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培养

作者:刘凤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体育社会化的程度也在逐步加深,人们在从事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被体育运动所呈现的各种美所深深吸引。体育素养是指个人在体育道德、知识、行为、技能和审美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培养和训练所能达到的能力、水平和品质。体育审美作为体育素养的一部分,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能够感知与体验、欣赏和表达体育美。就学生而言,需要学会懂美、审美;学会用美的知识来塑造自我、美化生活,并将美迁移到今后的工作和事业的创造之中。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对时代的变革,应及时调整陈旧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把体育课当作健身课的做法,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体育美学原理,将美学理论同具体的体育实践相结合,积极寻求培养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途径,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审美情趣,这样就能够促使学校的体育运动迈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一、教师自身体育美学理论的学习与体育美学意识的增强
  
  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体育美学是从母学科里生长出来的,体育和美密切相关,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就意味着身心协调发展,提高身体机能,就蕴含着健康美、素质美、心灵美等等。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体育美,了解体育美的感染性、社会性、创造性,进而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增强对体育运动的感受力、表现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掌握基本的美学理论的前提下,结合课程内容阐述美学原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丰富多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既有针对性,又不失趣味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和热爱。
  体育美学的构建与发展,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体育美学将愈来愈显示出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未来,体育审美功能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体育美学也将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成为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指南,成为人们完善自身、陶冶心灵、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加强美学理论专著的学习和掌握,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是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自身包含着许多审美因素,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教师的一些外在美会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但现在,随着知识结构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仅仅满足于只是在操场上跑几圈、跳几下或是扭几扭,如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一块又一块金牌,情不自禁地高呼喝彩,这有力地证明了体育审美教育对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激励作用,使人们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审美的享受、精神的满足、情操的升华、心灵的净化。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从多方面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拓展,加深对体育美学的深悟和理解。如造型、线条、比赛规则、音乐等等。这样,体育美学中的有关人体美、运动美、技术美、艺术美及意志品质美相关理论就会随之阐发出来。所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审美的主体与客体即使有了审美的感受,也无法用语言来表现出来,这种感受的产生,必须要有较强的审美能力,丰富的美学知识以及对各种运动项目的熟稔。教师在传播体育美学理论的过程中,并不是抽象理论的讲解和逻辑现象的罗列,必须是形象具体、生动的,应以美感动人。
  
  二、把握学生的体育运动心理,激发审美情趣
  
  体育美感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根源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根源于体育运动实践。这种运动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独特性,是脱离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到操场去运动和竞赛,甚至可以说是游戏。这种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外在条件,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学生作为这种运动实践活动的主体,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表现各异。当代学生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知识丰富,思维和想象力较高,情感既丰富又稳定,他们的审美心理发展水平也逐渐成熟,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已初步形成。学生的审美意识具有敏锐性、强烈性、丰富性、易变性和憧憬性等特点。他们有的想了解体育课程的具体内容,有的是喜欢体育课程的活动方式,有的则是纯粹是为了过级达标。但无论如何,这些兴趣表现对于学生来讲都是积极向上的。另外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广泛的,通过体育活动,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获得心理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满足又能促使他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积极热情、认真学习、克服困难,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审美情趣。
  根据学生审美情趣特点及心理活动,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他们对体育的兴趣程度,结合具体体育教学项目将美学理论及时融入到授课当中去,并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教学方面的调整。在促进运动技术的学习与掌握的同时,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起到认知审美、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体验美的享受
  
  开展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有益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识。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可以在欢快的环境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体格、体能,培养良好的品行,并根据不同的活动项目,通过对场地、设施、器材的新颖别致的选择与布置,激发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其增加活动欲望。这些带有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观性。学生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到参与竞争机会的均等,获胜机会上的均等,并且即使参与者各方在实力上具有差异性,也会因为活动中的各种偶然因素,如个体之间配合不熟练、多活动的组合,因个体素质、技能的差异,使结果带有偶然性,这样就会使参与者在欢乐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了作为参与者的审美情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展开想象,发展学生对体育审美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迁移思维的能力,使体育成为训练审美的重要手段,从而使体育审美成为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发挥自己审美能力的活动。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增强审美意识。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体育课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在体育运动中,运动美的表现形态是相当复杂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体育运动中的美是那样魅力四射、动人心弦。且不说运动员本身展示的运动美、技术美、力量美、人体美如何,就是我们看到运动员比赛服装、场地设施、体育器材、卫星电视转播、网络数据传输等等现代科技在体育场上的应用,也伴随着现代人类体育运动的发展显现在人们面前,从而提高了人们对运动美审视的修养。在学校,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理论课程经过电化教学设备的演绎,变得不再枯燥,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高科技产品,进行形象化教学,丰富教学中有关审美方面的内容。如观看国际国内经典赛事,组织讨论赛事当中的经典镜头,将体育运动中富有审美特征的动作分解出来,结合理论进行评判,经过教师有目的的对其进行审美情趣的引领,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运动或学习当中,就会不自觉地将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
  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至关重要。当代学生较以往更注重锻炼对气质美与个性美的作用,而不是传统的增强体质,反映出学生对美的需求和对审美的定位。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传授知识、技能、技术,尤其是充分运用体育美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力求体现出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体育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 潘银忠.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黄捷荣.体育美学教程.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3] 朱长喜,谭淑萍.体育与审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4] 胡小明.体育美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5] 苑淑娅,马长生.美育教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