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不同年级中学生音乐能力研究

作者:段永慧




  中学阶段各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状况怎样?各年级学生的音乐能力发展是否存在差异?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对山西省不同地区的232名中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了调查,并作了有关分析,旨在了解各年级中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以供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教育管理人员参考。
  
  一、调查方案设计
  
  1.研究方法:采用测试法和访谈法。
  2.测试内容:对中学生的基本音乐能力进行测试。包括:音高辨别力测验、音色感测验、节奏感测验、速度感测验、旋律感测验、和声感测验、调式感测验、音乐记忆力测验、音乐想象力测验、判断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等十个方面的内容,总分在0~20分之间。
  3.研究被试:被试为从山西省太原市三十三中、四十七中、四十八中、临汾市七中及运城市垣曲县有色公司子弟中学随机抽取的32个班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中学生244名(初三、高三年级音乐课停上,故没有选择被试)。
  4.测试工具:本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了曹理先生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编写的“中小学生音乐能力测验卷”,经有关专家对问卷设计和所有项目进行论证,同时结合音乐学习的特点及本人的教学经验,经多次修改而成。
  5.数据处理: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4份,回收有效试卷232份,有效试卷的回收率为95.08%。调查数据采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录入、管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
  232名中学生在音乐能力测试中的平均得分为13.06分,有52.16%的学生未达到平均分数,优秀率仅为7.76%。通过测试我们发现:山西省中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总体状况不是很好,这与学校对各年级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均不重视有很大关系。测试的四个年级中,初二年级学生的总体音乐能力最高,高一年级学生的总体音乐能力最低。音乐能力总体状况的年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初二年级、初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一年级。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初高中音乐教学的区别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看出:初中音乐教学的内容更偏重于音乐知识与音乐技能的学习与掌握;高中音乐教学的内容则完全是音乐欣赏。相比而言初中的音乐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而现行的高中音乐课仅为艺术欣赏中的音乐欣赏部分,不包含音乐技能、音乐表现等领域的学习,虽然有的高中教材中结合欣赏安排了一点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但就总体教学而言还是比较单一的。从长远角度来看,中学音乐教育是一个整体,应该包含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音乐素质与音乐能力的提高,并不断满足中学生音乐审美的需求。
  (2)学校音乐教学的中途间断
  从小学生至中学生,人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在惊人的发展变化之中,到初中阶段学生的音乐认识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其音乐感知觉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听觉的灵敏度已接近或超过成人的水平。到初二年级,学生已逐步形成音乐审美态度,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以及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等多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此时不间断的音乐教育,不仅可使中学生的各项音乐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为高中阶段学生的欣赏学习打下坚固的基础,更为其树立终身参与音乐审美学习的意识起到关键作用。但令人遗憾的现状却是到初三年级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宣布:音乐课停上。原因只有一个:应对中考。即使有个别学校初三年级的课程表上写有“音乐”课,那也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装装样子而已。
  初三年级音乐课的中断使学生升入高一年级后,在一些具体能力方面甚至低于初一年级学生。多年培养的音乐审美习惯、音乐审美态度在脱离了有效的教学指导后,学生们在音乐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盲目性和开放性,加上处于青春期,中学生的情绪极富波动性而且情绪体验强烈,这使他们很快地沉入到“流行音乐”中,并以此来填补他们心灵上对音乐的渴望。尽管这一时期他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达到中学阶段最高,学校在高中阶段又再次开设了音乐欣赏课,但却是他们最远离音乐课本的一段时期,因为教材内容的古典性、艺术性、思想性与他们眼前的“流行音乐”格格不入,这样的状况到高二年级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点希望引起学校及相应管理部门的思考与重视。
  (3)学校音乐环境的差异
  尽管初、高学生都面临升学考试,但高考的压力远大于中考,高中阶段的音乐课也越来越多的成为学生们大脑放松、休息的时段。此时,初中年级的学生则相对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倾听或学习音乐,加上中学阶段与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截然不同,初中的音乐教育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功能,强调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音乐表现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和美的熏陶,学生们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及时的和最佳的教育培养,从而出现了音乐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高峰。
  2.具体能力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初二年级学生有多项具体能力测试成绩为中学阶段最高,他们在音高辨别力、音色感、和声感、调式感、音乐记忆力、判断乐曲的音乐表现等多项能力测试中占有优势。但还有一些能力在初二年级达到高峰后至高二年级又落到低谷,这样的调查结果与我们惯有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逐年提高的认识相违背,分析各年级学生具体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将为我们的中学音乐教学提供很好的依据。
  在测试中,“音高辨别力”和“判断乐曲的音乐表现”这两项能力在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最高,在高一年级出现下滑。“和声感”的发展在初二年级达到最高水平,至高中阶段开始下降且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和声感”低于初一年级。
  “速度感”和“音乐记忆力”的发展从初一年级到高二年级逐渐下降,这是两项比较容易培养与发展的能力,测试成绩的逐级下降,说明随着年级的提高,对这两项能力的培养不能放松。
  “音色感”的发展从初二年级的最高到高二年级的最低成绩落差最大。这说明在高中阶段的欣赏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了引导学生关注作品本身,忽略了引导学生对乐队中不同乐器及其音色的了解与体验。
  “节奏感”在初二年级表现的最弱,至高二年级逐步向上提高,这也是唯一的一项在初二年级表现最弱的能力。
  “调式感”的发展在所有能力发展中表现为最弱,初一年级到初二年级略有发展到高中阶段彻底下落,成绩甚至低于初一年级,由此可以看出调式感的训练在教学中是一个弱项。这项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指导起来并不复杂,只要在作品欣赏中反复分析、引导,学生们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当然它建立在良好的听觉体验上,这说明在教学中“调式感”的培养与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仅有“判断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这一项能力是随着中学生年级的升高而平行增长的能力。这表明高中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能力伴随着他们知识结构的拓宽、内心情感世界的丰富、心理发展的成熟在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境界也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对中学音乐教育的建议
  
  1.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塑造健康心灵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学校应重视对音乐教学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同时应积极开展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创造机会。
  2.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音乐教师应注重在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相关的审美知识与修养等方面加强学习,以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视角的把握音乐形象,理解音乐内容。同时,音乐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引导学生了解中外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和各种音乐文化现象,为欣赏、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创造条件。
  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音乐能力
  以上调查表明:我们的音乐教育缺乏对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中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有效指导,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要多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与情感传达的机会。同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该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初中学生应该在感知的基础上加强对音乐的理解;高中学生由于他们各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加强其欣赏过程中的审美评价与交流就显得更加重要。
  音乐素养是国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审美理想、审美需求与审美能力的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中学阶段是我国大多数国民接受学校系统音乐教育的终结阶段(大学期间或是成年以后所接触的音乐内容大多是交响乐欣赏、讲座、各种音乐比赛活动、音乐会等),也是学校系统音乐教育的最后一块阵地。我们应从音乐教育管理、音乐教育者、音乐教育方式等各方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因为这将对一个人终身的音乐欣赏趣味、音乐审美需求与音乐审美生活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