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青少年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心理治疗
作者:曹晓虎
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有其复杂的原因,但心理原因是内因。所以心理治疗必不可少。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和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因为成绩不好,逃避学习,有的是因为家庭问题,逃避亲人,也有一些对社会不满,到网络上去发泄。这些可以归结为逃避责任,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当然,更多的是沉迷于某种游戏之中。从主观上讲,逃避心理和迷恋心理是网瘾的主要成因。
网络内容丰富,网瘾情况复杂,这里只能从某种角度对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对于青少年来说,沉迷于网络游戏最为典型。网络本质上是虚拟世界,但是又有真实性,这种真实性对于网民来说就是能够带来工具性的便利,对于网瘾患者来说就是能够带来心理的满足。因此,网瘾的心理治疗必须破除患者心中虚幻的真实,从而解除这种心理需要的依赖。虚幻的网络空间能够在人的心理上形成真实的印象。网络游戏越来越逼真,人处其中宛如身临其境。赢得一局可以获得若干积分,积分类似于货币的符号,投入精力和时间越多,积分越高。正是这种符号,将人的网络经历实体化,体现出游戏者的成果。另外,网络游戏模拟现实事物及其过程,比如经营、管理、战役、战争、人际交往等等,让人体会到现实中的成功喜悦而不必承担现实中失败的后果。同时,在网络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角色,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对于人们、尤其是想象力丰富的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容易使人沉迷其中。对于网瘾的治疗方案中,经常采用将游戏搬到现实中来的方法,让青少年回到现实世界,但从现实中往往寻找不到能够替代的兴趣点。这正是以往治疗方案收效不大的原因。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治疗网瘾必须让患者真切地意识到这种虚幻性,让他们知道一切不过是电子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轻易改变,就是不具有永恒价值,即“无常性”。积分、密码随时可以被黑客偷盗,也可以被自己通过非游戏的方式改变,不能显示一个人的实际的游戏水平。不仅不具有永恒价值,甚至不具有暂时的价值,积分和游戏水平,只能代表人当时操作鼠标和键盘的技巧,游戏中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不具有真实性,即使获胜,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也许有人将积分卖掉,获得利益,但是这种收获建立在其他人付出的基础上,从发生学角度讲,仍然是兴趣第一,没有别人的兴趣,就没有利益,总体上,收益远远少于付出。
网络是虚幻的,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能有效控制网瘾,所以网瘾的心理治疗可以采取疏导的方式。有一种方法,叫做“欲擒故纵”,在适度的范围内,可以让患者去玩一段时间,先过瘾,让其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多次经历之后再向其说明网络的虚幻性特点,让其切实感觉到“不过如此”,逐渐降低兴趣,从而克服心理对于网络的严重依赖性,在恢复健康心理之后,只要不超过正常范围,可以允许其继续上网。
认识在心理治疗中固然重要,但仅仅有认识是不够的,比如,一个人认识到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但不代表他一定愿意刻苦努力。这时,需要对于网瘾患者的心理分析深入到意志层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方案。网瘾患者像其他“瘾君子”一样,都是沉迷于某种事物不能自拔,主观原因是自制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至关重要。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的能力。自制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提高自制能力可以有效地消解上网成瘾的两个主要内因:逃避责任、上网冲动。
提高自制能力就是培养顽强的意志力,但提高意志力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方面的共同努力。这里所谓不同方面,不仅指外在的各个方面,比如大到社会,小到学校、家庭等,更主要的是患者本身主观心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理性认识、情感、情绪、修养等等。这似乎有点循环论证,从认识深入到意志,意志又要从认识等方面得到说明。但这里没有逻辑混乱,心理的各个层面本身就是相互渗透的,一个意志顽强的人一定是理智的、头脑清醒的人。刚才论证的认识论作用再次体现出来,不再赘述。再说情感。情感的变化,尤其是道德情感的变化对于一个人的意志影响(同样)重大,一个人感觉受到屈辱之后往往会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意志力有质的提高,此所谓哀兵必胜。因此,让“网虫”感觉到某种屈辱可能有治疗效果,但这种方法应当慎用,因为这种方法是“险招”,既可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有些人在压力面前倾向于退缩,而不是前进。究竟是选择一蹶不振还是选择凤凰涅槃,因人而异,对于意志薄弱的网瘾患者,不能抱有幻想。但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启发意义,在特定情况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使用。因为人的心理构成复杂,某种刺激有可能极大地调动人的潜力。
其他心理因素对于意志培养的作用很大,意志自身的磨练更为重要。其他心理因素的作用都要通过意志起作用,转化为实际行动。意志的磨练就是有意识地做一些有益处、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意志的磨练是逆着不良习惯而动,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克服脾气暴躁,就要自觉地控制情绪,遇到可气的事情不去生气。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修身养性”。与戒瘾过程一样,治疗网瘾自始至终都要经历意志的考验和磨练。网瘾之所以难以戒除,是因为上网已经形成习惯。在不上网时,虽然人本身没有什么损失,但通过自觉不自觉的“经验回忆”,人能够回味上网的愉悦,这种愉悦得不到满足,只能重新回到自己喜欢的网络空间上,人才能够恢复心理常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针锋相对,逐步培养不上网的习惯,克服上网的习惯。使网瘾患者彻底断除接触网络的机会,使“过程回忆”淡化,直至中断。很多网游上瘾者有这种经历,即沉迷一种游戏不能自拔,干脆把该游戏程序彻底删除,往往能够有效克制网瘾,这是“矫枉过正”的方法,虽然开始会非常难受,但效果较好。
总之,治疗网瘾应该综合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患者的综合心理素质。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