学校审美教育的缺失及其原因
  
  1.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未能形成合力,审美教育处于无序而松懈的状态。自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高校入学考试这根魔棒就一直扼杀着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学校主体生源及非艺术课教材、试题难度的不断加大,到21世纪初艺术课教学更是越来越被挤压,艺术课时被所谓的主课占用,在欠发达地区的许多中学已是惯例。省属重点中学的艺术教师被边缘化,其自身因此缺乏成就感和事业心。许多农村普通中学则没有艺术课,或由非专业教师挂个虚名——为应付检查,课表上有艺术课,其实是上其他文化课。在高校,由于扩招使生源暴涨,艺术专业也在各高校普遍开设,公共艺术课教师奇缺,许多院校不能正常开设审美教育类课程。有些高校开设了该类选修课,但由于任课教师缺乏对审美普修课价值及必要性的认识,对所开课程热情不足,教学与研究处于松懈的状态。
  作为受教育者,小学阶段审美教育不足,进入中学因缺乏基础,又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达不到课程规定的素质标准,部分考入大学的学生严格意义上讲处于“美盲”状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其审美文化基础之差,给大学实施审美教育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再者,作为施行教学的依据——教材的编写也存在不少弊端。中小学教材内容阶段的侧重性仍显不够,任课教师没有自主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大一统的教材、面面俱到的技法教学内容使施教者无所适从。受教者则因学时过少,对于某一技法还未入门就转学其他内容。在大学,现有的许多教材偏重具体作品的欣赏,编著者津津乐道于某某作品的审美感受,无视受教者的情感与审美态度,这实质上是与审美教育的基本原则背道而驰,使大学生们产生“审美疲劳”,以至于对审美教育产生错误理解及厌烦心理。总之,当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学校审美教育缺乏课程论与教学论意义上的协调统一,未能形成教育教学应有的合力,师资、学生、教材三者之间各自彰显其“惰性”,审美教育的目标因为这种不协调性而难以实现。
  2.领导重视不够,教研机构缺失,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中国艺术历来重视教化功能,这种艺术功能论沿袭至今,使我们学校的某些领导不能完全正视艺术审美教育在人的素质养成及生命境界的提升等方面的多种为德育及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学校审美教育多以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展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措施,但真正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中去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而严格的艺术审美课程教学却未能得到重视,艺术的重要特质——形式美的审美训练未能在受教者身上展开;审美文化的一般修养——艺术史的教学也是盲点。另外,由于经费、师资及观念等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院校单独成立美育教研机构的很少,艺术类选修课程一般都是由校属艺术专业院系的教师兼任,如前所述,其被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中小学虽然设有综合教研室或艺术教研室,但集体备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几近于零。再则,开课教师由于受自身接受的传统艺术专业课程模式及观念的影响,艺术教育理论及艺术史论知识相对较弱,对非艺术专业审美教育课程缺乏应有的理论水平与宽厚的文化视野,又对如何开好该类课程缺乏热情与研究,所以,欠发达地区学校审美教育的师资水平也不容乐观。
  3.来自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冲击构成了对高校审美文化教育严峻的挑战。(1)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了复杂的变化。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拜金主义、享乐思想的蔓延,致使许多在校生德育教化水平难以提高,审美教育因此而增大了负荷。(2)多形态、多层次生活需求的挑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文化思潮的渗入,使校园审美文化原有的活动方式和内容难以满足师生的需要,学校审美教育面临文化生活多样化、审美取向多元化的挑战。(3)网络文化兴起的挑战。网络文化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像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成长中的当代学生以较大的消极影响,不少学生因此而思想荒芜、感性迷乱、审美个性缺失、审美趣味庸俗化。上述种种挑战,使学校审美文化教育更呈贫弱的态势。
  
  二、重构欠发达地区学校审美教育的思考
  
  1.充分认识美育的功能与地位,成立专职机构,规范教学管理。审美教育是德、智、体三育所不可替代的一种素质教育,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把美育与其他三育并置,正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功能。学校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广大教师都应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去认识美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才可能有实际行动的自觉与坚定。毋庸讳言,学校中某些领导与教师对美育的不重视,除了高考升学和就业压力等其他原因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源即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本身也未必接受了足够的审美文化教育,对审美文化缺乏发自内心的主动性、鉴赏力和崇敬感,审美情怀渐趋麻木。因此,建议在教师中倡导提高审美文化修养,要将其视为教师的基本必备素质。同时,应给予审美教育以组织和制度的保障,建议尽快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在大学要组建独立的美育教研室或艺术教育中心,中小学则应进一步完善艺术教研室的工作,明确其职责与权力,使其在规划学科发展、教师的职称申报、工作量考核、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不受歧视,这是当前欠发达地区学校重构审美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再则,必须规范教学管理,要充分注意到审美教育在教学手段、方法、条件及时间等方面的特殊性,要有针对性地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必须能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使得审美教育亦如其他学科教育一样规范化、制度化。
  2.建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重视教材教法研究。学校美育课程以各门类艺术课为主,其宗旨是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受教者的审美文化素质,提升其生命境界和生活质量。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中,一要考虑学习时间有限;二要注意理论与技能相结合;三要充分发挥艺术课“寓教于乐”的特性,把感性教育的特征与宗旨充分体现出来。建议从中学到大学都应让学生自主选一至二门技法课,同时限选一门艺术文化知识必修课,该门课程应就艺术与现实、艺术与心灵、艺术与创造、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技、艺术与应用、艺术与接受等问题作出理论的阐释,使学生面对艺术本体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晓艺术的价值与意义,从理性的层面掀开艺术的面纱,进而亲近与崇尚艺术。该课程的讲述宜与鉴赏结合起来,以理论带鉴赏,或以鉴赏带理论,再加上学生自选的技法课,两至三门课程完成从技法、鉴赏到理论一个完整的艺术课程体系。由于受旧有的重技法轻人文的艺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审美教育对于艺术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而言,实质上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教师应根据对象及目标的变化,研究制订与专业教学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宜适当加入人文知识,要充分注意到感性教育重视个体体验和情感激发与渲泄的特征,要将受教育者引导到审美情境当中去,使学生乐于学习,从而取得成效。
  3.拓宽教育渠道,优化美育环境,加强审美实践。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与最美的情感,这无疑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美的文化不仅在艺术教材里,也活生生地存在于社会与自然当中。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应当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大门,走进自然与社会,走进艺术现场与文化村落,使之亲临美的世界,感受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审美实践中达到情感的历练与感性的张扬。环境是无声而显效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影响人、塑造人的综合教育力量,学校应在校园文化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建设中处处不忘审美文化的重要性,使校园文化发挥其“化育人文”的作用。要抢占网络平台,抵制腐朽文化,开展健康向上、引人入胜的网络文化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高雅的审美实践活动当中来。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