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作者:宫贤平 王惠萍 张美峰




  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行为表现、测量方法、现状、原因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
  
  一、职业倦怠及其表现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临床心理医生Herbert Freudenburger首次将“burnout”(燃尽、耗竭)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描述和界定。从此职业倦怠(职业枯竭)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学者们从企业员工、医护人员、教育工作者等不同的角度开始研究倦怠问题。由于研究者对职业倦怠的认识不同,导致其定义也有所差异。他们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它是倦怠的个体压力维度,表现为个体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干涸,工作热情完全丧失。
  2.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它是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表现为个体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他人,甚至把人看成一件没有生命的物体。
  3.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它是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表现为个体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从而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不愿意付出努力。
  我国的王芳、许燕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她们的研究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包括:“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和“知识枯竭(Intellectual Burnout)”。“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再学习的能力差,知识上有枯竭感。
  
  二、职业倦怠的测量
  
  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主要是问卷法,常用的调查问卷有下面三种:
  1.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
  2.我国研究者修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3.我国研究者自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徐富明等人于2004年自编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他们的研究程序依次为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访谈、形成预试问卷、预试、形成正式问卷和正式施测。该问卷有15个项目,采用Likert量表形式,分5级记分,从“非常符合”(5分)到“非常不符合”(1分)。他们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了3个职业倦怠的因素,分别命名为“情绪疲惫”、“去个人化”和“少成就感”。三个职业倦怠因素的提取和研究构想与Maslach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经检验,该问卷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信效度指标,表明其可以作为测量教师职业倦怠的工具。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越来越多,综述他人的研究,目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
  目前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析方面。研究发现,多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王芳等人的研究发现,男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人性化”、“知识枯竭”三个维度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教师(F值分别为8.667、15.068、10.747,p<0.01);教龄在11~20年的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和个人成就感都显著高于其他教师。伍新春等的研究发现,情绪衰竭的峰值出现在小学教师参加工作的5~10年,中学教师参加工作的11~20年。刘晓明、邵海燕的研究发现参加工作的16~20年是职业倦怠的高峰期,赵玉芳等的研究发现,教龄6~10年是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最严重的阶段。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出现在参加工作的5~20年之间。在倦怠的普遍性上,伍新春等人(2003)和赵玉芳等人(2003)的研究均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在整体上虽然还不严重,但高成就感、低去个性化和相对高的情绪衰竭可能是一种压力不平衡状态的先兆,意味着令人满意的工作成绩是建立在过度支出的基础上。如果继续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不进行必要的调节,倦怠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
  2.与社会支持、职业压力、教学效能感等因素的相关研究
  王芳、许燕的研究表明,从支持来源上看,来源于学生的支持对降低教师职业倦怠作用最大,学校领导的支持作用也相当突出。从支持的类型上看,情感支持(倾听、鼓励、肯定等)对于降低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提高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对缓解知识枯竭没有作用。实际支持(如具体的建议、实际的指导、行为上的配合等)只对增进个人成就感和降低知识枯竭感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刘晓明的研究发现,职业压力直接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症状,职业压力越大(特别是来自考试、人际关系和工作负荷的压力),教师出现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状态的程度就越严重,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它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越低,特别是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越低,则其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的程度也将随之加重。
  3.与其他行业的比较研究
  2000年,李小妹等人对护士的职业倦怠进行了研究,伍新春等人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结果与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在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护士,t值分别为4.14、5.86,P<0.05。在非人性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t=1.48,P>0.05。目前,还缺乏对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倦怠进行比较的研究。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
  
  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主要涉及职业、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指教师的个人因素。从本质上看,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工作的付出与得到的回报之间不平衡的认知而导致的心理与行为上的消极反映。
  1.职业因素
  虽然教育教学是一项常规性的工作,但是就沉重的工作负荷及教师相对于单个受教育者因材施教的行为过程来看,却体现着一种应激情境,需要不断地做出调整和选择。
  (1)工作时间较长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
  教师工作的时间应该遵循正常的劳动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1997年,上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课题组撰写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小学教师平均每天在校工作时间为8.93小时,在家备课时间平均为1.63小时。
  (2)工作评价的单一性与工作对象的高度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核心因素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个体,看上去他们年龄相当、身心发展相似,但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准备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兴趣和个性特点差异很大。在仅用考试成绩这个惟一受社会认同的指标来评价教师工作的情况下,教师注定要付出比其他职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用于教育和教学,以致造成时间、体力和精力的透支。而且,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个体,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即便教师能够付出巨大的劳动因材施教,学生在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既是缓慢的,也是难以准确评价的。有些时候,学生所发生的改变与教师所付出的努力也并不一定成正比。教育教学效果的不确定性,使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不平衡,职业倦怠进一步加强。
  

[2]