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特点与功能

作者:蒋俊梅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是指教师运用目光、面部表情、姿态、手势等无声语言或语音、语速、语调等辅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行为。大凡优秀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都很重视非言语行为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明确指出:“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面部表情上。”[1]“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们,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细枝末节’……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2]我们认为,师范院校在培养未来教师时尤其应在这方面引起应有的重视。教师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教育功能,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对教师提高非语言表达艺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特点
  
  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发生在特定条件下,因此除带有一般非言语行为的特点外,还有一些独特之处。
  1.辅助性
  大部分非言语行为不是代替言语而是伴随着语言行为同时出现的,是对语言表达信息量的重要补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通常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言语行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言语行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只有言语而没有非言语因素,那么师生间的交流将是平淡乏味的;如果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不能协调一致,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怪动作,削弱言语的表现力。
  2.连续性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从身体上不间断地、连续地发出的。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人也许能够停止说话,却不能停止发出信息。因为一个人停止对他人的言语应对时,姿势和表情仍继续相互作用。[3]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形象地说:“没有一个人能不泄漏私情。即使他的嘴唇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却会喋喋不休地泄漏天机。”教师只要走进教室,他的非言语行为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发出信息,并被学生所感受到。这一特点提醒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免不经意间的非言语信息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3.真实性
  有研究表明,非言语行为显示人的内心世界的效果是言语行为的五倍。因为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义大多属理性层面,经过加工整理后披上了一定的伪装,有时甚至与人们的内心想法截然相反,所谓“言不由衷”即属此类。而非言语行为则总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因此更加真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自觉运用非言语行为表情达意,以真情实感来感染和教育学生。
  4.情境性
  教学非言语行为的“词汇意义”与表达的情境紧密相关,脱离开具体情境,其“词汇意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和学生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通过非言语手段达到沟通的,而具有表达不确定性的非言语手段在一定的情境下其表达又往往是确切的,要确切分辨、判断其具体符号意义,不仅要综合身势情态的各种符号信息,还应观察语境,掌握统一的或类似的非言语行为编码系统,以师生双方相互理解、配合默契为前提,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不用言传便可意会了。
  
  二、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4]的确,不能合理而有效地利用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功能:
  1.辅助课堂讲授
  许多优秀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教师讲课好比演员演戏,演戏不但要唱,而且还要配以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才能吸引观众。教师上课也同样要讲做结合,声情并茂,才能吸引学生,达到良好的效果。“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不仅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自然、得体的姿态语。”[5]这主要表现在:
  (1)非言语行为可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受教师非言语行为即教师的表情、眼神、身姿、手势等的制约,教师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因而,积极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绪体验,激发和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如教师在课堂上态度认真、精神焕发、目光敏锐、举手投足得体自如,处处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仅能增强传授内容的信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教师在课堂上和颜悦色,语调亲切,常用微笑、点头和期待赞许的目光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学生必然会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换言之,利用非言语行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往往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重要举措。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正是由于发挥了情感的信号功能,使学生感受到从教师的语气、眼神等非言语行为中流露出来的期望之情而产生的奇妙现象。
  (2)非言语行为可增强讲授内容的生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对形象、具体的非言语行为更加敏感。特别是对于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非言语行为往往具有较大的魅力,可完美补充或表现文字表达的未尽之意。例如,教学中讲“跽”、“打千”、“作揖”、“白鹤晾翅”等词语,如果用语言讲述给学生听,可能讲上一大通,学生仍难以领会其中之义,这里教师一个动作,学生就可心领神会。
  (3)非言语行为可延缓学习疲劳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言语形式照本宣科或坐而论道,既无表情,也无动作,把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讲得单调、干瘪,学生听课就会感到平淡乏味,如同嚼蜡,继而产生疲劳感,甚至思维停滞,拒收信息。相反,如果教师运用一定的非言语行为配合讲授,则可实现对学生视、听感官的全面刺激,引起并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加学生信息系统的摄取功能,增大信息的摄入量,获得清晰、准确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2.反馈课堂教学信息
  反馈是课堂教学活动调节的重要机制。一名教师要顺利组织教学活动,单凭信息输出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受控对象即学生身上获得种种反馈信息,继而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在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下,学生的言语行为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最适当、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言语行为。
  (1)观察学生的眼神,可以获得对教学效果判断的有益反馈。学生上课时的眼神,是反映其心理状况的“寒暑表”。学生对旧知识是否牢记,对新知识是否接受,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全都写在脸上,尤其集中在眼神里。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例如,当教师讲完一部分内容后,只需观察一下学生的眼睛,通过他们的眼神就可了解学生是认同、理解了,还是迷茫、困惑。
  (2)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姿态、手势与教师的接近度等其他非言语行为也能传输重要的教学反馈信息。学生听课时,如果面带笑容、频频点头、身体前倾,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已经理解,并且很感兴趣;如果有面露难色、皱眉、挠头等现象,教师应反思自己在知识传授的数量上是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记笔记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将笔拿起又放下,此时,教师应检查讲课速度是否太快;学生听讲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时,教师要考虑讲授的内容是否枯燥乏味,或者学生是身体不适还是有其他原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